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中國頗為重要的工業生產基地以及資源開采基地,東北老工業基地對于新中國經濟建設的發展與進步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改革開放以后的期間,因為曾遇到計劃經濟體制上的諸多矛盾問題,使東北老工業基地在由計劃經濟過渡于市場經濟時發生改造進度較慢,甚至出現產業發展停滯的現象,傳統工業的優勢地位發生了動蕩變化。從黨的十六大開始就已提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計劃,證明再次實現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振興是一項重要的任務。當下,我國的經濟發展在世界上獲得越來越多的影響,國內的信息化以及工業化發展已達到較高水平,如何使信息化促進工業化推動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振興,成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重要內容。
【關鍵詞】信息化;工業化;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
加強信息化的發展,是我國順應經濟發展大潮的重要趨勢。在我國經濟與科技得到迅速發展的當今時代背景下,工業化以及信息化的不斷發展推動了我國生產力的提高,是提高綜合國力、實現國際競爭力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們應該緊緊抓住信息化以及工業化為我國經濟發展帶來的諸多機遇,加強信息化與工業化之間的關聯,探索出以信息化促進工業化推動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的道路。
一、以信息化促進工業化推動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的時代條件
東北老工業基地在中國工業的發展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國內重工業以及能源與商品糧重要基地,并且在石油化工和冶金制造等方面的發展上具有重要地位。在當今時代發展的格局下,東北老工業基地以信息化推動工業化最終實現偉大振興是歷史發展的必然,一方面具有自身發展的重要優勢;另一方面也擁有外部環境強大的支持條件。
(一)內部優勢
1.東北老工業基地具有雄厚的工業化基礎。作為信息化的基礎,工業化為其提供了所需的物質基礎以及資金基礎,加大了信息化對于社會發展的作用,使信息化被廣泛地應用于社會發展的市場中。在長時間的發展過程中,東北老工業基地積累起雄厚的工業基礎,擁有數目較大的固定資產,據有效數據顯示,約近全國工業資產的20%左右。同時,東北老工業基地擁有一套完善的重工業體系,其石油開采以及鋼鐵、金屬冶煉、機械制造以及汽車、造船業等技術的發展在全國范圍內都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響。作為重化工業基地,鞍鋼、大慶油田以及一汽集團都為老工業基地信息化的發展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2.信息化的發展為東北老工業基地的發展帶來了一定的成效。由于信息化對于新時期工業化的發展具有引導作用,所以信息化能夠帶動工業化的消費需求以及投資需求,從而實現在工業化中增加更多的就業崗位。在信息化將工業化的資源范圍進行有效的拓展以后,在工業的發展中也逐漸增加了對信息資源的發展需求,增加了其發展的地位。同時信息化對于人才的應用提出更高的需求,將全面地提升人力資源的素質,進而提升工業化的整體素質和競爭力。目前,東北三省的信息化水平發展處于較好地位,信息化的指數呈現出總體上升趨勢,證明了三省的信息化水平在不斷提升。同時,東北三省能夠較好地利用信息資源并不斷創新開發,在國內均處于優勢地位。
3.東北三省地區具有優勢的教育資源。目前東北地區教育發展水平較高,人才文化素質普遍較高,因此科技的發展在全國范圍內也處于重要的地位上。東北老工業基地內設有高等院校140多所,為我國輸送眾多的優秀人才,并且據有關數據統計,擁有初中以上文憑的人口高出全國平均水平的10個百分點。所以優秀的教育環境下培養出高素質的工作者,為東北老工業基地的信息化建設提供了更多的人才保障。
(二)外部條件
1.當今時代的發展大潮已經離不開信息化的因素,要想獲得更高層次的發展水平,躋身于世界前列,就要將大力發展信息產業作為一項重要內容,將國家的信息能力提高從而提升整體的綜合國力?,F代的時代背景下,信息產業已經成為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在面對經濟全球化迅速發展的當今時代,東北老工業基地必須適應這種市場規則,在發展大潮中不斷推進工業化。通過在發展中明確把握自身的定位,將優勢充分地發揮出來,適應市場競爭。
2.國家從十六大就開始提出加強信息化的發展政策,提出了推動信息化與工業化的融合以及以信息化促進工業化的目標,將信息化與工業化兩者之間發展的本質緊緊掌握住。以信息化推動工業化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是重要的實踐,符合我國政府對于信息化建設工作的重視。
