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發,陳 濤
(1.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人民醫院檢驗科,甘肅臨夏 731100;2.甘肅省康復中心醫院檢驗科,甘肅蘭州 730000)
·臨床研究·
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職工血脂、血糖、血壓調查狀況的回顧性分析
楊發1,陳濤2△
(1.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人民醫院檢驗科,甘肅臨夏 731100;2.甘肅省康復中心醫院檢驗科,甘肅蘭州 730000)
摘要:目的對臨夏回族自治州機關及企、事業單位體檢人員的血壓、血脂及血糖檢測水平進行回顧分析,初步了解該地區常見慢性病的流行狀況,為今后在本地區醫療機構健康宣教及預防和控制慢性病提供科學依據。方法對2014年2月至2015年8月來自臨夏回族自治州人民醫院健康體檢中心的部分機關及企、事業單位體檢人員康體檢資料進行分析。結果本次調查3 200人中,檢出高血壓736例,患病率23.0%;高血脂1 546例,檢出率48.3%;高血糖299例,檢出率9.34%。結論臨夏回族自治州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慢性疾病的發生率均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呈上升趨勢。
關鍵詞:慢性病;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質量和生活要求進一步得到提高和改善,人們飲食習慣和運動及體力勞動方式的改變,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等常見慢性性病發生率明顯增加[1],為了解臨夏回族自治州機關及企、事業單位職工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發病率,為今后在本地區醫療機構健康宣教及預防和控制慢性病提供科學依據,對2014年2月至2015年8月來自臨夏回族自治州人民醫院健康體檢中心的部分機關及企、事業單位體檢人員康體檢資料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研究人群為本院健康體檢中心進行職工健康體檢的臨夏回族自治州部分機關及企、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本次分析根據不同單位、不同職業及不同年齡性別共抽查了3 200例體檢者的資料,平均年齡為(45 ±8.2)歲,其中女1 000例,男2 200例,根據不同年齡共分為4個階段,年齡構成見表1。

表1 臨夏回族自治州機關及企、事業單位體檢人員
1.2方法采用普查的方法,回顧性分析的內容主要為年齡、性別、姓名、工種、血壓;所有參與的體檢職工均于體檢當日早晨空腹抽取靜脈血5 mL,離心后分離新鮮血清,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上檢測血脂、血糖,做好室內質量控制,血壓由有資質的護理人員按標準化程序測量兩次取平均值,血糖用葡萄糖氧化酶一過氧化物法,三酰甘油(TG)、 總膽固醇(TC)檢測采用氧化酶法。
1.3診斷標準高血壓:參考2005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舒張壓(DBP)≥90 mm Hg、收縮壓(SBP)≥140 mm Hg。高血糖:根據WHO 1999年頒布的診斷標準,空腹血糖(FBG)≥6.1 mmol/L。高血脂根據1997年我國血脂異常防治建議規定的標準:TG≥1.7 mmol/L或/和TC≥5.72 mmol/L。
1.4統計學處理采用Mircosoft Excel 2007進行數據的錄入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3種慢性病的檢出率本次共分析了3 200例體檢者資料,共檢出736例高血壓,檢出率為23.03%(736/3 200);檢出299例高血糖,檢出率9.34%(299/3 200)。檢出1 546例高血脂,檢出率48.3%(1 546/3 200);不同年齡性別之間人群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檢出率分別見表2~4。可見,各種慢性疾病檢出率均隨年齡增加而增高,性別間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不同單位、不同職業及不同民族人群3種常見慢性病檢出率的狀況分析不同單位、不同職業之間數據比較分析提示高血糖、高血壓患病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不同民族人群間血糖、血脂水平差異較大,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東鄉族患者FBG≥6.1 mmol/L檢出率達19.8%,遠大于漢族(11.0%)和回族(15.6%)的檢出率;漢族患者TG超標檢出率為54.8%,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水平超標檢出率為43.5%,檢出率明顯高于其他2個回族患者,TC超標檢出率在3個民族中最高,達到24.2%。

