王雅玲
[關鍵詞]脫口秀;主持人功夫;表現;方法
“脫口秀”起源于美國,英文是talk show,它是主持人邀請嘉賓以及受眾就某一社會敏感問題或受眾關心的問題展開討論,節目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進行。我國的電視脫口秀節目興起于上世紀九十年代,發展于本世紀初,如今已達二百多個,可以說是方興未艾,已然成為當今電視節目的主流節目之一。代表節目《壹周立波秀》《今晚80后》《老梁故事匯》《金星秀》等。這些節目不但打破了電視綜藝節目一統天下的格局,而且讓原本呆板不占優勢的電視語言類節目異軍突起,成為不可替代的搶手節目,這其中主持人的作用不可小視,值得研究。
由于脫口秀節目主體是以說為主,要求主持人必須有極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駕馭能力。這種語言能力更多的體現在無稿件主持時的“口吐蓮花,出口成章”。這是主持人的“內功”,在此不累述。我們這里只想對主持人的“外功”做一點剖析。
外功之一——豐富的閱歷。一個優秀的脫口秀主持人不僅要有很好的專業素質,更要有一定的學識和閱歷,這在主持人起源的美國已經是公認的事實了。而在我國很長時間以來,主持人幾乎是閱歷和經歷較少的“年輕偶像派”居多,所以,屏幕上出現的節目主持人也大都是循規蹈矩的一類,這與主持人呼喚個性,張揚個性的時代不相稱。
而新興崛起的脫口秀節目《壹周立波秀》《老梁故事匯》《金星秀》中的三位主持人都是閱歷較豐富的60后,他們豐富的閱歷不但歷練了他們的品性,也為日后的主持生涯打下基礎。
生活的磨礪,讓他們從人生的低谷走出,歷練出一個超凡的自我。周立波早年學習戲劇專業,對上海本土文化有著較深厚的積累,后經商辦企業負債,婚姻變故,甚至經歷牢獄之災,直到2009年他才涉足電視行業,與鳳凰衛視合作,開創了電視脫口秀節目《壹周立波秀》,從此一炮打響。金星早年從軍,后出國深造,先后在韓國、美國、比利時、英國從事舞蹈創編和巡演,使她在世界舞壇享有很高的聲譽,更出奇的是她的變性手術經歷,讓他從一個男人變成了女人,進而完成了女兒,妻子,母親以及家庭的全部蛻變,這樣的經歷可謂是獨一無二的。這些豐富的閱歷是他們人生的資本,更是一個主持人的生活沉淀,是厚積薄發的助力。
外功之二——較高的知名度。人際關系是生產力,對于主持人而言也是如此。一個人脈豐富的主持人,才能打造豐富的節目看點,主持人越有名氣,就越能吸引有名氣的嘉賓參與節目,越有名氣的嘉賓也越能提高收視率,增強節目的知名度,這是一個良性循環。《金星秀》2016春節的一期節目中,金星請到了臺灣著名藝人費玉清。這期節目中金星和費玉珠聯璧合,載歌載舞,談笑風生,極大地滿足了觀眾的眼球。大家熟悉的《魯豫有約》《楊瀾訪談錄》都是以個人名字命名的,當然是因為他們的名字有很高的知名度,這本身就是一種稀缺資源,而脫口秀節目主持人梁宏達更是憑借自己博學多才的能力,被廣泛認可,打造出良好的知名度,進而被多家媒體追捧,一時間成了成了許多節目的現場嘉賓,他語言精準到位,思維獨到,總能給人深刻的啟迪,有了良好的知名度,他的脫口秀節目《老梁故事匯》一經推出便創造了很高的收視率。