3.在經濟不斷發展的當下,對知識的需求也不斷提出新的要求,推動了知識結構的增長,從而提高了技術的進步。東北三省地區在朝著知識經濟以及信息技術方向大力發展,因此對于推進老工業基地的工業化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及挑戰。
二、以信息化促進工業化推動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的實施途徑
(一)堅持信息化同工業化相結合,以信息化推動工業化的發展原則
作為信息產業本身而言,其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并且信息產業對傳統的工業也具有極強的滲透力,因此將信息技術廣泛地推廣和應用能夠讓傳統的工業得到發展的活力。同時信息化的不斷發展也離不開工業化發展的相關支持,如果脫離開工業化,信息化便成為無源之水。因此,將信息化同工業化相結合發展,并以信息化推動工業化的發展模式,是促進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的重要舉措。
(二)根據社會發展需求,轉變經濟的增長方式
根據當下時代發展的變革,要想緊跟時代的步伐、實現由信息化推動工業化的目標,就應該將思想觀念不斷進行更新,整理出科學的思路,轉變經濟增長方式:
1.進行結構重組。作為當下發展迅速的網絡技術,對于信息的傳遞做出了突出的貢獻。網絡技術的大量應用使信息在更為廣闊的范圍內得到資源的合理配置,并且獲得了有效的組織協作,幫助生產組織方式得到精確化。對于東北老工業基地而言,與時代發展相適應的重要舉措就是做好結構重組工作。
2.廣泛應用信息技術推動傳統產業的發展。鼓勵企業的發展中廣泛地應用信息技術,提高計算機的使用率,推動信息資源的開發以及利用。在產品的生產環節,運用現代科學技術進行改造,實現產品的更新換代并提高科技含量。
3.創新管理的手段。應用現代的信息手段對傳統管理方式進行改革和創新,實行符合當下社會發展所需的管理模式。將管理的理念以及管理體系做好升級,將企業的信息、決策以及執行三方面做好集成化的需求,從而使決策的質量提高,獲得更高的工作效率。
4.將電子商務作為重要的發展內容。電子網絡本身具有的便捷性能夠將市場的動向進行良好的把握,從而獲得更多的市場需求,將商品的生產和經營與市場發展緊密聯系,能夠迅速地做出各種反應,并且可以通過建立起相關的電子商務法律法規,完善和健全信用監督體系。
(三)建立起支撐信息化的新型產業體系
要想發展好信息化技術產業,就要大力發展設備制造業以及適應社會需求的教育體系,營造出信息化建設以及信息產業的發展具有良好的互動局面,以工業化的觀念與方法推動工業化企業實現信息化的發展大規模。信息化是重要的手段,而工業化是必不可少的載體,因此現代化就是重要的發展目標。實現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振興,要緊緊把握工業化發展的戰略以及戰策,在重要環節上尋求更大的突破,政府應該加強信息化的大力引導,企業加強信息化的工作力度。同時加強對于工作體制和法治建設的力度,為實現信息化工作帶來更多的保障。
三、結語
當下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讓信息化為我國帶來更多的發展機遇,同時為工業化的發展注入了新鮮的活力。因此我們應該緊跟時代的步伐,把握發展的契機,征求更高的發展,以信息化促進工業化推動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
參考文獻
[1]王為.東北地區制造業產業自主創新動力機制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1.
[2]趙映慧.東北地區城市系統的空間極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
[3]王天闊.基于城鎮網絡體系的東北地區城鄉一體化問題研究[D].東北林業大學,2011.
[4]華振.東北地區建設區域綠色創新體系的研究[D].哈爾濱商業大學,2012.
[5]晏濤.促進中部崛起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2.
[6]王穎.東北地區區域城市空間重構機制與路徑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
[7]易大東.科學發展觀視域下黨的區域經濟戰略思想的新發展[D].湘潭大學,2012.
[8]劉世薇.東北地區可持續城市化潛力與途徑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2014.
[9]李欣欣.東北老工業基地產業結構變動的能源消費效應研究[D].遼寧大學,2012.
[10]吳超.基于新型工業化的沈陽經濟區發展導向探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2.
[11]王苡彤.吉林省工業化與城鎮化關系研究[D].吉林大學,2015.
[12]李颯.推動新型工業化與信息化相互融合研究[D].遼寧大學,2014.
[13]孫力男.振興黑龍江省老工業基地的公共政策研究[D].哈爾濱商業大學,2014.
作者簡介:徐斌(1984-),男,遼寧大連人,管理學博士,研究方向:軟件和信息服務業、智能制造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