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工業大學醫院
孫麗芳 張麗欣△ 邢利和△ 劉 毅△ 張麗麗△ 石雪華△ 李 娜△(天津 300130)
補陽還五方不同時間給藥對血管性癡呆小鼠行為學的影響*
河北工業大學醫院
孫麗芳張麗欣△邢利和△劉毅△張麗麗△石雪華△李娜△(天津 300130)
提要目的:探討補陽還五方不同時間給藥治療腦缺血再灌注導致血管性癡呆小鼠的行為學變化。方法:利用雙側頸動脈反復結扎再通的方法復制缺血再灌注血管性癡呆小鼠模型,造模即刻給中藥補陽還五方和造模后3天給該藥,治療10天后觀察兩組癡呆小鼠行為學的不同。結果:補陽還五方即刻治療組跳臺實驗潛伏期延長,錯誤次數明顯減少,說明即刻治療組小鼠與3天后治療組小鼠的記憶成績相比差異有顯著性。結論:中藥補陽還五方即刻治療血管性癡呆的療效優于3天后治療,所以血管性癡呆一旦確診應采取盡快治療的原則。
關鍵詞補陽還五方;血管性癡呆;不同時間;行為學;缺血再灌注
血管性癡呆是由于多種腦血管因素引起的腦組織損傷導致癡呆綜合征的總稱,[1]主要表現為日常行為能力和智力的障礙,前者表現為神經癥狀與體征,后者表現為學習、記憶能力等。在我國,血管性癡呆主要由各種因素造成的腦缺血所致,臨床治療西醫療效欠佳。研究發現中醫藥治療該病有顯著療效,[2]但臨床往往用于西藥治療之后作為輔助手段,傳統中醫藥治療本病的臨床最佳時機尚不明確。本實驗通過復制擬血管性癡呆發病的小鼠模型,觀察發病后不同時間段給予中藥補陽還五方治療血管性癡呆模型小鼠的效果,為臨床治療該病選擇合適治療時間提供依據基礎。
1實驗材料
1.1實驗研究所用動物河北省實驗動物中心培育的健康昆明小鼠40只(雄性),體質量29 g±1.4 g。
1.2中藥補陽還五方組成黃芪100 g,當歸尾6 g,赤芍、紅花、川芎、地龍、桃仁各5 g(制成1 g生藥/mL,5 mL,小鼠灌服,2次/日)。本實驗所用中藥均購自北京同仁堂藥房。
1.3主要儀器小鼠跳臺儀: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
2研究方法
2.1復制血管性癡呆小鼠模型隨機將實驗小鼠分為4組:假手術組、模型組、即刻給藥組、3天后給藥組。參照文獻[3]制備血管性癡呆小鼠模型。將昆明小鼠用10%的水合氯醛(0.35 g/kg)進行麻醉,成功后將小鼠頸正中部消毒,切口約3 cm,分離出雙側頸總動脈,穿好“4”號絲線,將頸總動脈拴住,拉緊絲線扣,系活扣,將雙側頸總動脈血流阻斷20 min,松開,使血液回復流通10 min,再次拉緊,阻斷血流20 min,第2次再灌注后觀察30 min,縫合。其中假手術組只分離而不結扎血管,觀察時間與其他組相同。
2.2中藥治療方法即刻給藥組術后動物蘇醒后開始給藥,3天后給藥組術后3天開始給藥。模型組及假手術組均灌服生理鹽水10 mL/kg體質量。治療均由同一操作者進行,每日2次,連續治療10天。
2.3行為學檢測方法治療結束后采用跳臺實驗進行行為學檢測。[4]檢測設備為一個大小為12 cm×12 cm×7 cm的跳臺箱,箱子分為兩間,底部有一個可通電的銅柵欄(36 v)。后側均有一高度為4 cm和直徑3 cm的橡皮墊,此為安全區域,小鼠可回避電流刺激。實驗中,接通電流,記錄小鼠遭到電流刺激后跳上橡皮墊所用的時間——反應時間,以及小鼠5 min內受到電流刺激的總次數——錯誤次數,記錄,視為小鼠的學習成績。48 h后重復上述實驗,記錄小鼠受到電流刺激后跳上橡皮墊的反應時間和第1次從橡皮墊跳下的潛伏期和小鼠5 min內受到電擊的次數即錯誤次數,作為記憶成績。

3結果
由表1、表2可見,假手術組血管性癡呆小鼠反應時間較短,潛伏期較長,5 min內錯誤次數較少,與模型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說明模型組小鼠的學習記憶能力均下降,提示造模成功。即刻治療組和3天后治療組小鼠反應時間與模型組比較均縮短,潛伏期均延長,5 min內受電擊的錯誤次數明顯減少,故治療組與模型組比較差異均有顯著性(P<0.05),說明中藥治療組均有提高血管性癡呆模型小鼠的學習記憶能力的作用。即刻治療組和3天后治療組小鼠學習成績之間(反應時間及錯誤次數)差異無顯著性(P>0.05),記憶成績(潛伏期及錯誤次數)相比差異有顯著性(P﹤0.05),即刻治療組潛伏期均延長,5 min內受電擊的錯誤次數明顯減少,說明即刻治療組療效優于3天后治療組。
表1血管性癡呆小鼠跳臺實驗學習成績


組別例數反應時間(s)錯誤次數(次)假手術組1016.58±3.21△ 1.49±0.19△ 模型組1052.01±7.81 8.13±2.01 即刻治療組1042.89±4.29△*4.48±0.49△*3天后治療組1047.41±6.94△ 5.19±0.75△
