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會師:紅2、6軍團在貴州木黃會師
1934年9月20日,中革軍委指示紅6軍團“由現地域經青江、青溪、思縣到達省溪(今萬山)、銅仁、江口地域,然后設法與二軍團首長取得聯絡”。10月4日,中革軍委再次電告紅6軍團“二軍團已占印江”,應“迅向江口前進”,向紅2軍團靠攏。
按照中革軍委指示,紅6軍團向江口前進。10月上旬,紅6軍團在甘溪陷入國民黨軍重兵包圍。第17師第49團、第51團各一部,在軍團參謀長李達率領下,經過9天9夜的艱苦轉戰,沖破重圍,15日,首先到達黔東根據地之沿河地區,與紅3軍(會合后恢復紅2軍團番號)一部會合。
10月23日,紅6軍團主力到達黔東印江縣木黃。24日,賀龍、關向應率領紅3軍主力及李達所率紅6軍團一部從芙蓉壩、鍋廠到達木黃,兩軍勝利會師。
第二次會師:北上抗日先遣隊與紅10軍在江西重溪會師
1934年7月初,國民黨軍向中央蘇區中心區域開始全面進攻。中共中央和中革軍委決定以紅7軍團組成抗日先遣隊,北上閩浙皖贛邊地區,發展游擊戰爭,配合中央紅軍主力,粉碎敵人第五次“圍剿”。同時規定紅7軍團的行動計劃為:第一步,由瑞金出發,到福建閩江地域,第二步到浙江省蘭溪地域,第三步在浙江、皖南創建根據地。
7月6日晚,以紅7軍團組成的北上抗日先遣隊6000余人,在軍團長尋淮洲、政治委員樂少華的率領下,從瑞金出發東進,經過長汀、連城、永安,進入閩中地區。
抗日先遣隊先后轉戰于閩、浙、皖、贛4省幾十個縣,一度震動了福州、杭州、徽州等地,行程3200多里,連續行軍作戰,深入敵人腹心。擊退了敵人無數次的截擊、追擊和“圍剿”。
10月15日、21日,中革軍委兩次電示北上抗日先遣隊轉移到閩浙贛蘇區整頓補充。遵照中革軍委命令,北上抗日先遣隊經浮梁、德興間的山地,通過敵人兩道封鎖線,進入閩浙贛蘇區,并于11月初在江西葛源以北重溪同紅10軍會合。
第三次會師:紅一、四方面軍在四川懋功會師
1935年6月8日,中共中央和中革軍委發布指示:我軍基本任務是用一切努力不顧一切困難取得與四方面軍直接會合。當日,中央紅軍占領蘆山,接著翻越了第一座大雪山———夾金山,向懋功前進。
10日1時,野戰軍司令部命令紅1軍團2師繼續前進,趕于12日攻占懋功。11日,《紅星》報第20期發表《同四方面軍會合去》的文章。文章說:“我們在最短期間內便能與紅四方面軍握手見面了,兩大紅軍主力的會合,將使我們的戰斗力量更加增強,更有保證地在軍委統一指揮之下協同一致作戰。”“我們無論如何要爭取這一偉大任務的迅速實現。”
6月12日12時,紅一方面軍先頭部隊紅1軍團第2師第4團在夾金山、達維之間與紅四方面軍第9軍第25師第74團勝利會師。
紅四方面軍轉交了張國燾、陳昌浩、徐向前給中央的信。信中說:我們先頭團已于8日占懋功,大部正在向懋功開進,先頭部隊向達維開進,對敵軍筑工事、警戒,掩護你們會合。“今日會合,士氣大為振奮,西征軍艱苦卓絕之奮斗,極為此間指戰員所欽服。”
第四次會師:紅25軍與陜甘紅軍在陜西永坪會師
1935年9月初,紅25軍進入陜甘根據地。7日,到達保安縣的豹子川。由于紅25軍政委吳煥先在甘肅涇縣四坡村戰斗中不幸犧牲,中共鄂豫陜省委決定徐海東任軍長,程子華任政委、代理鄂豫陜省委書記。9日,紅25軍到達陜西永寧山,同中共陜甘黨組織取得了聯系。
1935年9月15日,紅25軍到達陜西延川縣永坪鎮。16日,劉志丹率紅26、紅27軍到達永坪鎮,3個軍勝利會師。
第五次會師:陜甘支隊與紅15軍團在陜西甘泉會師
1935年9月18日,中共中央和中革軍委率領紅一方面軍主力到達甘肅岷縣以南的哈達鋪。在這里,根據從當地找到的報紙上獲悉陜北的紅軍和根據地仍然存在的情況,毛澤東提出到陜北去。
按照俄界會議的決定,紅一方面軍主力在此正式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陜甘支隊,彭德懷任司令員,毛澤東任政治委員。9月27日,陜甘支隊占領通渭縣榜羅鎮,中央政治局常委在此召開會議,正式確定落腳陜北,保衛和擴大根據地。
