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軍文,張春瑞,李 軍,穆媛媛,奚 娜,李愛玲
CAVI及ABI與腦梗死發生、進展的關系探討
張軍文,張春瑞,李軍,穆媛媛,奚娜,李愛玲
陜西省漢中市人民醫院(陜西漢中 723000),E-mail:1078133637@qq.com
摘要:目的 探討心踝血管指數(CAVI)、踝肱血壓比(ABI)與急性腦梗死發生、進展的關系。方法 選擇115例住院病人,根據顱腦磁共振檢查及腦梗死是否進展情況,分為對照組(40例)、非進展性腦梗死(NSIP)組(45例)、進展性腦梗死(SIP)組(30例),各組病人入院當天均進行心-踝血管指數(CAVI)、脈壓踝肱血壓比(ABI),分析CAVI及ABI與腦梗死發生、進展關系。結果SIP組、NSIP組CAVI值明顯高于對照組(P<0.01),且SIP組CAVI值高于NSIP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SIP組ABI值明顯低于對照組(P<0.01),且SIP組ABI值低于NSIP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結論CAVI及ABI與腦梗死的發生、進展密切相關,腦梗死尤其是進展性腦梗死病人動脈僵硬度更高。
關鍵詞:腦梗死;心踝血管指數;踝肱血壓比
腦血管疾病嚴重威脅著人類生存健康,其高致殘率、高復發率和高死亡率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極大危害,而其中腦梗死約占腦血管病的80%[1],并且在腦梗死病例中20%~40%在治療期間會出現病情的進展[2]。近年來,國內外學者對腦梗死發生及進展性腦梗死的病因和病理機制進行了較多的研究和探討,主要的研究集中在血壓、血糖、血脂、C反應蛋白、尿酸水平及體溫、影像學改變等方面,但是直至目前仍無明確腦梗死發生及進展性腦梗死的病因、病理生理機制、危險因素。動脈僵硬度已被公認為是各種心血管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并成為目前研究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的熱點[3]。本研究采用四肢多普勒血流圖監測腦梗死病人的心踝血管指數(CAVI)、踝肱血壓比(ABI),探討CAVI、ABI與腦梗死發生及進展的關系。
1資料與方法
1.1研究對象選擇2012年10月—2014年8月在我院神經內科住院行顱腦磁共振檢查的病人115例,分為3組。其中顱腦磁共振檢查正常者為對照組40例,男29例,女21例,年齡(62.2±10.0)歲;存在神經功能缺損癥狀并顱腦磁共振檢查明確診斷為腦梗死的病人75例,其中非進展性腦梗死(non-stroke in progression,NSIP)組45例(男28例,女17例),進展性腦梗死(stroke in progression,SIP)30例(男20例,女10例)。各組病人性別、年齡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診斷及分組標準
1.2.1腦梗死診斷標準2010年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的診斷標準:①急性起病;②局灶性神經功能缺損,少數為全面神經功能缺損;③癥狀和體征持續數小時以上;④ 顱腦磁共振成像排除腦出血和其他病變;⑤顱腦磁共振成像有責任梗死病灶。
1.2.2分組依據腦梗死病人每日復查美國國立衛生院腦卒中量表(NIHSS)評分,連續復查72 h,根據 NIHSS 評分是否較入院時增加>2分,分為NSIP組和SIP組。
1.3排除標準原發性下肢血管病變如下肢動脈血栓形成、下肢靜脈炎等;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急慢性感染性疾病及心源性腦栓塞。
1.4方法由經過專門培訓的人員專人操作。使用動脈硬化檢測儀(福田,日本),對所有入組病人均進行CAVI及ABI檢測。病人仰臥于床上,將心電電極夾于兩手腕,測量心音的微音器置于胸骨第二肋水平,4個袖帶分別縛于兩上臂和兩腳踝上,先給右側上下肢袖帶充氣,存儲波形,放氣后再給左側上下肢袖帶充氣,存儲波形,由動脈硬化檢測儀自動計算出CAVI及ABI。

2結果
SIP組、NSIP組CAVI值明顯高于對照組(P<0.01),且SIP組CAVI值高于NSIP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SIP組ABI值明顯低于對照組及NSIP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詳見表1。

表1 3組病人CAVI、ABI值比較(±s)
3討論