M:與模型組相比,△P<0.05;與3天后治療組比較,*P>0.05
表2血管性癡呆小鼠跳臺實驗記憶成績


組別例數潛伏期(s)錯誤次數(次)假手術組10259.89±34.97△1.39±0.18△ 模型組1073.05±9.938.21±2.18 即刻治療組10171.08±24.13△#3.97±0.51△#3天后治療組10129.85±26.94△5.08±0.73△
M:與模型組相比,△P<0.05;與3天后治療組比較,#P<0.05
4討論
4.1血管性癡呆小鼠模型復制本實驗采用缺血再灌注建立血管性癡呆小鼠模型,跳臺實驗顯示:模型組血管性癡呆小鼠與假手術組小鼠比較,其反應時間長,潛伏期短,5 min內受電擊的錯誤次數多,說明模型組小鼠記憶能力較差,模型組小鼠的智能水平下降、記憶力減退與臨床常見的血管性癡呆患者表現一致,提示實驗造模成功。研究表明,臨床常見血管性癡呆患者主要病因為腦梗死和腦供血不足,[5]筆者試驗中采取的缺血再灌注造模的方法與臨床該病發病原理基本一致,說明本實驗中造模方法比較科學。
4.2中藥能提高血管性癡呆小鼠的學習記憶能力傳統中醫藥很早就對血管性癡呆進行了研究,在《景岳全書》中首次提出癡呆病名。中醫認為本病由于患者年老體弱,正氣虧虛,氣血虛弱,氣血運行不暢,瘀血阻滯所致。其主要病機為[6]:中風后氣滯血瘀,腦絡不通,髓海與各個臟器不相順接,導致清竅失靈,肢體失用,漸至癡呆。補陽還五方源自清朝王清任《醫林改錯》,此方補氣為主,活血通絡為輔,重用黃芪,補益元氣,意在氣旺則血行,瘀去絡通,為君藥。現代研究表明:黃芪提取物能提高肌體SOD活性,對抗肌體脂質過氧化造成的損傷。[7]黃芪能夠減輕腦缺血后海馬椎體細胞損傷,從而改善動物的學習記憶能力。[8]此方中配以當歸尾為臣,有活血祛瘀不傷正氣之妙。《本草正義》中記載:當歸尾主通,逐瘀自暢。現在研究表明:當歸可抑制腦缺血后脂質過氧化物增高,拮抗其損害。其提取物阿魏酸鈉是一種抗氧化劑,能直接清除自由基,抑制氧化反應和自由基反應等。[9]中藥川芎能活血行氣,祛風止痛。《日華子》中記載:“川芎治一切風,一切氣,一切血,補五勞,調眾脈,破癥結宿血等”。其主要成分為川芎嗪等。研究證實,川芎嗪對腦缺血區單核/巨噬細胞的浸潤和蛋白質的表達有明顯抑制作用,[10]對認知能力有明顯提高。[11]中藥赤芍能活血祛瘀,現代研究其可抗血小板聚集,有抗凝血、抗血栓作用;[12]中藥桃仁、紅花均可活血、祛瘀,地龍通經活絡,共為佐使。
4.3中藥即刻治療組療效優于3天后治療組現代研究表明,引起血管性癡呆的主要因素為腦缺血、缺血性卒中,在發病時腦部均存在缺血半暗帶。[13]缺血半暗帶為腦部壞死灶與周圍正常腦組織之間的區域,該區域腦細胞結構暫未受影響,仍能維持跨膜離子平衡等活動,但其電生理活動受到影響甚至停止。缺血數小時后,腦缺血中心區周圍的腦組織逐漸發展為不可逆的損傷。此過程較為復雜,是多種病理機制介導的結果,隨著時間的推移,最終任何治療手段都不再有效果。所以我們治療的目的,就是使藥物的療效達到缺血區域時缺血半暗帶仍處于可逆的時間段內。本研究顯示,即刻治療組血管性癡呆模型小鼠潛伏期均延長,5 min內受電擊的錯誤次數明顯減少,結果顯示即刻治療組療效優于3天后治療組。表明即刻治療組的小鼠因為用藥及時,阻止了缺血半暗帶的進一步發展,使小鼠的記憶能力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護,隨著時間的推移,缺血半暗帶細胞電生理活動停止,細胞功能受到影響,任何藥物治療都不能逆轉缺血造成的腦損傷,所以臨床療效就不明顯。此結果也與我們臨床治療該病時盡早治療療效優于較晚干預的結果相符合,故此研究為臨床盡快治療該病提供了理論依據。
參考文獻
[1]王靜,況時祥.血管性癡呆早期病因病機的探討[J].醫藥,2015,2(2):30-31
[2]李軼璠,趙永辰,李德需,等.血管性癡呆的中醫辨證研究現狀[J].醫學研究與教育,2014,8(2):93-97
[3]王鵬,劉未,董化江,等.小鼠血管性癡呆模型中大腦皮層生長抑素及膽囊收縮素蛋白的表達[J].武警后勤學院學報,2013,17(3):171-173
[4]張會珍,梁玉磊,張雪靜,等.不同時間電針對血管性癡呆小鼠行為學及海馬單胺類神經遞質的影響[J].針刺研究,2014,11(2):142-147
[5]黃旭,于濤.血管性癡呆中西醫病因病機認識[J].云南中醫中藥雜志,2011,5(4):70-71
[6]關姝明,楊曉波.血管性癡呆病因病機與發病機制研究概況[J].實用中醫內科雜志,2014,15(8):178-181
[7]隋璐,劉坤,沈薇,等.黃芪甲苷對甲基苯丙胺依賴大鼠腦組織中NO、SOD和MDA的影響[J].中國當代醫藥,2014,3(26):16-18