會后,陜甘支隊越過六盤山,于10月19日進抵陜甘根據地的吳起鎮(今吳旗)。
10月21日,陜甘支隊在吳起鎮附近將尾追之敵騎兵2000余人擊潰。中央政治局在此召開會議,指出歷時一年的長途行軍已經結束,今后的戰略任務是保衛和擴大陜北蘇區。以陜北蘇區領導全國革命。陜、甘、晉三省是發展的重要區域。會后,派出先遣隊尋找陜北紅軍和劉志丹。
11月2日,中共中央率領陜甘支隊先頭團進駐陜甘邊蘇維埃政府駐地甘泉縣下寺灣。
11月3日,在富縣以北地區召開歡迎中央紅軍到陜北大會。同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決定成立中國工農紅軍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西北軍委宣布恢復紅一方面軍番號,紅15軍團編入紅一方面軍建制。
紅一方面軍司令員彭德懷,政治委員毛澤東(兼)。紅一方面軍下轄紅1軍團和紅15軍團。爾后,紅一方面軍總部和紅1軍團即從下寺灣地區向甘泉以南道左鋪地區紅15軍團駐地開進。
11月21日,紅1軍團和紅15軍團對進至直羅鎮的國民黨軍第109師發起進攻。24日攻占直羅鎮。直羅鎮戰役的勝利,打破國民黨軍對陜甘蘇區第三次“圍剿”,鞏固了陜甘蘇區,為黨中央把革命大本營放在西北,舉行了奠基禮。

第六次會師:紅2、6軍團與紅四方面軍在四川甘孜會師
紅6軍團翻越雪山之后,于1936年6月3日到達理化以南甲洼地區,同前來迎接的紅32軍會師。
為了迎接紅2、6軍團的到來,紅四方面軍總部曾專門對部隊進行了動員和布置,要求部隊大力開展迎接紅2、6軍團的組織準備工作。
紅四方面軍各部隊廣泛地進行了迎接會師的政治動員和各項準備工作,熱烈展開了趕制慰問品的活動。
紅四方面軍第30軍經過道孚、爐霍到達甘孜。6月30日,賀龍、任弼時、關向應率領2軍團到達甘孜附近的絨岔與紅四方面軍第30軍先頭部隊會師。7月1日,紅2、6軍團齊集甘孜。
7月2日,紅2、6軍團與紅四方面軍在甘孜召開慶祝會師大會。朱德總司令和任弼時在會上講了話,給全體指戰員以深刻的教育和巨大的鼓舞。
第七次會師:紅一、四方面軍在甘肅會寧會師
1936年10月7日,紅四方面軍第4軍一部到達會寧,與紅一方面軍第73師勝利會合。
10月8日,紅四方面軍的先頭部隊第10師,與紅一方面軍的第1師在甘肅會寧的青江驛、隆德的界石鋪勝利會師。9日,紅軍總部及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進入會寧城。
10月10日,為了避開敵機的襲擾,紅一、四方面軍于10日黃昏在會寧文廟舉行了規模盛大的慶祝會師聯歡大會。朱德、張國燾、徐向前、陳昌浩、陳賡出席了大會。在會上,宣讀了黨中央的賀電。徐向前、陳昌浩、陳賡分別代表紅四方面軍和紅一方面軍互致祝賀。
第八次會師:紅一、二方面軍在將臺堡會師
正在北進途中的紅二方面軍指戰員聞知一、四方面軍已在會寧會師的消息,加快了行軍的速度,以求早日分享大會師的歡樂。
10月22日,紅二方面軍總指揮賀龍、政委任弼時率總指揮部到達隆德將臺堡,同紅一方面軍主力勝利會師。
賀龍、任弼時、關向應、王震、左權、聶榮臻在這里親切會面。紅一方面軍把3萬塊大洋、20多頭牛、2000多只羊、數萬斤糧食、1000套棉衣、數萬張羊皮、500多匹布、2萬斤羊毛和3架縫紉機贈送給紅二方面軍。兩軍在將臺堡召開了規模盛大的聯歡大會,歡慶勝利會師。
紅軍三大主力會師,標志著中國工農紅軍勝利地完成了1934年秋開始的戰略大轉移的歷史任務,宣告了國民黨反動派圍追堵截、聚殲紅軍陰謀的徹底破產,極大地推動了正在蓬勃發展的抗日救亡運動。促進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開創了中國革命的新局面。
(摘自《縱橫》2006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