表2 臨夏回族自治州機關及企、事業單位體檢人員

表3 臨夏回族自治州機關及企、事業單位體檢人員

表4 臨夏回族自治州機關及企、事業單位體檢人員
3討論
研究結果顯示,臨夏回族自治州機關及企、事業單位體檢人員不同年齡高血壓檢出率為23.00%,高血糖檢出率9.34%,與初里楠等[2]報道結果相一致;高血脂檢出率為48.30%,高于北京西城區居民高血脂檢出率(18.10%),本組資料提示高血脂的發生率隨年齡增大而呈明顯增加,且血脂增高具有年輕化的趨勢。高血脂的發生率在男女不同性別人群之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顯示高血壓患病率隨年齡的增加而升高,男女均顯示了這種趨勢,且50歲以后患病率上升幅度更加明顯,與安永東等[3]報道一致,這可能由于隨著年齡的增長,機體器官的老化、調節機制障礙、血容量變化、中老年身體肥胖、體育活動少、遺傳因素等情況變化使血壓升高。
本研究顯示,該地區3種慢性病高發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該地區為少數民族居民較多,以擅食羊肉著稱,飲食有傳統的偏咸、偏辣的習慣,且飲酒以勸酒為快事,容易造成飲食結構的不合理,導致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的發病率日益增高。并且隨著社會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該地區居民在解決溫飽問題后,生活方式已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不良生活方式日益嚴重,高鈉、高糖飲食、超重肥胖、血脂紊亂等3高慢性病危險因素聚集,影響到3種慢性病的有效控制。應大力提倡并科學指導本地區人群加強健康飲食和生活習慣,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科學合理的膳食,早期發現并干預3種慢性病的發生和發展[4]。
根據對以上人群健康體檢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發現該地區不同年齡及不同性別之間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等常見慢性病發生率明顯高于文獻報道的其他地區[5-7],可能為該地區經濟發展較慢,預防及保健措施滯后,社區慢性病健康宣教及干預措施力度較弱,以及該地區民族飲食及生活習慣等地域性因素有關,由于當地經濟水平落后,居民文化水平較低,衛生條件差,因此造成該地區居民對高血糖、高血脂及高血壓知曉率、治療率、控制率均明顯低于全國其他地區水平。當地政府及疾病控制機構應加大對本地區不同工作機構及社區人群居民健康體檢的范圍,根據體檢資料及時建立職工健康狀況檔案,根據當地職工慢性病大型體檢的數據分析和流行現狀的調查,科學的有效地的制定預防和干預措施。在社區和基層醫療機構大力開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活動,積極和鼓勵各級醫療機構開設慢性病門診,從飲食、運動、健康知識普及自我保健等方面進行干預,更加科學、合理的指導本地區人群的健康飲食習慣,促進本地區人群的健康,進一步提高生活質量[8],由于本文數據為部分企事業職工的體檢資料,希望相關機構在以后的工作中加大對基層人群的健康體檢力度,進一步了解基層人群慢性病發病率的情況。
參考文獻
[1]傅明捷,黃萍,蘇詠明,等.健康教育對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及血壓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報,2013,10(23):55-57.
[2]初里楠,馮春榮,馮淑華,等.北京市西城區社區居民高血壓、高脂血癥、糖尿病患病率調查[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05,13(4):183-184.
[3]安永東,楊英,王芳,等.中國東鄉族高血壓流行病學調查[J].臨床薈萃,2012,27(20):1808-1810.
[4]陳莉莉,宋輝,強艷,等.寧夏回族自治區職工體重與血壓血糖血脂關系[J].中國公共衛生,2010,26(3):288-290.
[5]陸敏.1 083例健康體檢體質指數、血壓、血脂和血糖診斷[J].中華全科醫學,2010,8(5):596.
[6]趙秀麗,陳捷,崔艷麗,等.中國14省市高血壓現狀的流行病學研究[J].中華醫學雜志,2006,86(16):1148-1152.
[7]包凌娟,任君,史新輝.1254例健康體檢者血脂和血糖檢測結果分析[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1,32(18):2103-2105.
[8]朱海流,陳偉雄,羅偉波.沿海人群高尿酸血癥與三高病癥相關性的研究[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3,10(18):2430-2432.
DOI:10.3969/j.issn.1673-4130.2016.10.05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4130(2016)10-1421-02
(收稿日期:2016-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