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程然

主要角色總統、科學家和飛行員在前作和續集中的不同形象。
扛著更先進的武器,“滅地球之心不死”的外星人在20年之后,又開著戰艦來了。24日,《獨立日:卷土重來》(以下簡稱《獨立日2》)將在中美同步首映。向來不拍續集的“災難片大師”艾默里奇時隔20年推出這部新作,除了讓技術升級,這部美國“主旋律”大片依然貫徹艾默里奇的電影精神:展現人性。
很多中國影迷都是通過《后天》《2012》這幾部災難片知道羅蘭·艾默里奇的,這位年過60的德國籍導演擅長表現宏大的“末日”場景,因而被冠以“災難片大師”的稱號。
1996年,當中國還處于“錄像廳時代”時,艾默里奇執導的《獨立日》(當時多用香港譯名《天煞:地球反擊戰》)是租賃店里最搶手的錄像帶之一,即使沒有電影院的大銀幕呈現恢弘的空戰場面,但“全人類聯合起來抵抗外敵”的情節依然震住不少觀眾。影片中,美國總統在7月4日發表的戰前演講“……我們不會就此無聲無息的步入黑暗,我們不會就此放棄斗爭而走向消亡”,把7月4日從美國獨立日推廣成“地球獨立日”,讓該片在還未出現“主旋律”一詞的時代,成了最有代表性的主旋律電影。
20年過去,艾默里奇說,前作已經很完整,但架不住制片方對續集的“召喚”——《獨立日》20年前就創下超過8億美元的票房紀錄,8.174億美元。
不過,對于一個“技術流”導演,重啟續集最大的動力還是近年來電影科技的飛速發展,“當年拍攝第一部的時候,我們在科技上受到的限制太多了”。因為電腦技術不發達,《獨立日》里的特效都是靠“土方法”——制作模型道具。影片用4000架地球戰機和數量幾乎等同的外星戰機、1500多枚導彈、5萬多塊碎片、2萬多個光球等模型道具,拍出了足以亂真的經典場景,其中“轟炸白宮”的一幕,炸掉的就是一個按照12∶1比例縮小的白宮模型。靠這些“土方法”,《獨立日》拿下了當年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獎。
技術讓“主旋律”變得可信,而真正讓“主旋律”深入人心的,是艾默里奇在其多部電影里貫徹始終的“指導精神”:“我的電影會展現非常人性的一面。”《獨立日》里的外星人入侵地球、《后天》里的“全球極速降溫”《2012》里淹沒喜馬拉雅山的大洪水,都是借助一個極端情境探討“人會怎么做”,探討普通人的情感是因外力而扭曲斷裂,還是在逆境中變得偉大。
“當觀眾看我的電影時,經常會發現一個規律,那就是最不像英雄的人成了英雄。”艾默里奇接受英國《衛報》采訪時,不客氣地批評專門生產超級英雄的漫威公司:“他們讓角色穿上可笑的裝束跑來跑去。我不喜歡讓角色披上斗篷,我覺得某個角色穿上超級英雄裝束飛來飛去真的非常愚蠢,我對此感到難以理解。”而他把自己對超級英雄電影的不理解歸結于自己成長的文化環境:“我在德國長大,小時候沒看過什么漫畫,漫畫在德國不像美國這么流行。”
對于好萊塢大片“同質化”現象,艾默里奇認為:“這種現象在每一個產業中都在出現,看看服裝業,小型的精品店幾乎都消失無蹤了。不同質的影片仍然存在,但數量已經非常少了,現在幾乎每部電影都要打造成系列,每種時尚品牌也都要變成系列,否則它們就無法生存下去。”但他認為,“到了某個階段,這種現象就會消失。”
如果說美國大片的“主旋律”靠特效,艾默里奇的“主旋律”靠人性,《獨立日2》所承載的時代“主旋律”,正是令好萊塢“震驚”的中國電影市場。22日,在北京舉行《獨立日2》中國首映禮上,楊穎(Angelababy)取代導演艾默里奇,成為當場人氣最高的明星。當今好萊塢大片十分看重中國元素,《獨立日2》中,Angelababy飾演來自中國的戰斗機飛行員。從前期預告片來看,Angela?baby飾演的角色是片中的主要角色之一,與《X戰警:未來昔日》中的范冰冰和《變形金剛4:絕跡重生》的李冰冰相比,她的亮相更多,甚至還有中文臺詞。▲
環球時報2016-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