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軍
摘 要: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教師通過信息技術、利用網絡進行自我學習是當今時代對教師發展的要求。作者結合自身教學實踐,從利用網絡學習實現自我發展、利用網絡資源構建信息課堂、利用計算機軟件進行多媒體輔助教學、利用網絡平臺建構學習共同體四方面對職校專業教師的自主發展進行相關闡述,具有一定的實際意義。
關鍵詞: 信息時代 職校 專業教師 自主發展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教育——財富蘊藏其中》一書中指出,未來教育四大支柱為——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與他人相處、學會生存。隨著科技的進步,人類正逐步邁入科技與信息時代,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正逐步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學習方式,對于教師來說利用信息技術、網絡進行自我學習是教育現代化、信息化的要求,教師的專業化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E時代下的教師進行自主學習、增長知識才干和提高專業素養的一把鑰匙。下面筆者結合自己的體會對信息時代下職校專業教師的自主發展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利用網絡學習,實現自我發展
時代在不斷發展,知識也在不斷更新,一年前所學的東西并不意味著永遠管用,繼續學習已成為當今學習型社會的主旋律。隨著21世紀信息化時代的到來,網絡成為人類社會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運用網絡技術進行自主學習正逐步成為人們工作、生活的一項基本素養,作為給學生傳道、授業、解惑且擔負教書育人、培養祖國接班人重任的教師,更應在網上沖浪娛樂休閑之余積極利用網絡進行有效學習。通過網絡學習,及時了解專業領域中的最新知識和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使自身的知識不斷得到更新與補充,從而使培養出來的學生更能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需要。
記得在鄉下教書的時候,那時學校的網絡應用并不普及,只有重要的部門才能通過網絡收發郵件,普通教師的辦公室基本上也很少配備電腦,因此要想在上班時瀏覽網上相關資源信息的機會很少。隨著工作環境的變化及信息化的推進,辦公室、家里都裝起了網絡,這大大方便了我的工作,也拓寬了我的知識視野。通過網絡檢索,可隨時隨地查閱相關資料信息,從中了解他人教育教學的先進理念與一些成功的實踐做法及一些解題思路方法等,這種取長補短的做法大大縮短了我們在黑暗中摸索的時間,也及時避免走閉門造車的歪路。可以說,我這幾年的專業快速成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網絡學習,網絡學習已成為我教學工作的有力抓手,現在網絡已成為自己工作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通過不斷自我學習將其內化成自己的東西并積極用于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職校的課程種類繁多,一名專業教師要想通曉本專業領域的所有課程知識都是比較困難的,這時他可通過網絡學習享用網上公共資源,學會在品種繁多的教學資源中挑選出最適合自己的東西,通過積極的自我學習使自己不斷獲取更多、更廣泛的知識,使自己的專業知識得到有效提升,實現自我發展。
二、利用網絡資源,構建信息課堂
網絡時代下,知識就象一個萬花筒,各式各樣,無奇不有。互聯網上存在大量文字資料、圖表影像、教學課件、課堂實錄、實驗視頻及仿真軟件等教育教學資源,由此職校專業教師可充分利用網絡這個工具及時捕捉相關資料信息,并通過篩選、歸納、整理,組成自己的教學資源庫以備教學之需,為自己的教育教學服務。尤其像現在教師參加的五課兩評、信息化大賽、公開課、展示課等,都需要教師在有限的時間內對教學設計中的知識內容進行信息加工,對課堂內容的信息化評估將是專家評委考核的重點,也是專業教師發揮其專業知識技能的充分體現,而這需要我們平時對專業領域素材知識的信息儲備。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信息時代下的課堂,如果教師講傳統的實驗與現代信息技術有效結合起來,則將產生巨大效益。在從事多年的專業教學中,發現傳統加現代信息技術的課堂是一個較理想的課堂。