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旭
[摘要]作為新興業態,數字出版自出現就引起了極大的關注,但對于國內數字出版現狀,其自身發展出現了一些局限,因此找到問題所在并解決,對于數字出版未來的發展有重要意義。本文通過對數字出版現有問題的分析,提出了相關建議和方案,希望能對數字出版商業模式的發展有所幫助。
[關鍵詞]數字出版;商業模式;產業鏈
數字出版是目前國民閱讀形式中最主要的組成部分,是傳統出版和高新技術相結合的新興出版業態,伴隨著網絡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國民閱讀習慣、閱讀環境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數字出版必然成為未來產業發展的趨勢。我國數字出版對比西方發達國家起步較晚,因此對自身模式進行研究發現不足,才能及時修正快速健康的發展。
一、存在的問題
1. 數字出版產業鏈不完善并缺乏有效的整合。數字出版產業鏈不完善并缺乏有效的具有實用價值和交換價值的出版物,我國數字出版產業鏈由內容提供者—技術提供商和平臺運營商—銷售商構成,占主導地位的是技術提供商。按照經濟學原理,產業鏈上的每一個環節都要進行合作,并且保證各個環節上的利益,每個參與者都獲得有形或無形的價值,產業鏈才能流暢。而我國現在是數字技術提供商一家通吃,傳統出版社所得甚少,這種利益分配嚴重損害了傳統出版商的積極性,參與力度不夠,使數字產業鏈不完善,導致數字出版上游的內容資源不足,無法形成大規模的數字內容制作能力,而中游由于缺乏優質內容無法充分挖掘數字出版的最大價值,下游分銷領域渠道單一,有的甚至存在惡性競爭,所以數字出版距離形成成熟的贏利模式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2. 目前還沒有完全挖掘出數字出版的最大價值。由于產業鏈的不完善,我國目前還沒有完全挖掘出數字出版的最大價值。一方面,在數字出版產業發展之路上處于領先地位的技術提供商,對于自身技術和平臺的宣傳推介做的不夠充分,未能將業已成熟的數字出版技術及時的轉化為內容生產力。而在現有的條件下,技術提供商又無法獨力將內容提供和技術提供集于一身,很多內容沒有及時的推送到數字出版的平臺,內容加工水平遠遠不能滿足讀者的需求,因而制約了數字出版的快速發展。許多業內人士認為,推進內容產業的數字化開發,對數字出版的價值進行深度開發,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加快出版產業整體格局的轉變,通過傳統出版產業鏈與數字出版的整合以及大規模營銷來拓展市場,是發展數字出版的有力舉措。
3. 內容需求及人才建設不完善。滿足消費者的內容需求,一般都是數字內容提供方所需要考慮的問題。我國的傳統出版社,作為內容提供方,他們的資金相當雄厚,也有足夠的品牌知名度,而且手中握有很多優質的內容資源,但是目前很多傳統出版單位都還處于被動和劣勢地位,投入大于產出,基本上沒有盈利。產業環境和人才建設兩個方面是其屮很重要的因素。人才是產業發展的根本,數字出版的深入發展需要培養并儲備一批復合型的人才。而我國傳統出版人員的知識結構過于陳舊,而這在數字出版時代是遠遠不夠的,數字出版工作人員既要有傳統編輯的基本功,又要具備新媒體編輯科技手段的運用能力;既要有單媒體編輯的專業性,又要有多媒體編輯的通才性。這對我們的出版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建議及解決方法
1. 政府加快建設數字出版軟環境,鼓勵自由市場競爭。數字出版要健康快速的發展,就要營造出有利于其發展的產業環境,包括技術環境,閱讀和教育環境以及政策環境等。政府對于數字出版應該給予政策方面的扶持,設立統籌業務主管部門,出臺一整套鼓勵數字出版的政策措施,同時適時進行出版產業的管理及維護,完善我國互聯網以及版權保護等相關的法律法規,健全我國的著作權集體管理體制,嚴格版權管理的數字出版模式,為產業發展營造良好的外部發展環境。另外政府要鼓勵出版社根據自身的切實情況,積極開展相關業務,引導數字出版運營商逐漸建立完善的贏利模式,同時注重從外部引進優秀人才,建立專門的人才培育機制。
同時政府要鼓勵出版業拓寬投融資渠道,大膽探索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資產運作的方式和途徑,從政策上引導、鼓勵和支持社會資本參與數字出版產業的優化整合,允許并支持民間資本投資,形成多元化投融資體系。在此基礎上形成以資產為紐帶、以市場為導向、鼓勵充分自由市場競爭的出版體制,使基礎性資源向龍頭企業集中的局面,從而形成規模經濟效應。
2. 完善產業鏈,挖掘數字出版的最大價值。數字出版的產業鏈包括出版內容提供商、移動運營商、數字出版技術提供商、移動終端制造商等諸多領域與環節的合作,目前由于產業鏈上各個環節沒有很好的協調各自的利益與關系,有的各自為政。目前,內容提供商對內容資源的保護日趨重視,加大了行業集成商搜集出版資源的難度;技術提供商在自主研發數字出版技術及整體解決方案上下工夫,以期形成技術壟斷的局面;電信移動運營商則想方設法地提高自己的抽成比例,這樣就造成了產業鏈不連貫和不完善的問題。另外我國數字出版技術的各個環節技術標準還不統一,各個企業以及閱讀設備和作品格式都不盡相同,相互之間又缺少溝通和合作,也阻礙了整個產業鏈的暢通。因此產業鏈的各個環節之間要加強橫向聯系,挖掘數字出版的最大價值,發揮各方的優勢,兼顧各方的利益,同時與其他產業形成共棲、融合和衍生的良性互動關系,學會在合作中實現自身的價值。只有這樣,才能互利共贏,共同發展。
3. 加強復合型出版人才的培養。數字出版的內容生產、經營運作、營銷手段與以往相比有了很大的不同,這就需要我們正確看待出版人才專業化和復合型的問題。我們不僅需要數字出版工作人員掌握傳統出版流程所需要的專業核心能力(包括選題構思、策劃編輯、組織加工、內界營銷外),同時還要求具備熟練的計算機和網絡等新媒體的運營能力、信息檢索能力、企業管理等綜合能力,也就是專業型和復合型缺一不可,產業的持續發展需要既懂互聯網又懂傳統出版的通才型人才。因此,在已開設編輯出版專業的高校等教育機構強調數字出版的教學內容并設置數字出版的相關專業;從事數字出版的企業單位要選拔一批本單位專業素質較高的人員進行培訓,并在專業人員崗位培訓中增加數字出版方面的知識內容;把高校人才方面的優勢與企業豐富的市場資源結合起來,高校與企業共同打造集“產、學、研”為一體的實習基地,共同培養數字出版的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周利榮.我國數字出版產業鏈整合模式分析[J].出版發行研究. 2010(10).
[2]王鑫鑫,王宗軍.國外商業模式創新研究綜述[J].外國經濟與管理. 2009(12).
[3]李廣宇.我國數字出版產業現狀及問題分析[J].現代出版. 2011(01).
[4]顧金亮. 數字出版商業模式研究述評與展望[J].現代出版.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