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慧惠
(成都體育學院體育系,四川 成都 610041)
北體大運動訓練專業免試招收優秀殘疾人運動員的可行性研究
車慧惠
(成都體育學院體育系,四川 成都610041)
摘要:為推動我國殘疾人體育事業發展,提升優秀殘疾人運動員綜合素質和發展潛力,具有重要意義,是一項重要的政策突破。在高等體育院校免試招收優秀殘疾人運動員,是國內教育領域的新生事物。隨著國內、外殘疾人體育事業的迅速發展和運動訓練專業的改革,經過調研與考察,就此問題提出設想與建議,供同仁參考。
關鍵詞:殘疾人體育事業;優秀殘疾人運動員
一、前言
殘疾人運動員接受高等體育院校運動訓練教育是一項重要的政策突破,是體現人權和實現教育公平的一面旗幟,也是提高殘疾人運動員綜合素質和發展潛力的重要途徑。殘疾人運動員渴望經過運動訓練教育,實現“平等、共享”的社會生活理想,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增強幸福感。
二、我國殘疾人競技體育的發展狀況
殘疾人體育作為整個體育有機組成部分,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得到許多國家的重視,并且成為衡量一個國家體育發展現狀和社會文明發達程度的標準之一。如今我國殘疾人體育已經走向世界,競技體育成績喜人。結合目前中國體育整體的大環境,人們漸漸的意識到殘疾人運動員同樣能夠創造社會財富、為社會作出貢獻。
(一)在我國高等體育院校運動訓練專業免試招收優秀殘疾人運動員的可行性。
在我國高等體育院校運動訓練專業招收殘疾人運動員,是我國教育部門根據現行教育特點的辦學模式,也是向國際特殊教育接軌,向國際發展計劃接軌。加強高等體育院校優秀殘疾人運動員培養迫在眉睫。因此,北體大運動訓練專業免試招收優秀殘疾人運動員,是必然發展趨勢。
(二)運動訓練專業招收優秀殘疾人運動員的意義。
運動訓練專業培養具備與競技運動相關專業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掌握從事與競技運動相關社會、體育活動的基本能力,從事競技運動教學、科研、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現階段在北體大運動訓練專業招收優秀殘疾人運動員進行培養和指導,不僅僅是擴展他們的知識范圍,提高未來社會適應能力,也是推進我國殘疾人運動事業進一步發展重要因素和對該專業的拓展。
(三)國家有關行政法規為招收殘疾人運動員提供保障。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殘疾人體育工作的意見》以及教育部提出《2015年優秀運動員免試入學的試點工作方案》,關于做好2015年優秀殘疾人運動員免試進入北京體育大學學習試點工作的通知[殘聯廳函(2015)208號],各種政策為培養殘疾人運動員建立了平臺。
三、北體大運動訓練專業免試招收優秀殘疾人運動員的可行性與設想
(一)招收優秀殘疾人運動員的可行性。
首先,該措施是保證殘疾人體育事業健康發展的重要內容。再次,招收一定比例的優秀殘疾人運動員人在國際賽事上可以宣傳北體大,為該院在世界大賽上爭得榮譽,也為各個院校招生模式奠定經驗基礎。我國都會派優秀殘疾人參加體育比賽,在培養方面北體大就有著明顯的師資優勢。然而我國還未有其他體育學院的運動訓練專業招收優秀殘疾人運動員。從全國形勢來看,一般殘疾人運動員都是在專業的體校訓練,因此出現師資沒有建立起系統的與殘疾人體育緊密聯系的訓練體系,正當國情的需要,因此,該院運動訓練專業免試招收優秀殘疾人運動員是十分必要的。
(二)運動訓練招收優秀殘疾人運動員的設想。
宗旨:以殘運為載體,實現“平等、共享”的社會生活理想。
目標:使更多的學生、社會人員了解殘運,建立為殘運而學習和服務的理念。
步驟一:通過多種媒體讓更多的人認識殘運。
步驟二:聯合各個院校力量,以我校為中心,并在兄弟院校做宣傳。
步驟三:在開設殘疾人訓練時,以帶動學生(殘疾人運動員之外的人)參與奉獻活動中,同時提高我院在社會的知名度,大力宣傳我院的優勢項目。
步驟四:爭取得到教育部、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殘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殘聯大力支持,把優秀殘疾人運動員、訓練基地設在我院(掛牌),讓我院的學生在接觸新事物時可以學有所用為殘疾人訓練,既有利于殘疾人體育事業的發展,對于本院學利用以掌握的知識再進行特殊化的實習,進而可以培養出綜合體育人才。
四、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國際國內殘運發展趨勢和社會、學校對特殊體育人才需求,以及運動訓練專業自身的培養目標,決定了北體大運動訓練專業免試招收優秀殘疾人運動員的必然性,該訓練的開設,不僅提高殘疾人運動員綜合素質和發展潛力,促進事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也更是一項重要的政策突破。為我國殘疾人體育事業的發展,帶出新的突破口。
(二)建議。
1.各體育院校和業余體校每年要有計劃、有比例地招收殘疾人運動員。
2.以講座形式讓被招收的殘疾運動員了解國家對于他們的政策,并開設相對應的特色課程。
3.通過媒體讓社會知道北體大運動訓練專業免試招收優秀殘疾人運動員能夠從事該項工作,以擴大影響。
4.在開設課程的基礎上,逐漸考慮開設殘疾人教育專業。
5.以該院師資優勢,力爭承辦殘運會工作和教練員培訓等工作。3.2.6殘疾人體育事業的發展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引領,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大背景下進行深度思考、系統策劃和整體推進。
參考文獻:
[1]武紅軍、李強,發展中國殘疾人高等教育理論與實踐[J],中國特殊教育,2005 (01):10-15
[2]黃晶梅、王愛國,我國殘疾人高等教育發展問題的探析[J],中國特殊教育,2008(12):73-77
[3]曲建武、趙慧英,關于普通高校招收殘疾學生的思考[J],中國高教研究,2003 (01):63-64
[4]彭說龍等.開展我國殘疾人體育的影響因素的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1993(3)
[5]周芳.我國殘疾人體育發展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浙江體育科學,2005(1)
[6]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N].人民日報,1990
[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殘疾人體育工作的意見[J],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報;2007年17期
中圖分類號:G81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6-016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