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張彤薇
?
自營藥品冷鏈物流:為用藥安全保駕護航
——專訪哈藥集團人民同泰醫藥股份有限公司質量負責人唐惠明
文/本刊記者張彤薇
今年初,與醫藥冷鏈及醫藥冷鏈物流相關的事件和相關的政策引發了社會的高度關注,今后醫藥自營冷鏈物流該如何發展?近日記者采訪了哈藥集團人民同泰醫藥股份有限公司質量負責人唐惠明女士。
哈藥集團人民同泰醫藥股份有限公司于2015年4月經重大資產重組后由哈藥集團三精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更名而來,主營醫藥批發和零售業務,是國內知名的藥品流通企業。
根據食藥監總局統計辦的數據,截至2015年底,我國有藥品生產企業7701家,藥品批發企業數量16570家,社會藥店438745家,藥品零售企業減少8209家。唐惠明認為,這表明一方面我國藥品生產企業、批發企業數量高居不下,另一方面醫藥批發和零售的集中度在不斷提高。
唐惠明介紹說,自普藥快批業務興起、國家政策如兩票制的推行、現代物流技術的發展以及大型現代醫藥物流中心的增加,愈來愈多的藥品三級分銷商將逐步消亡(在縣城還有生存空間)。中國藥品物流供應鏈的趨勢是整合原有一二級經銷商的角色,由現代物流中心直接配往終端客戶。而隨著我國醫藥流通規模的不斷增大,原本作為藥品流通供應鏈補充的醫藥冷鏈的發展更加引人注意。

由于藥品互聯網銷售具有便利、優價、保護隱私等優勢,業已成為全球藥品銷售的一個重要渠道。2013年,美國通過網絡銷售的藥品高達743億美元,占其藥品零售市場的30%左右。相比之下,中國醫藥電商正處于起步階段。2013年至2014年,國內醫藥產品線上零售額占比不到藥品市場規模的1%。
數據顯示,截止2015年底,我國擁有互聯網交易資質的醫藥企業合計為425家:B2B模式90家,B2C模式319家,O2O模式16家。其中,B2B模式占銷售額比重最大。據不完全統計,擁有互聯網資質的醫藥電子商務營業收入平均增幅超過了50%,遠遠高于傳統藥品流通銷售模式的增幅。唐惠明介紹說,隨著“互聯網+”政策的進一步明朗,未來醫藥電子商務的發展潛力巨大,將呈現快速增長態勢。
2011年,經審批人民同泰成立了黑龍江省第一家網上藥店,并于2012年和2014年陸續在天貓和京東平臺入駐并運營,近幾年穩步發展。唐慧明介紹說,目前我國醫藥電商主要有三種運營模式:自營式B2C網上藥店、第三方平臺模式和B2B采購平臺。
醫藥電子商務通過對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有效整合,加強了企業內部與企業之間的協作能力,未來,多層的中間批發環節將消失,交易渠道變得單一,有利于控制供應鏈成本。新的醫藥供應鏈系統使得藥品流通環節成本大大降低,從而極大地減輕了消費者的藥費負擔。唐慧明說,然而,由于我國藥品電商領域目前的政策及發展環境的制約,醫藥電子商務的發展還有頗多問題有待解決。譬如,最大的問題就是監管問題。
醫藥電子商務的好處就是跨越空間距離,其客戶可以分布更廣和直達個人,這就導致了會有更多的物流、快遞企業進入藥品物流領域。因為,目前我國絕大多數物流公司不熟悉GSP的具體要求。比如說食藥監總局曾發布網絡購藥消費提示,網上OTC藥店送貨人應當是藥店自己的配送隊伍。理由是藥店員工送貨上門,可以進行面對面的藥學服務。藥品屬于特殊商品,儲存運輸都有專門要求,目前普通快遞公司的管理水平和條件還達不到藥品配送質量要求,快遞藥品在途風險難以管控,出現藥品質量問題難以界定責任。

雖然,隨著藥品電子商務的興起,快遞企業參與藥品終端配送的比例不斷提高,但是其絕對額非常小。唐惠明解釋說,目前,我國大部分醫藥批發企業還是以自我配送為主,在醫藥流通過程中醫藥配送不僅僅具有送貨功能,還包括了多種有價值的商業功能。
唐慧明認為,醫藥物流跟其他物流有本質的不同。其他行業都是先物流后行業,比如煙草物流、服裝物流。但醫藥行業是先醫藥后物流,是講“良心良術”的,它涉及到安全性,包括質量保證和誰來監管的問題。新版GSP落地實施是一個好事,從專業醫藥物流的角度來說,自營藥品冷鏈物流能獲得更大的市場機會。
作為現代化的物流配送中心,需要擁有龐大的信息系統支持企業運營發展。唐慧明說,哈藥物流配送中心是東北地區規模最大的現代化藥品物流配送中心。目前,主要為集團2800多家批發客戶和319家人民同泰連鎖門店以及哈藥集團內部企業提供倉儲配送服務。此外,哈藥物流中心也面向社會第三方客戶開展服務。
唐慧明介紹說,“自有終端超市型冷鏈配送中心”主要為自營零售配套,經營優勢主要集中在城市終端賣場的戰略連鎖擴張及賣場管理、渠道控制、整體營銷策略上,其依靠良好購物環境及低價、多品種優勢、擁有大批終端消費者。此外,自營醫藥冷鏈物流模式效率高、環節少、市場靈敏度高、信息反饋及時,不僅有利于對冷鏈物流的全程控制,實現對質量安全的全程跟蹤,還有利于冷鏈各環節的有效溝通和信息化對接,對市場需求的變化能夠做出及時迅速準確地反應。
相較于其他醫藥冷鏈物流模式,目前自營模式所受競爭壓力最小。唐慧明解釋說,主要原因是自有賣場強大的終端銷售能力、穩定快速的貨物周轉和充裕的現金流有效保障了自營冷鏈配送中心的良性運營。以超市賣場這個“親屬型用戶”為依托,配送中心可以規避許多來自外界的競爭風險,可以在城郊低成本拿地建庫,然后放心大膽地建立自屬冷藏車隊,以點接線,以線組面,“進”可用第三方物流的身份拓展業務,“退”可以自給自足強調內部供應。
世事無絕對。自營藥品冷鏈物流并不完美。唐慧明說,因為自營物流屬于“產供銷一體化”物流模式,其適用范圍較窄,物流輻射半徑特別是配送半徑相對較小。這種模式不利于企業的長期發展,今后應該向第三方物流方向轉變,盡早實現從企業物流向物流企業的轉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