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穎
抗高血壓藥物應用調查分析
周穎
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沈陽 110032),E-mail:h13700014768@126.com
摘要:目的通過調查抗高血壓藥物的應用,進行抗高血壓藥物的評價。方法通過統計整理本院2011年—2013年抗高血壓藥物各年度的藥品應用額度、應用頻度(DDDs)與應用日費用(DDC)進行調查分析。結果抗高血壓藥物應用額度不斷增長,應用頻度及日費用呈現上升趨勢。結論 中西醫藥物結合可對高血壓疾病起到聯合降壓、避免并發癥及降低副反應的治療效果,改善病人的生活治療,提高治療的依從性。
關鍵詞:抗高血壓藥物;應用額度;應用日費用;調查分析
高血壓是一種身心疾病,指在靜息狀態下不論年齡、性別、收縮壓或/和舒張壓≥140/90 mmHg,以動脈壓升高為特征的一組疾病[1]。對人體會造成極大的危害,重點在于對心、腦、腎的損傷不可忽視。有文獻報道,在我國35歲~74歲的人群中,高血壓發病率高達27%左右,病人人數已達1.3億。高血壓疾病已成為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重大疾病[2]。高血壓可分為高血壓前期及1級、2級、3級等不同級別,防治方法也有所不同,針對高血壓前期及1級病人可采用中醫辨證施治進行防治,針對2級、3級高血壓病人應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的方式進行防治[3]。如何安全、有效、經濟地選擇中西醫結合抗高血壓藥物的應用,是治療疾病的關鍵。選擇2011年—2013年抗高血壓藥物應用情況進行調查分析,研究抗高血壓藥物的應用情況并進行評價。
1資料與方法
1.1調查資料將本院中西藥劑科的抗高血壓藥物進行計算機管理,從中抽取2011年—2013年的抗高血壓藥物數據進行統計分析。數據包括:藥物名稱、規格、劑量、劑型、應用數量、應用金額等進行調查統計。
1.2方法將2011年—2013年應用的抗高血壓藥物進行數據統計處理,研究對象包括:用藥額度、頻度(DDDs)、日費用(daily drug costs,DDC)等。DDDs根據限定日計量(defined daily dose,DDD)進行計算,即所用藥物的最佳成人劑量。再由此計算DDC。計算公式:DDDs=藥品年消耗量/該藥物DDD值;DDC=年用藥金額/DDDs[4]。通過以上數據的統計分析評價本院2010年—2013年抗高血壓藥物的應用情況。
2結果
2.2DDDs及銷售額度排名前10位抗高血壓藥(見表1、表2)

表1 2011年—2013年度抗高血壓藥消耗金額排名前10位藥物

表2 2011年—2013年度抗高血壓藥DDDs排名前10位藥物
2.1各類抗高血壓藥消耗金額及構成比2011年—2013年我院抗高血壓藥銷售金額持續升高。詳見表3。

表3 2011年—2013年度各類抗高血壓藥消耗金額及構成比
3討論
抗高血壓藥物本院主要種類包括:鈣通道阻滯藥、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復方制劑、利尿藥、血管擴張藥、腎上腺素受體阻斷劑等[5]。
3.1抗高血壓藥物應用占首位的是鈣通道阻滯藥3年的調查分析發現鈣通道阻滯藥在抗高血壓藥物中長居首位,2011年占48.35%、2012年占45.39%、2013年占44.88%。鈣通道阻滯藥療效較強,無絕對禁忌證,適用于各類型的高血壓病人,用藥較安全,其對收縮壓的降壓效果更為明顯,也可聯合其他各類抗高血壓藥物使用增強降壓效果。
3.2ACEI、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的應用ACEI、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的降壓效果肯定,臨床現已廣泛使用。主要用于臨床高血壓病及其他心腎疾病的治療。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通過阻斷AngⅡ效應降低血壓,與ACEI作用相似,可起到平穩降壓且藥效時間長等優點。不但副反應小,而且對腎臟及充血性心力衰竭具有一定的作用。從統計學數據可以看出,ACEI、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的應用逐年上升。
3.3復方制劑應用情況中醫學認為高血壓是情志失調、飲食不節、過度勞逸、先天稟賦不足等原因導致的高血壓。致使病人出現肝陽上亢、肝腎陰虛、痰濕中阻、瘀血阻絡等不同表現類型[6]。天麻鉤藤顆粒主要以平肝熄風、清熱安神為主,對肝陽上亢型高血壓效果顯著。復方羅布麻片由羅布麻葉、野菊花、防己、氫氯噻嗪等有效成分組成的復方制劑,即可強心,又可減血壓,還可以起到保護支氣管的作用。
綜上所述,從統計學結果分析可見,10種降壓藥物中,中西醫藥物的應用比例為2∶3,近年來,中西醫結合治療高血壓越來越引起臨床醫生的重視,中西醫藥物結合可對高血壓疾病起到聯合降壓、避免并發癥及降低副反應的治療效果,改善病人的生活治療,提高治療的依從性。中醫藥物以副反應低,全身調節的優勢被臨床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陸偉亮,湯映.抗高血壓藥物的臨床應用調查與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 2013 (17):5-6.
[2]彭立,韓亞玲.抗高血壓藥物應用調查與探討[J].中外醫療, 2011(29):124.
[3]葉佐武,石佳娜,王小軍.我院抗高血壓藥物應用分析與病歷調查[J].中國藥業, 2010(1):34-35.
[4]高淑蘭,張子瑞,袁寶強.2001年—2004年我院口服抗高血壓藥物應用分析[J].中國藥房, 2006(5):355-357.
[5]莫基敏.抗高血壓藥物應用分析[J].海南醫學, 2010(18):94-95.
[6]王昕,孫景.烏魯木齊市中醫醫院抗高血壓藥物應用情況分析[J].新疆中醫藥, 2011 (4): 65-67.
(本文編輯郭懷印)
基金項目:沈陽市衛生局科研課題[No.沈衛(2011)5號]
中圖分類號:R544.1R255.3
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j.issn.1672-1349.2016.02.043
文章編號:1672-1349(2016)02-0223-02
(收稿日期:2015-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