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曉磊 徐慶 郭微
摘要:便利化水平是衡量一個城市物流發展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便利化程度的提高對物流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文章通過建立物流便利化發展評價指標,在此基礎上利用2002~2013年的統計數據,運用主成分分析法,對青島市的物流便利化水平進行了綜合評價。研究結果表明:青島市的物流便利化水平一直不斷上升,基于青島的實際狀況,提出基礎設施建設和政策引導方面的建議,對政府部門的決策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物流發展;便利化;主成分分析;指標體系
一、引言
近年來我國物流業快速發展,2014年交通運輸、倉儲、郵政業固定資產投資42984億元,比上年增長18.6%;貨物運輸總量439億噸,比上年增長7.1%;貨物運輸周轉量184619億噸公里,比上年增長9.9%;郵電業務總量21846億元,比上年增長19.0%。但隨著物流業的快速發展也出現一些問題:基礎設施作為物流業發展的基礎性條件,國家每年都會加大投資,但其效果卻不顯著。2014年世界十大集裝箱港口,中國占7個,但是同年世界銀行公布的LPI績效指數中國在世界排名28,充分說明我們的基礎設施建設良好但是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同時物流業涉及到多個行業和政府的多個部門,物流主管部門之間權利的交叉重疊,也給快速發展的物流業產生了阻礙。
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構想體,推動區域經濟的發展。“一帶一路”是國家級的物流發展戰略,是國家有意識地打造多渠道物流的發展,從而形成物流發展的兩大通道,進而實現貿易的“一體兩翼”的戰略—即中國為主體,“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為兩翼。
物流便利化體系是物流產業發展的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其它行業發展的重要基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著經濟發展水平。“一帶一路”戰略為物流業的改造和升級換代帶來了機遇,物流業將“從幕后走到前臺”引導經濟的發展。同時也有利于構筑物流發展通道的全球化戰略,為中國經濟的全球化發展奠定基礎。
國家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實行統籌發展,構筑區域聯動發展新模式,建立中歐鐵路運輸通道、加強口岸通關合作,打造“中歐班列”品牌。推進“一帶一路”多渠道統籌發展,將為國內一些節點城市的物流發展帶來新機遇。2015年商務部、交通運輸部等10部門聯合印發的《全國流通節點城市布局規劃(2015-2020年)》,青島被確定為國家級流通節點城市之一。在國家的戰略背景下,青島基于自身的優勢和條件,提出打造“一帶一路”綜合樞紐城市。同時青島作為我國沿海的重要港口城市之一,其地理位置優越,經濟發展水平較高。這些條件將會為物流業的發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因此在“一帶一路”的戰略背景下,研究青島市的物流便利化對促進青島經濟發展就具有一定的意義。
針對物流便利化發展水平,許多學者進行了研究,如:唐中賦等(2005)通過構造港口物流發展的系統模型和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對物流發展水平進行了實證分析, 給出針對性的對策建議;平先秉(2007)構建物流發展的供需評價指標,對比同一時間不同城的物流發展水平,找出物流發展的有力措施;丁思穎等(2008)運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不同城市物流便利化發展的水平找出影響物流發展的關鍵措施。孫敬水等(2009)采用協整分析對物流產業的發展和經濟之間的關系進行了分析,尋找物流發展的新舉措,這些學者在構建物流發展的指標體系時,大多是從物流的構成要素出發。馮華等(2009)通過綜合主成分指標來分析區域經濟與區域物流能力之間的相關性;俞雅乖(2012)運用協整理論和格蘭杰因果檢驗對浙江省現代物流與對外貿易關系進行了實證分析探討了物流發展對經濟的作用。這些學者在分析物流發展的影響因素時,大多是從其相關行業經濟,貿易的角度出發。本文著重從政府角度出發,分析其對物流發展的影響。世界銀行對各國物流的發展也建立了物流績效評價體系,主要通過物流服務、物流政策、基礎設施三個方面的輸入,產生清關程序的效率、貿易和運輸相關基礎設施的質量、安排價格具有競爭力的貨運的難易度、物流服務的能力和質量、貨物在預定或預期的時間內到達收貨人的頻率、追蹤查詢貨物的能力等六個方面用來評價各國的物流績效水平。