[8]劉瑞,高維娟,錢濤,等.黃芪注射液抑制腦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馬組織Apaf-1表達[J].中國病理生理雜志,2013,26(5):872-877
[9]于亞新,李海峰,谷玥,等.阿魏酸鈉對大鼠腦損傷后腦組織Bcl-2、Bax基因表達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0,39(20):2 961-2 962
[10] 胡長鵬,唐勤,邢茂,等.川芎嗪抗腦缺血再灌注損傷作用機制的研究進展[J].中國中醫急癥,2014,25(9):1 680-1 682
[11]劉志國,劉曉艷,史威,等.川芎嗪注射液聯合高壓氧治療血管性癡呆37例[J].河南中醫,2014,33(10):1 903-1 904
[12]王慧,熱娜·卡斯木,王曉梅,等.新疆赤芍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及其不同組分分析[J].中國藥學雜志,2014,18(13):1 109-1 112
[13]王秀忠,韓壯,史萬英,等.MRI表現彌散系數判斷超急性期、急性期缺血性卒中缺血半暗帶的臨床應用價值[J].河北醫藥,2013,2(1):72-74
(2015-11-09收稿)
Effect of Administration of Buyang Huanwu Formula at Different Time On Praxiology of VD Rats Hospital of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UN Li-fang ZHANG Li-xin XUNG Li-he LIU Yi ZHANG Li-li SHI Xue-hua LI NA
(Tianjin300130)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praxiological changes of reperfusion-induced VD rats by administering Buyang Huanwu Formula at different time. Methods: ligating the bilateral carotid arteries repeatedly before recanalizing to make ischemia reperfusion-induced VD rat models, Buyang Huanwu Formula was administered instantly and once again after 3 days. Praxiology changes of VD rats were observed ten days later. Results: Instant treatment group had prolonged latent phase with fewer errors in jumping stand experiment, which showed that the difference of memory performance was of significance compared to that of 3-days-later treatment group. Conclusion: the curative effect of instant administration is superior to the administration 3 days later, and therefore VD should be treated as soon as possible once final diagnosis is made.
Key wordsBuyang Huanwu Formula; VD (vascular dementia); at different time; praxiology; ischemia reperfusion
中圖分類號:R28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5615(2016)01-0005-03
*河北省中醫藥管理局科研計劃資助項目:No.2014199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六一醫院(北京 10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