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靜
[摘 要]詩歌在高中語文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僅能折射出我國文學的千年古韻,而且還傳達出優(yōu)美的文學內涵。然而,由于古今習慣用語的演變和轉化,詩歌呈現(xiàn)出來的意思與當今的語言表達存在一定的差異,這就要求教師努力探尋恰當?shù)慕虒W方法,以便學生更好地把握詩歌所要表達的內涵。
[關鍵詞]古詩歌教學;欣賞訓練;策略方法
詩歌在高中語文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僅能折射出我國文學的千年古韻,而且還傳達出優(yōu)美的文學內涵。然而,由于古今習慣用語的演變和轉化,詩歌呈現(xiàn)出來的意思與當今的語言表達存在一定的差異,這就要求教師努力探尋恰當?shù)慕虒W方法,以便學生更好地把握詩歌所要表達的內涵。
一、詩歌教學的目標
古詩歌教學的大體要求應該是:理解詩歌的重要內容和表達的詩歌中心思想感情,培養(yǎng)欣賞優(yōu)美詩句的能力。在這個基礎上,在詩歌教學中應該明確的目標是:理解詩歌的重要內容和詩歌中心思想感情;能夠簡單進行詩歌欣賞能力的鍛煉;養(yǎng)成反復誦讀詩歌,背誦詩歌的習慣。其中,理解詩歌是基礎,培養(yǎng)簡單欣賞的能力是目的,而反復誦讀詩歌是達到目的的有效途徑。
二、詩歌欣賞過程
(一)教學目標決定了教學的總體思路。在詩歌欣賞過程中,必須先要立足于理解詩歌大體內容,具體方法是:
1.教師對詩歌的有關背景和作者的人生經歷作必要講解,這樣有助于學生理解詩歌大體內容。因為古今文化語言表達上存在著一定的差異,隨著歷史變遷所形成的詩人與現(xiàn)代學生感情有一定的距離,這都造成了學生學習理解上的困難。所以,了解詩人的人生經歷以及作者寫作詩歌時的社會背景,將能夠縮小高中生和詩人之間的情感距離,來幫助學生正確地理解詩歌具體內容。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前自己搜集相關資料,在教學課堂上進行討論交流。這不但能夠激發(fā)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還能夠鍛煉他們自學的能力。必要的時候,教師也可以作適當?shù)匮a充。
2.文意疏通,為進一步讓學生理解內容。在詩歌教學過程中,詞匯的積累雖不是教學的主要任務,但部分有礙于疏通理解的文字還是要給學生作精要講解,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詩歌內容。
(二)簡單詩歌鑒賞能力的訓練
1.引導學生欣賞優(yōu)美的詩句。所謂優(yōu)美的詩句,主要是指詩歌中的名句或著是富有哲理和富有表現(xiàn)力的妙句。這些佳句最能引發(fā)讀者思考,回味無窮,往往又在整篇詩歌中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所以,在教學時,不能停留于讓學生理解詩句的意思,還要對詩歌有更進一步的挖掘。首先重點是要分析優(yōu)美詩句中具有表現(xiàn)力的字,也就是詩人在詩歌中的“煉”字,如“春風又綠江南岸”之“綠”、“國破山河在”之“破”,這些字,要具體分析在意境表達上的準確性和含義上的包容性。其次,就是要分析詩句中的“妙語”,也就是那詩歌中一些詞語間的巧妙組合,這些詞語的組合,往往包含著豐富的意蘊,教師要啟發(fā)學生深入體會和感受。
2.賞析詩歌的藝術特色。賞析要遵循由局部到整體或整體到局部的認識規(guī)律。欣賞優(yōu)美詩句僅僅是局部感知,而欣賞詩歌藝術特色則是從詩歌的整體表達上去把握詩歌重要內容和中心思想感情。具體到每一首詩中,主要是從詩歌藝術手法和藝術構思兩方面入手,如《詩經·蒹葭》中詩歌的一詠三嘆和比興手法、重章迭句的表達形式;白居易的《琵琶行》詩歌中層層推進、蓄勢轉筆的藝術手法;這些都是整體把握詩歌的極好方法,理解了這些詩歌藝術特色,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感受詩歌的表達情感。
三、詩歌欣賞方法
教師要讓學生反復吟誦詩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體會詩歌所表現(xiàn)的藝術美。古代詩歌大都具有很強節(jié)奏感,語句簡練,韻律和諧等特點,這些特點,都要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語言表現(xiàn)去體會。甚至是詩歌的藝術特色和思想內涵,都可讓學生在誦讀的過程中去感悟。作為一種訓練方法,吟誦詩歌應要貫穿教學的整個過程的。
(一)剛開始讀詩歌時,教師可以選擇與詩歌感情相對一致的民樂曲,用配樂誦讀,從而激發(fā)學生對詩歌學習的興趣。古代的詩詞是有很多可以人入樂的,例如在學習毛澤東的《沁園春·長沙》的詞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在聆聽歌曲的同時來感受這首詞所包含的內涵。
(二)學生在理解詩歌總體內容的基礎上,教師可以正確的指導學生有節(jié)奏、按節(jié)拍地吟誦詩歌,體會詩歌的包涵韻律美和詩中的特定氛圍。教師應在詩歌的節(jié)奏、輕重音等方面為學生作具體示范性指導。當然,沒有必要像古人那樣各有曲調,只要在誦讀的過程中注意輕得緩急,適當可以延長某些字的讀音,有一點抑揚頓挫的情味就可以了。
(三)通過多次反復吟誦,激發(fā)學生的想像、聯(lián)想、感受,品味詩中獨特的意境。對于初學詩歌的人來說來說,誦讀詩歌是學習詩歌的必由之路,也是一種最有效的方式。
(四)在誦讀詩歌訓練中,近體詩和詞中的小令,教師可先讓學生背下來,然后再吟誦;較長一點的古體詩和中長調的詞則可以讓學生分層練習吟誦,最后也要求學生能夠背下來。
“源頭活水得清渠”,高中古典詩歌的欣賞訓練方法的培養(yǎng)與提高有賴于教師課上的點撥引導,有賴于教師立足課內、放眼課外的教學意識與訓練,有賴于教師汲取傳統(tǒng)教學精華又不斷創(chuàng)新的教學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