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高校正在跟隨國際的步伐與國外先進高校開展不同形式的國際合作與交流。目前,國內的普通高校在國際合作交流方面遠沒有重點高校發展得好,普通高校的國際合作與交流存在資源不足、師資質量不高、缺乏國際思想理念、缺少實施行動、管理人員無專業背景、資金不足、中介服務機構缺失等問題,所以普通高校需要在國際合作交流方面做出更多努力,促進與國外知名高校的合作,向對方學習不斷進步不斷發展。
【關鍵詞】普通高校;高等院校;國際合作與交流
國際合作與交流是指國內外不同高校之間的科研合作以及文化交流,形式包括師生互換、聯合辦學、暑期項目、學者訪問等。目前,中國高等學府都在致力于建設國際化的戰略目標,因為高校開展國際化是促進高校進步發展的必經之路。開展國際合作與交流可以幫助高校向先進國家的高等學校學習,吸引國外先進高校的辦學理念、管理制度、師資力量,從而縮小與國外知名高校的差距,增強自己的教學實力。同時,國際合作與交流可以為中國高校打開國際的大門,提升學校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在高等院校推進國際化的過程中,一些重點高等學府在已有的基礎上獲得良好的發展,而一些普通的高校在發展國際化方面相對比較落后。普通高校需要做出創新性的舉措來改善國際合作與交流,融入中國高等院校國際化的大家庭。
本文發現普通高校在國際合作與交流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如何推進普通高校的國際化進程,使其更好地提升辦學質量、縮小與知名高校的距離。
一、中國普通高校在國際合作交流中存在的問題
(一)資源保障不足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的日益繁榮,我國高等院校的資源設置也有所提升,但是比起國外先進高校,我國普通高校的基礎設施和資源配置仍有相當大的差距。國際交流與合作需要一流的師資隊伍、充足的交流經費、較高的排名、先進的設備等。但是國內普通高校的學科團隊、科研設備、科研經費、人力資源、無形資源均沒有足夠的吸引力可以邀請國外高等院校的合作,無法吸引國際一流的科研人才和師資力量。學校的資源和設施跟不上國際化的水平,這是制約我國普通高校與國外知名大學發展國際交流合作的首要問題。
(二)外籍教師或具有國際教育背景的教師比例較少
我國高校主要面對的是中國學生,留學生比例和外籍教師比例與發達國家的高水平大學相比是很低的。國內高等教育學府的師資力量大多數由中國教師組成,并且這些教師極少數是有國際教育背景的。所以我國大部分普通高校很難實現開設純外語的專業課程,只有部分學科會開設外語專業課程,這無法滿足國外學生的需求。即使部分老師開設了外語專業課程,也很少用純外語教學,學校開設的國際化課程模式是運用純外語課本和課件,而教師上課時用中文授課。
此外,由于高校教師的外語水平無法達到國際交流的要求,這是直接影響到項目是否可以順利進行的重要因素。若教師不能清楚地用英語表達自己的專業認識,對方的國外高校可能會產生誤解或歧義從而使得項目終止。
英語目前是全世界的通用語言,這是中西方國家各個領域必不可少的交流渠道,教育領域尤其應該重視外語。然而,語言的障礙限制了我國高校與國外優秀人才的合作交流,因此這也是阻礙我國高校開展國際交流合作的主要問題。
(三)學生缺乏國際化思想理念
高校之間的合作交流主要對象是師生,但是中國學生的國際化思想還有所欠缺。雖然很多高校都在鼓勵學生參加交換生項目,但是每年真正交換的學生數量比例是比較低的。交換學生這個項目一是需要學生本身有較好的英語基礎來滿足獨立在國外上課和生活的條件;二是學生要有國際化視野和理念。但是,目前很多高校的學生沒有去向先進的國外大學進修學習的國際視野和國際意識,平時也不注重外語培訓。等到后期學生建立起國際化的理念時,又因為語言不能達到要求而無法去心儀的國外高校進修學習,所以學生缺乏國際化思想理念是我國高校難以開展國際交流合作的問題。
(四)各學院缺乏具體的實施行動
高校的國際合作交流首先是校際之間的溝通,然后具體的實施單位是底下的各個學院。若僅僅是校際之間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而底下的學院不愿意或者沒有推進具體合作的話,雙方學校的國際合作交流是無效且浪費時間,所以院系對國際辦學的認知對整個學校的國際化推動是非常重要的。
(五)管理人員缺乏國際教育或合作背景
高校的管理人員素質直接關系到學校的國際合作交流的質量和水平。目前,高校的管理人員缺乏國際教育背景或國際合作背景,對國外文化不了解,很難和國外高校的管理人員進行有效的溝通和高質量的對話。因此,大學應該促進管理人員間的國際流動,讓他們學習和進修先進的管理辦法和理念。
(六)資金投入不足
高校需要得到較多的資金支持才能獲得更多與國外知名高校開展國際合作與交流的機會。然而很多國內普通高校的資金本身就不是很充足,撥到國際合作與交流這一塊的資金會更少,導致這些高校無法撥出與國外高校對等的經費來開展合作研究或交流項目使得高校損失與國際一流大學協作及學習的契機。
(七)中介服務機構不完善
高校國際合作與交流是一項綜合性的工作,需要高校與中介服務機構共同合作及配合。中介服務機構不完善直接導致國際合作與交流受到阻礙。目前,我國欠缺正規完善的高校國際合作與交流中介服務機構。現有的中介服務機構不能滿足高校國際合作與交流中所需的專業法律服務、與國外高校的交流服務,影響了高校國際合作與交流的效率。
二、總結與啟示
普通高校的國際化發展比重點高校發展得晚,所以普通高等學府的國際合作與交流還不夠完善及成熟,其中人員、經費、第三方機構、資源、理念等都存在一些問題。普通高校需要不斷改進才能真正跟上國際化的步伐與國際高校接軌,提升自己的師資力量、生源、科研成果、管理能力,從而提高學校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參考文獻
[1]詹淼.河南高校國際合作辦學項目的發展問題及對策分析[J].河南財政稅務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1,(2).
[2]葉敏.高校國際合作辦學的現狀與啟示[J].咸寧學院學報,2007,(4).
[3]王欣.高校國際合作與交流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6).
作者簡介:劉晶晶(1990-),女,上海人,就職于上海交通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