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云迪 丁超梁
(浙江師范大學行知學院,浙江 金華 321000)
大學生旅游市場調查與研究
——以浙江師范大學為例
馮云迪1丁超梁2
(浙江師范大學行知學院,浙江 金華321000)
摘要:大學生旅游動機強烈,又獲得家長的支持,使自身支出費用較高,這些現象對當前的旅游市場有著很大的潛在經濟效益,通過對大學生旅游市場的分析,為使在旅游市場競爭如此激烈的環境下讓自己經濟效益最大化,旅行社應該從網絡廣告宣傳,當地特色分享,景點選取與安排上多下功夫。
關鍵詞:旅游市場;大學生;消費
一、調查基本情況
本次調查主要采用問卷調查法,調查對象為浙江師范大學在校生,發出預問卷50份,回收發現問題并修改,最后發出問卷500份,有效回收問卷467份。其中性別比例男女將近50%,使調查研究數據具有說服力與合理性。通過SPSS統計分析對大量的有效問卷數據進行錄入分析,可以直接掌握大學生的旅游偏好,便于研究旅游市場的前景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
二、大學生旅游行為
(一) 較強的旅游動機。
大學生知識水平較高,普遍物質條件較好,愿意從外界尋找追求新鮮刺激的感受。旅游對于他們來說,無疑是一項放松心情、增長見識的方式。另外,大學生相對社會壓力小,放假時間相對較多,有時間和能力去游玩,而且能避開小長假高峰期。
三、大學生旅游消費

圖2 旅游費用
(一) 旅游支出較高。
近年來,國內旅游市場以高速膨脹發展,同時價格戰也成為國內市場的主旋律。伴隨著旅游市場一次又一次的價格破冰,極大地刺激了大學生外出旅游的需求。雖然景點價格降低,但是額外消費卻在逐年增高。據調查數據顯示,大學生短期出游的費用在1000以上的占56.7%。他們認為,旅游作為一項放松自我、解壓的休閑活動,消費時不必時時考慮到費用,在外旅游想買就買、沒必要在旅游的時候省錢這些觀念在絕大部分大學生的思想里根深蒂固,出游一次的費用往往占了一個月的生活費甚至更高。
(二) 家長資助旅游開銷。

圖3 開銷獲得途徑
通過問卷數據分析,我們可以明顯的看到,對于旅游的費用,89.14%的同學是靠父母、長輩資助的。大學生經濟不獨立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在于之前執行的計劃生育政策在我們父母這一代被慢慢滲透,大部分家庭只有一個孩子,家庭經濟負擔不重,大學生雖然已經年滿18周歲,經濟條件優越的家庭,為大學生的高消費提供了經濟基礎,創造了個方面的條件。況且,旅游有益于身心健康,大部分的家長都贊成鼓勵孩子去外面看看。
(三)當地美食受到歡迎。

圖4 必要消費
在“到達旅游地點后,您認為必要的消費是?”的多選題中,選擇特色美食的比例遠遠超出了其他的選項。中國地域寬廣,每個地方的食材不同,飲食習慣不同,當地的特色美食是當代大學生出去旅游感受外地不同文化的最直接的一種方式,也是地方特色的直接體現,如今的互聯網越來越發達,大學生愿意在網絡上記下自己的旅程,美食照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四、對旅行社的建議
(一) 加大網絡宣傳力度。
現階段旅行社產品的推銷方式主要采用宣傳報、人員推廣等形式,由于大學生很少主動去看宣傳報,人員推廣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旅行社缺乏有效的宣傳和推廣途徑,很難滿足大學生的要求。根據調查數據結果分析,當代大學生對網絡的依賴依賴性已越來越高,互聯網及各旅游APP對大學生旅游影響漸漸擴大,旅行社如果能在互聯網及各旅游App多下功夫,為大學生旅游提供建議和便捷的服務,那勢必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 注重美食文化。
在當地美食上下功夫。考慮到大學生的消費水平有限,在節約費用的前提下,若是能提供較豐盛的飲食供應、較為舒適的住宿條件或較快捷的交通工具的話,都能有效地吸引大學生來旅游。
(三) 選取輕松愉悅的景點。
在旅游偏好方面,大學生之間存在一些差異,但也表現出共同的心理特征和需求。根據我們小組的調查問卷顯示,去欣賞山水等自然風光對在校大學生具有極大的吸引力,其次是有娛樂設施的主題公園與地方特色濃郁的城市等。大學生對旅游目地的選擇傾向反映出了他們的旅游動機與需求。為此,旅行社方面應該有針對性地開發相應的旅游產品。
參考文獻:
[1]邱生榮,梁康逕;黃琴.大學生旅游消費行為研究[N].江西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3.01.
[2]蒙睿,趙文麗;劉嘉緯.在校大學生旅游行為研究[J].旅游科學 2004.02
丁超梁(1997―),男,漢族,學生,籍貫:浙江紹興,單位:浙江師范大學行知學院。
中圖分類號:F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6-0174-01
作者簡介:馮云迪(1996-),女,漢族,學生,籍貫:浙江臺州,單位:浙江師范大學行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