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
摘 要: 為了不斷適應我國現代教學改革發展,高中語文教學也要改變教學方式,創新教學理念,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高中階段主要就是幫助和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學習,這個時期的學生已經有了成熟的意識及較為固定的學習習慣,因此,教師要利用有限的40分鐘,將語文教學課程全面高效地傳授給學生,使學生能夠真正學習語文知識。本文主要闡述了關于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教學質量與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創新語文教學方式,促進學生學習能力全面發展。
關鍵詞: 高中語文 課堂教學 有效性 自主性 策略分析
在高中教學階段,語文的教學方式仍以課堂教學形式為主,因此,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仍以課堂學習為主。高中階段學生已經有了較為成熟的思考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最主要的就是開發學生創新能力,使學生學會換一個角度思考解決問題,促進學生未來的發展。教師在教學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因此教師要幫助學生學習語文課程,不斷創新語文教學方式,以學生為教學主體,增強學生動手實踐能力,以一種新的教學觀念,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一、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在語文教學中,良好的課堂氣氛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很重要,以往的語文教學只是注重語文課程的進度與學生的學習成績,根據教材進行講授,使語文課堂教學變得枯燥乏味,這也會使學生失去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從而使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不斷降低。所以,教師要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在課堂中要以學生為教學主體,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這是吸引學生學習的良好開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教師要尤為重視。
1.“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語文教學課堂中,教學的開頭就要先以獨特的方式吸引到學生認真聽講,才能夠使整堂課順利進行。例如:這一節課要學習毛澤東的《沁園春·長沙》,教師在上課剛開始可以先問學生:“你們去過長沙嗎?”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能夠引出所要學習的課文內容,起到一個良好的開端作用。
2.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這樣不僅能夠使學生更加了解學習狀況,而且會活躍課堂的教學氛圍,從而使全班學生都能夠在這種氣氛中被帶動起來,主動進行學習。例如:教師在課堂上可以對學生進行提問,增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同時使學生更加集中注意力上課。
3.利用多種教學設備進行教學,教師在課堂上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通過播放視頻或圖片吸引學生眼球,這樣才能更加有效地優化語文課程教學。例如:在學習《故都的秋》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一些關于秋的視頻或圖片,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
二、教師做好課前準備,制訂正確的教學方案
高效語文課堂教學中,良好的課前準備必不可少。在認真做好每堂教學之前,首先要進行充分的課前準備,這在教學中是一個比較重要的環節。首先就是教師要多積累相關教學的準備素材,增加教學知識的儲備,還能提高教師本身素質,做好充分準備的前提就是要制訂一個較為正確的教學方案,教學方案要全面清晰與完整,要包含教學過程、情感與價值觀等重要的講課要素,提高教學創新性。
1.教師要做好備課就要提高自身能力,良好的知識儲備必不可少,教師可以參加一些教師能力培訓,這樣不僅能夠接觸到較為先進的教學方式,而且能夠提高教師教學的素質與能力。
2.教師要深入鉆研語文教材,想要做好教學方案,首先就要深入透徹地了解課本教材,只有這樣才能夠了解教材所要表達的總體意義,教師也能夠更加熟練地把握課程標準與教學的基本原則。
3.教師在備課中還有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在設計教學方案時一定要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只有這樣才能夠使語文課堂教學真正有效,從而不斷提高學生語文學習能力。例如:教師可以通過平時對學生上課情況的了解,依據教學標準制訂一份較為合適的教學方案,從而真正貼合學生學習方式與學習習慣,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進步。
三、綜合語文教學重點,鞏固加強學生學習能力
語文課程的重點主要分為閱讀、基礎知識與寫作,首先教師在教學中就要以這些重點項目為教學基礎,通過創新的教學方式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發展,使課堂發揮其真正的作用。
1.教師要重視閱讀與寫作的教授,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將教學的側重點放在基礎知識上,想要提高語文教學有效性,就需要教師重視閱讀與寫作這兩方面。例如:在語文教學的課堂上,教師可以拿出10到15分鐘的時間讓學生進行語文閱讀,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
2.教師在教學中不能一味只看前面,也要重視正在實施的創新教學方式是否真正適合學生的學習,是否真正有效,因此教師要重視對教學的反思。
3.在教學中要以學生為教學主體,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使教師了解學生對學習的態度,有利于教師抓住教學重點。例如:教師在課后可以多與學生進行接觸,并以朋友身份了解學生對于語文的認識,真正使教師了解教學上還存在的不足,并對其及時改正。
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進步,教育方式也要隨著時代的進步而逐步優化,首先就是先進的教學理念,使學生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能力,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當然也離不開教師在教學方式上的創新,教師在語文教學上的創新,不僅要依據對先進教學方式的學習,還要針對學生學習的特點,結合對教學方式的反思,從而不斷創新是高效語文教學的方式,使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得到提高,真正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同時為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1]聶勛偉.高中語文教學語言有效性策略探討[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21).
[2]梁建.課堂教學效率幾個問題的思考[J].中小學教師培訓,1995(06).
[3]黃華獻.語文能力與思維方式的同步訓練——高中語文思維涵育式教學探索論文選2011年專輯[C].2012.
[4]楊依山.制度變遷理論評述與理論重構的初步嘗試[A].2007年山東大學“海右”博士生學術論壇論文[A].中國思維科學研究集[C].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