隨著對心血管疾病研究的深入,目前認識到以動脈硬化為主要特征表現的血管壁病變是各種心血管事件發生的基礎。預防、治療動脈硬化能有效預防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動脈僵硬度(彈性)的改變早于病理結構的改變,對心腦血管病高危人群進行早期動脈僵硬度檢測,發現動脈僵硬度的改變,并進行重點監控及干預,可有效地預防和延緩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和發展[4]。CAVI是利用動脈硬化監測儀基于動脈僵硬系數β、脈搏波傳導速度及血壓與血管直徑變化等關系而得出的結果,其檢測結果排除了血壓的影響,克服了脈搏波速度(PWV)受血壓影響及結果穩定性差的缺點,具有可重復性好、客觀、準確的優點,是目前檢測動脈硬化程度的指標。有研究表明C反應蛋白、纖維蛋白原等改變均與CAVI值有關[5]。研究表明CAVI值增高與冠狀動脈狹窄程度密切相關[6]。也有研究證實CAVI對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預測與左室收縮功能、動脈內中膜厚度等傳統指標具有相似的意義[7]。
ABI為踝部血壓與上臂血壓的比值,ABI檢測可發現血管壁的硬度及彈性改變,對心血管疾病的診治及亞健康的評價有重要的指導意義。研究表明,ABI可作為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和周圍動脈疾病早期預測有效的指標[8]。
本研究結果顯示,NSIP組、SIP組CAVI值顯著高于對照組,且SIP組CAVI值高于NSIP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SIP組ABI顯著低于NSIP組及對照組。提示進展性腦梗死動脈硬化程度更重,對腦梗死的預防及治療應重視改善病人血管僵硬度。
綜上所述,CAVI及ABI是不依賴血壓的動脈硬化的評價指標,其檢測具有無創、準確、客觀、可重復性高的特點,適用于腦血管病高危人群的篩查。對具有腦血管病危險因素的人群開展CAVI及ABI檢測,能及早預測腦梗死發生及進展風險,對腦血管病的防治具有一定的臨床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Janardhan V,Qureshi Al.Mechanisms of ischemic brain injury[J].Curr Cardiol Rep,2004,6(2):117-123.
[2] Tei H, Uchiyama S,Ohara K,et al.Deteriorating ischemic stroke in 4 clinical categories classified by the oxfordshire community stroke project[J].Stroke,2000,31:2049-2054.
[3] 朱彤,李婉媚.PWV和ABI的檢測在動脈硬化早期檢測中的應用[J].醫療保健器具,2006,8:4-5.
[4] 向小平,郭靜.原發性高血壓病人血壓分級及危險因素分層與動脈波速度關系的研究[J].中國心血管病研究雜志,2007,5:216-218.
[5] Wakabayashi I,Masuda H.Association of acute-phase reactants with arterial stiffness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J].Clin Chim Acta,2006,365(1-2):230-235.
[6] 張薇,魏萬林,王曉兵,等.心臟-腳踝血管指數預測老年冠狀動脈狹窄程度的價值[J].中華醫學雜志,2009,89(32):2280-2282.
[7] Mizuguchi Y,Oishi Y,Tanaka H,et al.Arterial stiffness is associated with left ventricular risk factor:early detection with the use of cardio-ankle vascular index and ultrasonic strain imaging[J].J Card Fail,2007,13:744-751.
[8]Igarashi Y,Chikamori T,Tomiyama H,et al.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inter-arm pressure difference and ankle-brachial pressure index in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J Cardiol,2007,50:281-289.
(本文編輯郭懷印)
中圖分類號:R743R255.2
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j.issn.1672-1349.2016.02.030
文章編號:1672-1349(2016)02-0193-02
(收稿日期:2015-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