綜上所述,學者對物流發展的相關方面進行了廣泛的論述,但基于城市綜合物流便利化發展的研究較少。對此,本文通過構建青島市物流便利化發展指標體系,借鑒世界銀行LPI、《青島年鑒》,制定出符合青島發展的物流便利化評價體系的各級子指標。參考OECD,王偉(2014)的數據庫處理方法,將指標體系量化,運用主成分分析法實證分析了青島市歷年物流便利化發展水平,目的在于找出影響物流便利化發展的因素,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基礎設施和物流政策的發展建議,為政府的決策提供一定參考。本文在評價物流的發展同時,引入政策因素,所構造的物流便利化評價指標體系也更加全面。
二、物流便利化發展水平的實證研究
(一)物流便利化評價指標體系
世界銀行的關鍵績效指標的調查數據源于企業,通過對世界各國的大型貨代等企業的數據調查,根據績效評價系統來衡量各國的績效水平。本文在遵循數據可得性、合理性,指標的科學性、可比性的原則下,參考世界銀行的關鍵績效指標系統,根據青島市的實際情況,從基礎設施、物流服務、物流政策三個方面建立物流便利化發展水平的評價指標體系(見表1),采用這一評價體系來分析青島市的物流發展水平,確定影響物流發展的因素。
基礎設施是物流發展的基礎性條件,決定著物流發展的程度。基礎設施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物流便利化的發展,具體指標包括公路里程、固定資產投資等。物流服務體現著物流發展的效率問題,具體指標包括交通運輸產業增加值、從業人數等。物流政策對物流的發展起著重要的引導的作用,是物流發展方向的重要保障。指標的選取范圍以《青島年鑒》所列舉的內容為標準,具體包括行業協會、發展規劃、電子政務。下面以發展規劃為例,說明如何對物流政策中的子指標進行量化處理:如2013年青島市政府頒布《城市配送發展規劃》,則從2013年起,城市配送發展規劃這個三級指標對應2010年之后的量化數值為1,2010年之前數值為0。同理可量化處理其余指標。
(二)物流便利化發展水平的主成分分析
根據《青島市年鑒》和《青島市統計年鑒》,本文選取了2002年~2013年青島市的發展數據作為樣本數據進行主成分分析,通過降維處理,在盡可能保留原有信息的前提下用少數幾個指標代替原有的信息量,確定物流發展水平,用來彌補傳統的數據加權平均不能說明因素影響程度的不足。我們以基礎設施中的海港交通為例,來說明由三級指標計算二級指標的過程。
1. 為了確定海港交通的數據能否進行因子分析,我們首先對數據進行KMO 和 Bartlett 的檢驗。利用SPSS進行的檢驗結果表明(見表2-2):KMO的值為0.684,一般認為KMO的值大于0.5就可以進行因子分析;Bartlett的值為126.194,p<0.0001,即原始數據不是一個單位矩陣,可以進行因子分析。
2. 因為原始數據不同指標之間的量綱不同,為了使其具有可比性,首先對海港交通的數據進行無量綱化處理,具體計算過程如下:(i=1.2…...8)。同時,利用SPSS分析軟件可以得到各種成分的特征值和方差的貢獻率。
3.根據SPSS進行因子分析時輸出的成分得分系數矩陣,利用標準化的數據分別乘以主成分特征值,可以得到主成分的得分,在計算“基礎設施”中的“海港交通”歷年得分時,以每個因子的貢獻率占總貢獻率的比重作為每個主成分的權重計算綜合得分。
4.經過上述求二級指標“海港交通”的過程,可以分別求得其余二級指標的得分,具體得分見表3。
5. 在由二級指標計算一級指標的過程中,由于二級指標的數據較少,為了盡可能多的保留原有信息量,同時考慮到不同的指標的影響作用不同,借助SPSS中的降維處理過程確定各指標的因子載荷和權重,根據二級指標的權重和二級指標歷年得分,我們可以得到圖4。
6. 同樣根據根據一級指標的歷年得分,我們進行加權平均得到青島市物流便利化歷年得分,具體見表5。
三、結果分析
從圖1可以看出青島市物流便利化有以下特點。
首先,青島市物流便利化的水平一開始增長比較均勻,緊接著出現了一次較大幅度的增長,最后便利化水平逐步提高。但隨著國家“一帶一路”的戰略實施,青島作為東部沿海的節點城市,其配套設施逐步完善,相信在未來其便利化水平會出現較快增長。
其次,2007年之前物流便利化水平在平穩中逐步前進,分析其原因為2001年青島市取得了奧運會帆船比賽的承辦權后,進行了城市大規模建設,此時期的任務為:基本完成奧運帆船比賽基地及直接配套設施工程建設,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其中有青島流亭機場擴建項目、膠濟鐵路電氣化改造項目、膠南龍門頂碼頭項目、高速公路同三線青島段全面通車等等。同時基礎設施也是物流便利化水平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此時期基礎設施的建設的大規模建設極大帶動了物流的發展,使得便利化水平出現較快增長。再者,物流便利化發展水平在2008年出現一個拐點,之后增速變快。其原因為2008年青島的出口貿易受全球經濟危機影響,貿易總量下降,與此同時一系列拯救貿易的措施出現。例如:青島市政府頒布了《青島市現代物流業發展規劃(2009-2020)》;青島市政府頒布了《關于加快電子政府優化政務環境的意見》;在貨物流通環節實行口岸大通關建設,海、空、港多點報關口岸驗放模式,黃島,大港和流亭機場之間打破貨物通關的地域限制;這些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物流便利化水平。