具體來講,那就是課堂上除做一些學生喜歡的傳統演示實驗外,教師還需將教學有關的視頻、音頻、文本、圖片等課程資源通過課件有機整合在一起,根據自己的教學設計將之融合到現代信息課堂教學中。有了學生喜歡的實驗視頻,會對其造成一定的感官刺激,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和生動性,同時增加教學知識容量,提高教學效率。就我教過的物理專業基礎課程來說,盡管有中職、高職、普高等多種教學要求,但很多都是相通的,教師只要熟悉不同教材之間的異同,通過平時積累的豐富的資源庫,如圖片資料庫、FLASH動畫演示仿真庫、課件PPT庫、實驗視頻庫、試題資料庫等,就可快速有效地備好一堂課,課堂教學就會顯得游刃有余,學生對教師所教內容的理解也會變得通俗易懂。特別一提的是,信息化課堂教學中,教師還可直接利用教室網絡對所授知識組織教學,實現一種能充分體現學生主體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為特征的現代學習方式,這種不受時空限制的資源共享、快速靈活的信息獲取、豐富多樣的交互方式,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三、利用計算機軟件,進行多媒體輔助教學
現代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主要表現在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說,多媒體輔助教學促進教學的改革與發展。在職業學校眾多的專業課程教學中,教師感到課程難教,學生感到課程難學,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技術手段的瓶頸。如果我們利用計算機軟件輔助教學,則會使自己的備課變得輕松,一些仿真軟件化靜為動、化無形為有形等特有的功能使原本枯燥乏味的專業課堂教學變得變得豐富多彩,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引導他們直接揭開事物的本質及內在聯系,使他們對知識的認知更加合理、有序。
比如現代職教體系下,鳳凰創壹公司與眾多職業院校合作開發的創壹軟件,內涵含當今職業學校眾多的專業資源,其開發的系列專業仿真軟件集成了現代教育理論,根據學生認知對書本專業知識進行了切割和重組,通過項目教學方式形成新的知識板塊,使職業學校的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為職業學校專業教學搭建了很好的平臺,把感知、理解、鞏固和運用融合為一體,實現了教學內容的重點突出、難點突破及課堂教學教學方法創新,強化了學生學習的效果。另外像在電類電子課程教學中可利用電子CAD繪圖軟件(Protel DXP)進行電路原理圖及PCB電路圖繪制講解,同時通過Protus及multisim仿真軟件進行原理講解,PLC課程教學時利用Gx Developer軟件進行編程仿真教學等。此外像利用畫筆軟件進行電子黑板書寫、FlashPaper軟件進行文檔的縮放、MirrorOp無線傳屏軟件等都是教師好的教學幫手,在媒體軟件輔助教學中起著重要作用。
四、利用網絡平臺,建構學習共同體
當今信息時代,QQ、微博、微信、Blog及微云等都成了網絡交流和學習的平臺,這些網絡平臺對于網絡學習及構建學習共同體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一方面,教師可將自己的教學感悟、專業成長得失、教育教學資料及收集的相關網摘資料及時記錄到自己的QQ空間、Blog及微云等網絡平臺,構建自己的網絡學習空間。
另一方面,在專業課堂教學之余,教師通過網絡突破和超越時空的限制,通過QQ、微博及微信與學生進行迅捷的交流,將原先在課堂里溝通和交流拓展到課外,依賴互聯網絡進行自由對話,師生一起共建學習共同體。通過學習共同體的構建,大大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彌補師生課堂溝通量的不足,通過師生關系的接近,學生就會愛屋及烏,不自覺地對你及你的課堂感興趣,即所謂親其師興其道。我的一些原本不愛學習的學生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變得愛學習的。
讓我們緊緊把握時代的脈搏,積極發揮網絡資源的優勢,從中汲取營養,積極依托現代信息技術實現所教課程的資源整合,切實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并學會借助網絡與同行、學生進行問題討論或思想交流,在信息化、學習化社會中學會學習、學會生存,成為一個E時代下的新型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