外功之三個性張揚。有人說中國不缺少主持人,而是缺少有個性的主持人。的確,縱觀近年來我國的電視主持界,能夠向當年趙忠祥和倪萍那樣被家喻戶曉的主持人真是鳳毛麟角,這其中的緣由除了時代的變遷信息爆炸,新媒體沖擊外,就是缺少個性張揚的主持人,千人一面,固定的節目形式,固定的主持風格當然難以滿足受眾的需求,同樣很難讓受眾接受,被受眾淡忘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當今中國的主持界是一個呼喚個性,張揚個性的時代,也正是時代的需求,一批深受觀眾喜愛的,極具個性的主持人應運而生。梁宏達是一位“學者型”媒體評論人,他博聞強記、通曉古今的評論解說成為不少觀眾喜愛他的理由。伶俐的口齒,獨道的見解,廣博的知識和高超的口才,不但使梁宏達成為各種選秀節目的“嘉賓專業戶”,而且也很快使他成為主持界的鳳毛麟角。看他的節目你會感受他的巨大知識儲備,你會被他獨有的觀點所征服,你會有“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感覺。
金星則是以“毒舌”的語言風格而出名,網友甚至把她點評變成了“毒舌語錄”。喜劇演員“燕小六”在《舞林大會》上隨著《失戀陣線聯盟》起舞,全場氣氛被調動起來,但評委方俊、劉巖毫不留情直指肖劍太胖太矮。金星點評:“看了你的表演,我覺得舞蹈是世界上最寬容的藝術!”影視劇大哥”高曙光在《舞林大會》挑戰探戈,卻因緊張屢屢出錯。
金星點評:“這段舞蹈不是一般夫妻情侶可以跳出來的,是婚外情才能演出的激情,不過我終于明白了為什么年輕女人喜歡找老男人了,老男人又懂浪漫又有地位。”這種犀利的言語成了金星的標簽。盡管她的毒舌有些狂,卻沒人敢說她狂,因為沒有相當的經歷,自然也就沒有可以比肩的氣魄。她鮮明的風格、愛憎分明的性格到了《金星秀》中更為突出,她說各種話題,比起其他的脫口秀節目愛說段子,金星則是以觀點取勝。她談文化現象,談情感問題又能從男性身份和女性身份兩方面來談,談各種問題都有代入感。
外功之四——身懷絕技。進入21世紀,隨著廣播電視事業的飛速發展以及新媒體的沖擊,人脈對主持人的期望值也越來越高,不在滿足于“漂亮臉蛋加身段”,有點語言功力便可以當主持人的“學院派”,而是要既有“說功”又有專家素質的復合型人才,當然功夫越多越好。周立波在出道之前,是“海派清口”的創始人。2006年在上海蘭心大劇院第一次推出“海派清口”。2008年,推出了契合“改革開放30年”主題的海派清口《笑侃三十年》,自2008至2009年3月,共31場,觀眾達28000人次,票房總收入近650萬元。可見,如果沒有超長的專業能力和深厚的功底,連續舉辦如此規模的活動是不可能的,這種能力,是獨特的,是無可替代的,是主持人最大的資本。
金星早在1988年獲美國亞細亞文化基金會和美國舞蹈節獎學金,17歲榮獲全國首屆“桃李杯”舞蹈大賽少年組第一名,在全國第二屆舞蹈比賽中獲“最佳優秀演員獎”。20歲中國舞蹈演員受國家公派赴美國紐約學習現代舞,先后在韓國漢城舉辦個人作品晚會,在美深造現代舞期間,被聘為美國舞蹈節編舞,同年,她的作品“半夢”榮獲美國舞蹈節“最佳編舞獎”。后赴意大利受聘于意大利電視一臺進駐編舞,1992年,赴比利時受聘于比利時皇家舞蹈學院教授,在比利時創建白風現代舞團,并舉辦兩次個人作品晚會。可見,他們在各自的領域都曾是“身懷絕技”的高手,藝術是相通的,正是因為他們曾經是某一領域的專家,這樣的能力加之他們較強的語言功力,進入主持行業后,很快就能脫穎而出。
脫口秀主持人,讓沉寂多年的主持界再度崛起,成為電視屏幕上一道亮麗的風景,也讓很多人對一直以來的主持人行業“吃青春飯”的觀念有了全新的改變。這是主持界的驕傲,也是主持人職業未來發展的新趨勢,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