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智剛 鐘武偉
?
解讀集團化辦學的“麓山樣本”
鄧智剛鐘武偉

集團化合作辦學是現階段基礎教育的重要變革,是對“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教育需求同教育供給,特別是優質教育供給不足的矛盾”所作出的積極回應。它對推進城鄉基礎教育均衡發展,滿足人民群眾對更多優質教育的要求有著重要意義。
2001年,長沙市的長郡中學與麓山國際實驗學校(以下簡稱“麓山國際”)組建了湖南省第一個基礎教育集團——長郡教育集團。十五年來,麓山國際借助與名校合作辦學的優勢,不僅擺脫了發展中遇到的困境,而且成長為一所辦學特色鮮明的三湘基礎教育名校。麓山國際的成功范例為現今蓬勃發展的集團化合作辦學提供了一個樣本,為當前薄弱學校擺脫困境提供了一條可供借鑒的發展路徑。
1993年10月,麓山國際在長沙市政府、市教育局的主導和支持下正式創立,學校性質為“國有民辦”。創立初期的麓山國際不僅硬件設施一流,辦學理念前瞻,而且從課程教學到后勤服務所形成的辦學特色均領先當時全省的基礎教育,學校被譽為湖南省對外開放的“窗口學校”。
但是,自2001年開始,麓山國際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困境:一是出現資金鏈斷裂與高額負債的嚴重局面。二是教學質量不被社會認同,學生無法面對學校外部教育質量的檢測與評價。兩大困境導致學生嚴重流失,學校的生存與發展面臨嚴峻的考驗。
如何盡早走出困境?市政府、市教育局決定將具有卓越質量品牌的長沙市百年名校長郡中學與麓山國際實現整合,組建長郡教育集團,實行“名校帶民校”的辦學方略,湖南省第一個基礎教育集團由此正式誕生。
解決資金問題與教育質量問題是集團的當務之急。麓山國際以長郡中學信譽擔保,向銀行貸款返還教育儲備金,緩解了資金周轉的壓力。隨之開始了提升麓山國際教育質量的“重頭戲”。為了統一家長、教師與學生的認識,形成辦學合力,長郡中學派遣一批管理人員來到麓山國際。麓山國際借鑒長郡中學的教學管理經驗,加強常規管理,互派教師交流,實行兩校集體備課。為了盡快提升麓山國際的教學質量,兩校實行了教學“四統一”,即“教材選用、教學進度、教學檢測、考試評價”統一。“四統一”的合作方式雖然起步艱難,但是提升教學質量的效果非常顯著,成為了后來集團化合作辦學普遍采用與借鑒的方式。
每所學校都有其獨特的歷史、文化與特色,合作辦學不能簡單復制照搬名校,這是麓山國際后來取得成功的重要經驗。兩校正式實行合作辦學后,麓山國際對已有的辦學經驗和辦學特色進行了梳理與提升,以“服務+質量”作為學校創新發展的總目標。
“服務”即繼續傳承和提升民辦學校優質的寄宿服務與管理。主要包括:學校采取全寄宿制管理,中央空調和熱水直接入寢,生活學習用品統一配備,四季校服統一定制和洗滌,生活老師、醫護保安全天候守護,每周定時定點校車接送,每天配備“三餐三點”,為學生提供優質的生活服務,等等。
“質量”指一流的教育、教學質量。學校一方面繼續秉持“學會生存,學會關心”的校訓,同時吸納了長郡中學“沉毅樸實”厚重務實的教育理念,對校訓的內涵進行了挖掘與豐富,將“學會生存”的內涵充實為“自主”“自理”與“自信”三個層面,簡稱“三自”。將“學會關心”的內涵充實為“愛心”“責任”與“合作”三個層面。學校以此為綱,構建一個集中小學于一體的十二年育人體系。另一方面麓山國際在學習長郡中學務實嚴謹的教學管理的同時,吸納引進“EEPO有效教育”等先進教學理念,構建具有本校特色的三元課程體系。通過將傳承提升本校特色與學習吸納他人先進經驗有機融合,麓山國際教學質量穩步提升。多年來,麓山國際高考、中考各項指標穩居省、市前列,連續多年擁有北大校長實名制推薦資格,兩次獲得長沙市高考文科狀元。近年來,麓山國際開始進行德育主題系列化、教學一體化、學科特色化等一系列具有本校特色的教育教學改革。
成名即成為在社會上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名校。麓山國際與長郡中學合作辦學的實踐證明,創立出具有本校特色的教育品牌,是薄弱學校走出困境,快速發展,成為名校的主要路徑,也是合作辦學取得成功的重要標志。經過多年的努力,麓山國際創立了以“服務+質量”為主體的一系列特色鮮明的教育品牌,主要包括:三元課程、EEPO有效教育、教學一體化、德育主題系列化、多元辦學、團隊建設、社會實踐活動、六大節、足球、籃球、武術、定向越野、國際象棋、合唱團、民樂團等。這些教育品牌在省內具有引領作用,有的已經影響全國。
在確保教學質量領先全省的同時,麓山國際依托所創立的系列教育品牌,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建立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培養學生個性特長,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其經驗與成果得到了上級部門與社會各界的高度肯定。在2015年長沙市政府舉行的首批素質教育督導評估中,學校被評為“優等”,并被授予“長沙市首批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優秀單位”稱號。
與長郡中學開展合作辦學以來,麓山國際已被授予“長沙市首批校長(教師)培訓基地”“長沙市首批校本研訓示范學校”“長沙市首批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優秀單位”“長沙市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樣板建設學校”“長沙市兩型示范性學校”“湖南省傳統體育項目優秀學校”“全國藝術教育先進單位”“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等三十多項榮譽稱號。
2015年9月,麓山國際正式轉型為公辦學校。轉型之時,學校由合作辦學之初師生不足一千人的規模,發展成為擁有近萬名師生的三湘基礎教育名校。

