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秀寧
[摘 要]柔性管理的本質是以人為本,即以學生作為管理的中心。本文主要結合高中生的心理特點與班主任的實際作用來表達柔性管理的內在理念。并著重介紹了在現實班級中展現柔性管理的方式。
[關鍵詞]柔性管理;高中生;班主任工作
柔性管理主要是指在一個班級體中,以學生為本,關心服務于學生的成長,促進學生的“自我實現”。加強師生的溝通聯系,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創新性。它是在考慮到剛性管理不足的基礎上,能發揮彌補作用一種管理形式。
一、解析現當代高中生的性格特點
決定人一生發展的重要時期便是高中階段,這一時期不僅是人們生理上的發育高峰,更是塑造人們心理的關鍵時期,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等三觀都在這一階段得到完善。一般學生在進入高中時的年齡都在16歲上下,正是人們結束少年時期,向青年階段邁入的標志性時刻。所有的高中們都對這個世界充滿探索的欲望,他們開始思考這個世界,關注周圍的人與發生的事以及自己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所起到的作用。但青春同時也是伴隨著迷茫與悸動的,他們可能無法認清自己在社會生活中的正確位置,或者無法保持單一不變的角色。這都是正常的高中階段學生可能面臨的問題,時常充滿冒險、瘋狂、難以捉摸的想法,又有著不安、煩惱、茫然不知所措的行動與情感。而在這個激烈變動、充滿誘惑、日新月異的時代里,讓三觀尚處于塑造階段的高中生更加無法識別自身,因此家長、老師、社會都有義務在其中充當好引導者的角色,幫助高中生正確認識世界與自我。以下是現代高中生的性格分析:
(一)更具獨立意識
這個階段的高中生認為自己已有能力擺脫家長與學校的約束,能夠獨當一面了,自主意識強烈,尤其為了打破大家對他們幼稚的固有印象,彰現自身的獨立成熟,而變得抗拒家長與老師的照顧和管教。他們很關心他人對自己的看法,在班級中極力表現自己,喜歡受到大家的關注。不愿意將自己失意難過的一面暴露在眾人眼光中,寧愿獨舔傷痕。
(二)更具有競爭心理
這個階段的高中生喜歡在基于公平正義的情況下參與競爭。無論在比賽還是成績方面絕不輕易讓步,表現出了積極的進取意識,尤其喜愛發表一些另類特別的觀點看法,以彰顯自身的與眾不同。但由于心智還未發展成熟,尚未有足夠的心理面對比賽過程中可能遭遇的障礙和難關。
(三)更具有堅定意志
高中階段的學生在面對障礙難關時表現出更強的解決能力,處理問題時更為冷靜、自信、干脆,對自己的行為后果有一定負責能力。但仍然不夠成熟,有時會比較敏感、自卑、脆弱、易怒,甚至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
(四)更具有動機性
高中生對社會時事的關注度提高,擁有自己的看法和見解,有了較強的是非分辨能力。并且開始將自身的命運與社會環境相聯系,逐步建立起一套屬于自己的價值標準。但就總體而言,高中生還未有足夠的能力與覺悟履行社會義務和責任,對于權利的要求高于義務。
二、加強班級文化建設,堅持以學生為本
知名社會學家馬爾庫賽曾說過“觀念與文化雖無法改變世界,但卻可以改變一個人,而人是能改變世界的”。可見優秀良好的班級文化能對學生的成長產生巨大的引導作用,幫助學生塑造出正確的三觀。要想營造優良的班級文化氛圍,首先需要為班級制定出一套規章制度,以便能對學生的行為舉止、語言習慣做出管理。而建立這一切的基礎都取決于班級領導者,即班主任的行為觀念、教育方式。一個優秀的班主任能夠對全體學生起到表率引導作用,從而促進班級良好風氣的形成。
其次,良好班風的形成關鍵在于學風與考風。高中階段面臨高考,對學生的人生前途將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因此有必要對學風進行嚴肅整頓、積極規劃。讓學生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為學生制定出一份科學合理的學習計劃,讓學生能夠盡早適應高中艱巨的學習任務。為激發學生的積極進取精神,班主任有必要引入一套有效的競爭機制,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成就感,促進對于學習的樂趣。考風是學風好壞的重要衡量標準,班主任應該通過主題演講、報刊設計、觀看影片等形式對學生進行誠信道德教育,使學生明白誠信考試的重要性。建立一套防止舞弊的監督模式,對此現象必須嚴肅處理,杜絕一切舞弊行為。
最后,班主任還可以通過征集作文、布置班級、出黑板報等方式來加強道德情操,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受到影響,從而規范自身的言談舉止,樹立起良好的道德信念與道德理想。班主任還可以時常組織班級活動,比如體育比賽、外出旅行、集體表演等等,讓學生與老師在活動中加深了解,增進彼此感情,加強凝聚力與歸屬感?
三、加強班干部的培養工作,提升柔性管理作用
班干部是班主任與學生聯系的紐帶。一個好的班干部能夠減輕班主任的工作負擔,在同學中起到積極帶頭作用,使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更為深入效用,班干部隊伍的優劣往往可以反映出一個班級的整體狀況。因此應該努力加強班干部隊伍的培養建設,以下是相關建議:注重班干部質量,挑選有才干有品德的學生作為班干部儲備,然后再以學生投票的方式最終確定班干部隊伍。
明確班干部的作用與責任,并且讓其他學生也得知。
應給他們適當的空間發揮自己,將權利適度下放。給予他們充分的理解與尊重。
四、以學生為本,突出柔性管理精髓
要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柔性管理體系,還必須以學生為中心。做到一切制度規范的制定都以“學生”為中心,并能對學生產生積極良好的作用,完善每個管理細節,堅持以服務學生為主。還應該給予每個學生充分的成長空間,明白學生的心理特點,理解學生、關愛學生、尊重學生。
五、結語
柔性管理有利于和諧班級、和諧校園與和諧社會的建立。我們希望能夠在柔性管理中獲得彼此間的理解與信任、自由與理想、存在與價值。
參考文獻:
[1] 汪婕. 班級管理中的常見問題及其解決對策[J]. 才智. 2015(15).
[2] 李蘇湘. 當前新形勢下大專班級管理工作的探索與實踐[J]. 學子(教育新理念). 2014(01).
[3] 蒲建保. 抓住中職學生特點,優化班級管理工作[J]. 中國校外教育. 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