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于婷
?
“降溫”后的質變
——專訪德馬泰克物流系統(蘇州)有限公司市場總監王悅
文/本刊記者于婷
2015年以來,在經濟逐漸放緩的發展步伐的“逼迫”下,中國很多企業這才不得不放慢了急急火火趕路的節奏,低下頭仔細端詳腳下的去路,才發現這次真的站在了懸崖邊上。要么轉型,另尋出路;要么再向前一步,走向深淵。不同規模、不同行業的企業都面臨著各自的難題,小企業、新興行業企業的未來長遠之路有待慢慢籌謀,但“船小好調頭”;大企業、傳統行業雖然積累了雄厚的實力和豐富的經驗,卻顯得積重難返。那么,在普遍“降溫”的大環境下,各類企業、特別是制造業發生了怎樣的“質變”?而物流裝備制造行業,一方面本身是制造行業,一方面又直接面對來自制造業的“大佬”客戶,雙重壓力下該如何施閃轉騰挪之術、靠自身的實力開創出一片新的繁榮天地呢?我們且聽德馬泰克物流系統(蘇州)有限公司市場總監王悅來談談他的觀點。

王總表示,從德馬泰克所在的自動化設備領域來看,今年的市場雖然沒有變得多么樂觀,但是也沒有明顯下滑,這樣的持平來源于不同行業需求的此消彼長。根據2016年的詢價統計,大型制造業、食品飲料等傳統行業以前都是堆垛機訂單大戶,現在相對比較安靜,制造業大部分都不會擴大規模,很多企業“以銷定產”,也有很多企業奮斗在“去庫存”的艱難道路上。特別是煤炭、鋼鐵行業,多年的產能過剩積累了數量龐大的庫存,即便降價處理也面臨生存難題。這些導致了一系列行業的相應下降,成為制造業最困難的領域。另外,零售、汽車、大型耐用品制造等行業也出現了比較嚴重的下滑。當然,仍不乏有一些客戶在做投資和改造,但規模沒有以前那么大,速度也沒有那么快,“以銷定產”也帶動了投入上的理性。而之前小型投資的倉庫也把原計劃的擴展和升級換代變成了單純的技術改造,不再增添新的設備進行系統更新了,這使得原本專攻這一市場的設備商紛紛轉向,參與到新興行業的蛋糕爭奪戰中,使物流裝備行業的競爭也愈演愈烈。不過,好在電商和快遞行業仍然在如火如荼地發展著,隨著人們消費習慣的固定和消費需求的增長,各大電商巨頭繼續搶占地盤,而幾大快遞也在擴展自己的勢力范圍,分揀配送中心在各地紛紛興建,這給物流裝備制造業帶來了新的生機,當然,也成為新一輪爭奪戰的最大目標之一。
王總說,經濟發展趨緩,讓我們感覺到充滿挑戰,客戶的需求越來越理性化了,他們擁有了更強的規劃意識,變得更加“內行”,過去的“提要求”漸漸成為“高手切磋”,這在制造業表現得尤為明顯。以前客戶把他們的標準和想法告訴德馬泰克,諸如需要多少貨位、倉庫面積多大、貨架高度多少,由德馬泰克進行全方位的設計。而現在,客戶則會提供很多基礎數據,通過大量數據描述生產線的工況和需求,以某個產品為依托,每天的訂單是如何拉動整個生產線進行作業的,需要多少原材料和配件,有多少成品或半成品將存入倉庫。通過一套方案拉動生產線的產量和庫存中SKU存儲能力的變化,以大量詳實的數據來核算庫存的貨位是多少,應該用多高的貨架,多少貨位,使用幾臺堆垛機以達到怎樣的效率。
這從一個角度說明了制造業的投資已經進入了相對比較理性的階段,他們開始整體、系統地考慮生產流程,從接到各種各樣的訂單,到訂單怎么組合,再到分解下放到整個生產線,零配件和成品怎么進出庫,而不是盲目地生產、隨意地存放,等待一段時間之后毫無懸念地能夠賣掉。客戶對待投資的理性和對解決方案的注重,對德馬泰克的設計部門提出了非常嚴格的要求,他們必須對這個制造企業的生產模式、作業特點和庫存量等做到了如指掌,將之與方案的規劃完美地結合起來。
而在蓬勃發展的電商行業,業務的復雜性越來越高,模式越來越復雜,對于自動化水平的要求也就越來越高。這些都使德馬泰克經歷了更多的歷練,在眾多的成功案例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以更具前瞻性的設計思路和成熟而又靈活的解決方案獲得了各行各業用戶的良好口碑。
在這次LogiMAT China展會同期舉辦的“食品飲料安全與供應鏈管理創新”的論壇上,王總做了題為《為生鮮打造智能物流解決方案》的主題演講,分享了德馬泰克在國內外生鮮行業的成功案例。在采訪中提及目前中國的生鮮冷鏈市場,王總表示,相比國外已經趨于成熟的生鮮存儲和配送模式,中國同行顯然在經濟實力上略遜一籌,業務模式也尚不成熟,和供應商之間存在脫節問題,在銷量上也沒有達到需要使用高速分揀設備的程度,即便諸如業內比較知名的大型生鮮食品企業也是在近幾年剛剛扭轉虧損的局面。王總認為,冷鏈物流想要實現蓬勃發展,除了需要國家政策的扶持,還需要有實力的大型資本的注入,因為“冷鏈”畢竟不只是包括冷庫,還需要存儲、運輸、分揀等這些在技術和資金上都需要進行大量投入的復雜環節。同時,在每一環節上的管理和安全標準的出臺也非常重要。因此,國內要出現大型生鮮配送中心,實現無障礙的冷鏈供應,可能還尚需一定的時日。在這段時間里,德馬泰克將通過不斷在國外及國內一些大型食品飲料企業實施的成功案例來積累經驗,期待在國內市場成熟的時候能夠做好準備,厚積而薄發。
談到此次展會的主題——工業4.0遇見中國制造2025,王總表示,當前的中國,無論從工業水平到百姓生活,都體現出發展不平衡的特點,包括地域的、行業的等等。我國目前的制造領域發展水平、規模、效率與國外相比還存在很大差距,這些行業對于基礎設施、管理水平和人員素質、生產規劃運營等要求非常高,但我們的很多企業還有很大上升和改進的空間。而在互聯網、電商及某些工業領域和服裝等快消品領域,中國企業卻實現了快速發展,甚至超過了世界先進國家的水平。因此,王總認為,是否追求“工業4.0”不能一概而論,從國家的角度來說,應該積極做好產業的整合,拉動各個行業全面發展,積極解決經濟增長和就業問題,而非追求浮華的概念。基礎的制造業需要從應用科學的角度進行投入,從教育源頭抓起,加強基礎行業的建設,進行長期的、戰略性的投入以做好積淀,尋求未來發展的平衡。而從企業本身來說,對于市場現狀和未來發展要做出準確的判斷,并以此為基準而夯實技術和品質的基礎,以掌握靈活應對市場變化的核心。德馬泰克也是一直這樣要求自己的,未來的中國市場無疑還潛藏著巨大的能量,德馬泰克也不斷以自身積累的豐富經驗和先進技術以及卓越的服務,緊與中國經濟共同發展,引領行業技術邁上新的臺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