隨著教育質量的穩步提升與辦學聲譽的不斷擴大,麓山國際近幾年來進一步改革辦學體制,拓展自身教育品牌。學校一方面繼續深化與長郡中學的合作內涵,共同提升長郡教育集團的實力與特色;另一方面以自身為主體不斷推進多元合作辦學,為均衡省、市優質教育資源進行了大膽的探索。
為了幫扶薄弱學校快速發展,為社會提供更充分的優質教育資源,從2013年6月開始,麓山國際先后與長沙市二十中(后更名為“長沙市麓山濱江實驗學校”)、張家界市慈利縣四中等學校簽訂了合作辦學協議。學校目前已初步形成一校七區的多元合作辦學格局。在今明兩年,長沙市又將有兩至三所學校與麓山國際簽訂合作辦學協議。受到麓山國際幫扶的學校在教育、教學、管理、文化建設等各方面快速進步,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



按照長沙市教育局的統一部署,麓山國際還將參與長沙市和懷化市學校之間的結對幫扶活動。活動從今年秋季開學后正式啟動,周期為三年,麓山國際結對幫扶的學校是芷江縣一中。麓山國際將為落實政府精準扶貧計劃,促進教育區域均衡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十五年來,長郡中學與麓山國際組建的長郡教育集團先試先行,兩校通過合作辦學都取得了跨越發展,不僅為均衡優質教育資源作出了重要貢獻,而且為集團化合作辦學積累了寶貴經驗。在這一過程中,長郡中學沒有出現因優質資源輸出后導致教育質量下降的“牛奶稀釋”現象,長郡中學與長郡教育集團通過合作辦學發展得更好、更大、更強。“長郡教育”已經成為領跑湖南,享譽全國的基礎教育品牌。在這一過程中,麓山國際沒有出現因向名校學習而失去辦學特色的“同質化”現象。麓山國際通過吸納、傳承、融合、變革與創新,使學校的教育質量得到提升,管理制度得到完善,辦學特色得到彰顯,教育品牌得到創立,發展空間得到拓展。
教育的改革與發展永無止境,國家“十三五”教育發展規劃的藍圖已徐徐展開。李克強總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發展更高質量更加公平的教育。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由長郡中學與麓山國際共同開創的長郡教育集團將為基礎教育的改革與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作者單位:長沙市岳麓區麓山國際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