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公安管理實踐中,“木桶”理論有著較強的應用價值,在指導公安管理、優化工作機制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作為管理者,需要對“木桶”理論價值有更清晰的了解,并且在管理中善用這一理論,找到管理工作的矛盾點進行集中解決。注重個體因素對整體管理造成的影響,樹立全局觀,在公安管理中充分運用發展觀點,實現管理質量與管理成效的穩步提升。
[關鍵詞]公安管理;木桶理論;啟示作用
在現代管理研究中,“木桶”理論是一個關注點較高的命題。該命題支持,影響木桶容量的最終因素不是最長的木板,而是最短的那一塊。基于這一理論,可以延伸至管理領域的實踐當中。尤其是在公安管理中,“木桶”理論也有較高的應用價值。這一理論對公安管理工作的啟示作用可以從以下幾個層面進行分析:
一、公安管理需要定位主要矛盾
唯物辯證法則指出,事物屬性是通過矛盾進行體現的。從“木桶”理論可知,其中的主要矛盾體現在“長與短”當中,而木桶的短板則是矛盾的聚焦點,也就是管理中的薄弱環節,同時更是解決問題的核心因素。如果解決了短板矛盾,那么木桶的整體容量將得到提高。基于此,在公安管理中,需要認真結合工作實際,發現管理中的矛盾點,并將這些矛盾進行排序,分清主次,只有這樣才能實現矛盾聚焦,重點解決短板。
只有重點關注這些矛盾點,才能穩抓公安管理重點,找準其中的關鍵因素,在解決矛盾中有的放矢,促進矛盾迎刃而解。在公安管理中,人才隊伍建設時期矛盾焦點,只有構建完善的人才隊伍,才能獲得更可觀的行業業績。在警民關系管理中,需要定位管理的“標與本”,打擊僅僅是“標”,而防范才是其“本”,只有分清標本,才能精準定位工作點,將治安工作落到實處,以防范為主,構建和諧警民關系,從而凸顯公安管理的服務優勢。
二、注重個體因素對全局的影響
“木桶”理論指出,水桶的最終容量取決于最短的木板。這一理論闡明了個體對于主體的影響。整體效率會受到個體因素的影響,尤其是個別因素還會起到關鍵性影響作用。在管理實際中,有些因素可能外表看來微不足道,但就是這一短板因素,對整體管理有著決定性作用。在公安管理中,這一現象同樣存在,尤其是在公安隊伍的作風建設中,往往會造成個體不良形象影響警隊整體形象。
譬如一些作風較差的警務人員,需要管理者幫助其樹立鮮明的作風原則,在工作中注意紀律嚴明,在作風上要做到嚴謹有序。否則,極少數警務人員的不良行為,也會在社會上造成強烈反響,進而引起輿論對于公安系統整體作風的質疑,對公安隊伍形象造成嚴重影響。上述案例詮釋了個體行為對于整體的影響,而存在問題的警務人員,也就是“木桶”理論中的短板。認識到這一問題后,才能在公安管理中樹立全局意識,充分發揮各級領導的帶頭作用,促使管理者起到“火車頭”的作用,帶動公安管理質量的全面提升,有效消除管理中的短板,推進公安管理的全面發展。
三、多舉措消除公安管理工作短板
唯物辯證法則指出,事物之間所具備的關聯具有多樣性。通過“木桶”理論研究可知,木桶短板是問題的核心,也是影響木桶整體容量的關鍵因素。消除短板的方法也有很多種,例如去掉短板實現木桶的重新組合,就能夠有效提升木桶容量,這一點就是常規管理中的末位淘汰制。第二種方法則是徹底利用新模板換掉原來的短板,這樣能夠保證木桶容量增加。第三種方法則是用一塊相適應的模板加在短板上,與木桶整體高度一致,增加其容量。第四種則是將短板進行修補,從而改變其長度,這樣也能實現木桶容量的增加。
從上述理論可以看到,解決公安管理中的短板,也可以采用以上方法。譬如利用第一種方法能夠構建起公安管理崗位中的末位淘汰制度,這一方法有利于提高公安人員的整體素質。利用第二種方法則能夠清理公安隊伍中的不合格人才,積極引入優秀人才。如果一些低素質的公安人員在崗位中作用較為重要,不能直接替換,那么可以采用第三種方式引入新人才,與之共同完成任務,這樣可以實現人才結構的進一步優化。而第四種方法則是公安管理中應用最為普遍的方法,針對短板人員進行集中提升,提高其自身素質,從而實現整體公安隊伍人才素質的提高。
在公安管理消除短板的實踐中,要積極引入“科教強警”的嶄新戰略理念,注重警務隊伍整體素質的提升。對于新入職的警務人員,需要對其進行入職培訓,對于工作表現突出的警務人員,則鼓勵其參加晉升培訓,對于領導崗位的人員,則引導其參加管理培訓。在公安管理中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采取靈活方式消除短板,例如第一、二中方法,在實際應用中會受到人事管理限制,實施難度較大,尤其是在公安領域由于部門設置復雜、警備種類較多,在管理工作中不少條件難以進行量化管理,因此在實施中阻力會進一步增加。而第三種方式則會牽涉到人員編制,當前公安隊伍的人事變更需要多部門協調處理,因此這一方法的實施難度也相對較大。而第四個方法則具有較高的實踐性,能夠對現有管理模式進行優化,找準問題焦點,直接消除短板。公安管理需要突出靈活性,在管理中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做出選擇,以此促進公安管理效率的不斷提升。
四、結語
“木桶”理論能夠實現管理問題聚焦,使管理者直接找到問題根源。同時還有利于強化管理中的全局意識。在公安管理中引入“木桶”理論,有利于管理者因地制宜的處理問題,在管理中更具精準性和靈活性。管理者需要深刻領會“木桶”理論精髓,促使管理質量的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張兆端.公安管理學的研究對象及內容體系新探——《公安管理學》主編札記[J].公安教育.2015(01).
[2]于群.公安管理學科建設與公安管理人才培養的思考[J].云南警官學院學報.2013(02).
[3]魏猛.文化視閾下公安管理的內涵、思路與價值[J].北京人民警察學院學報.2012(01).
作者簡歷:鄒佳津(1994-8),性別:男,民族:漢,籍貫:山東省煙臺市,學歷:本科,研究方向:公安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