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仁其木格
實驗室是學校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一些實際操作的課程提供的實踐基地,是學校教學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實驗室的管理又是大中專院校校園管理過程中的一項重要工作。本文通過結合有關研究資料和實際情況,總結了我國大專院校實驗室管理中存在的一部分問題,并就此發表了一些個人的對策建議。
一、存在問題
1.我國大中專院校對實驗室的管理重視程度不足
在我國,經過中小學的層層選拔之后,接受高等教育者是少數一部分人,曾在一段時期內,出現了重理論、輕實驗的偏執思想,導致實驗教學一度成為形式化的教學過程,依附于理論教學而存在。特別是管理層的思想,不重視實驗室規劃、沒有進行合理的教學資源分配等現象普遍存在。這些現象會造成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乏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乃至影響到他們走向社會的工作能力,所以,實驗教學在大中專院校教學中的作用顯得越來越重要。大中專院校的實驗教學,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為我國社會進步推送高素質人才,這是目前我國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標。因此,要引起高度重視。
2. 我國大中專院校實驗室管理體制不健全
目前我國很多實驗室管理依然在用校級—院級—系級三級管理模式。這種管理模式存在一些管理上的不足,比如它將不同專業的實驗室進行了劃分,使得很多有交叉的學科實驗室重復出現,“小而全”現象造成了建設資金投入的浪費。傳統的教學認為,實驗教學只是對課堂教學中很多的實驗現象進行的驗證,以教師的講解和操作進行結合的形式為主;實驗室的日常管理工作基本都是由各個專業教研室主要負責。但事實上很多的基礎性實驗課不只在一個學院內存在,這樣就造成各學院都有基礎性實驗的實驗室,導致很多的實驗室利用率低。
現階段,我國大中專院校的實驗室管理體制還存在很多的不合理,制度的建立方面也不完善。由于管理制度方面的不足,導致很多的實驗室就是為了配合相應課程的實驗而進行使用,實驗室的作用單一,沒有能很好地利用實驗室。在每個新學期開學的時候,實驗室根據課程的需要安排好各專業的實驗項目,在實驗課上完之后,實驗室就被關閉閑置,事實上是對實驗資源的浪費。另外,學生在做實驗之前,老師都要求對相關內容進行充分的熟悉,這會造成實驗課鍛煉學生實際操作性和創新性的目的打了折扣,也使實驗資源的作用打了折扣,其一,實驗儀器的作用沒有得到充分體現,很難做到物盡其用;其二,學生在課余時間不能利用已有的資源做自己想研究的實驗;其三,課前過分的熟悉課本知識,限制了學生創新性思維的發揮。
3.實驗室管理人員配備不足、素質欠佳
在很多人包括一些校領導眼里,實驗只是輔助完成教學工作的,所以對實驗室的管理重視程度不夠,對人員的配備比較隨意,高學歷、高級職稱人員配備的比例非常小,人員的專業水平不高,造成設計的實驗不全面、不深入。雖然高校教學改革在不斷深化,但是都把學校發展的重點放在了人才強校上,只重視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對提高實驗教學人員的素質和待遇方面缺乏重視,使得其實驗教學效果和人員積極性都不高,再加職稱結構和收入分配的偏低,高學歷的年輕人覺得在這樣的崗位工作既不被重視,也沒有發展前途,都要求調離,結局是很難吸納優秀人才的加入。實驗人員數量和專業素質的不足,極大地影響了高校實驗室的長遠發展。
二、提高大中專院校實驗室管理效率的建議
1.強化實驗室管理理念的更新
傳統意義上的實驗室管理內容包括實驗中的教學管理、實驗室人員的相關管理、實驗中使用的儀器設備的管理、實驗經費管理等各項為實驗教育教學服務的管理工作。
如何提高實驗室管理水平對于實驗教學有著重大影響,也成為影響高校教學深化改革成效的一個重要因素。近年來,隨著國家政策的變化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很多學校都開始重視實驗室的建設和管理了,實驗室管理已經受到和高校人事管理制度改革一樣的重視程度, 這對學校實驗室管理人員提出了新的要求,要緊緊跟隨高校改革的腳步,迅速提高實驗室管理理念,提高實驗室的管理水平。大中專院校主要培養的是技術型和實操型人才,是我國高等基礎人才的培養基地,所以必須要摒棄傳統的實驗室管理模式,引進先進的管理理念,建立與時俱進的管理方式,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而知識是改變原有管理不足的重要工具,應用知識的管理理念才能培養出適合我國乃至世界發展需要的人才,才能形成長久可用、不斷更新的管理模式,為高校實驗室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高校實驗室管理理念的更新,不僅是高校發展的需要,也是社會發展的需要。
2.強化實驗室規章制度建設
無規矩不成方圓。實驗室的管理也要有相應的規章制度來規范,制度可以讓實驗室的管理過程有章可循,也可以對管理的不規范行為進行約束,是提高實驗教學效率的有力保證。各高校要根據各自的發展規劃,建立合理的、符合自身發展目標需要的實驗室管理制度。
全面合理的實驗室管理制度,是保證實驗室穩步運行的有力措施,可以確保實驗室管理工作有目的、有秩序的進行,教學任務保質保量的完成。另外,對于實驗室教學質量的把控,我們還要實行不定期的監督檢查,就相關檢查結果及時反饋、研究,對管理制度中存在的不足進行及時更正,把現代化的高校實驗室建設的具有制度化、系統化。
3.加強對現有實驗人員的培訓
人員是實驗室管理的核心。實驗室管理的好壞,很大程度上是由管理人員的管理態度和業務素質決定的,走上工作崗位后的繼續教育是提升他們專業知識和形成對實驗管理正確認識的有效途徑。因此,對實驗室人員的培訓是非常必要的。只有不斷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能力,才能把本職工作做的更加完善,才能把實驗室的管理工作做到位,有創新、有效率。
培養一批有素質、有實力的實驗師資隊伍,壯大實驗室的技術力量。有一個好的團隊,才能吸引更多的高學歷人員加入到團隊中,加入到實驗室的建設、管理中,吸納一些本科專業畢業生、研究生加入到高校實驗室管理中來,給他們提供公平的晉升平臺和廣闊的晉升空間,平衡實驗室管理人員的年齡結構、學歷結構和水平結構。我們要把實驗室師資力量建設成既有學科帶頭人的骨干力量,又有科班出身的中、高級技術人員的中間力量,為實驗室管理輸送連續、長久的管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