最后,便利化水平在2012年之后又有了較快的增長,其原因為青島市在2011年頒布了《青島市十“二五”現代物流業發展規劃》,以科學發展為原則,構建布局合理和功能配套的物流基礎設施,將青島打造成立足山東,輻射周邊,面向世界的國際物流中心。在此期間布局的前灣國際物流園區、董家口物流園區,開通與日、韓的陸海聯運貨物通道等一系列措施極大地促進了物流便利化水平的提高。
四、結論及建議
青島作為我國東部重要的沿海城市之一,對外貿易的發展對青島的經濟起著重要的作用,物流的發展是實現貿易發展的重要基礎,便利化作為衡量物流發展的重要標志。根據對青島物流便利化的研究,基于國家“一帶一路”的戰略下,為實現青島的長遠發展,本文給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加大基礎設施投資,提高管理水平
物流作為經濟發展的第三利潤源泉對經濟的促進作用逐漸增大,作為物流發展的硬性條件基礎設施對經濟的作用也凸顯出來。因此政府應該加大投資促進發展,同時提高管理水平,保證基礎設施的作用得到充分體現。首先,因為基礎設施的建設周期性較長,政府應該根據現行物流發展的程度以及對未來的預測,及時做好基礎設施建設投資規劃,以保證基礎設施跟上經濟發展速度。同時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快,對物流的影響程度也越來越大,同樣加大對信息技術的基礎性建設。其次,在硬件條件具備的情況下,學習世界發達國家的管理理念,根據青島城市物流發展特點進行改進,提高自身管理水平,保證基礎設施充分發揮作用。最后政府因該建立有效的績效評價體系,使基礎設施的作用充分發揮。
(二)轉變政府職能,促進物流發展
物流便利化發展水平的提高是由構成物流的整體要素所決定,物流的整體要素涉及的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因此政府應該建立有效的協調機制,整合社會物流資源,形成整體物流發展,促進便利化水平的提高。同時政府也因該做好物流業發展的保障,簡化審批流程、改善行政辦事效率、加強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支持、引導企業的對外交流、提高政策的透明度,促進物流便利化水平的提高。
(三)建立政策引導機制,合理規劃物流發展
根據本文研究政策對物流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政府應加強對行業協會的管理和建設,通過行業協會加強對社會資源的平臺建設,發揮行業協會的優勢,彌補政府的缺陷。同時根據經濟的發展形勢,做好物流業的發展規劃;加強高校教育資源投入,培養高水平物流管理人才;同時引導經濟結構的調整,加大第三產業的比重,提升物流業的地位;促進物流便利化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唐中賦,顧培亮,任學鋒.我國港口物流發展的實證分析[J].商業經濟與管理,2005(11).
[2]平先秉.湖南物流產業發展綜合評價[J].商業時代,2009(23).
[3]丁思穎,饒光明.區域物流便利化理論分析與指標構建[J].統計與決策,2008(23).
[4]孫敬水,黃蕾.物流產業與經濟增長實證研究——以浙江為例[J].工業技術經濟,2009(23).
[5]馮華,胡娟.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區域物流能力研究[J].商業時代,2009(10).
[6]俞雅乖.現代物流與對外貿易關系的實證研究[J].國際貿易問題,2012(01).
[7]Ingo Borchert,Batshur Gootiiz Aaditya Mattoo ,Guide to the Services Trade Restrictions Database[R].The World Bank.2012.
[8]Blanka Kalinova, Angel Palerm, Ste
phen Thomsen,OECD's FDI Restrictiveness Index[R].2010.
[9]王偉.山東省農村居民公共衛生服務需求及影響因素研究[J].東岳論叢,2014(10).
[10]劉永勝.北京地區制造業上市公司物流風險預警——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J].中國流通經濟,2013(04).
[11]李磊,單丹.江蘇省物流需求影響因素分析及預測[J].科技與經濟,2013(26).
[12]趙志田,何永達,楊堅爭.農產品電子商務物流理論構建及實證分析[J].商業經濟與管理,2014(07).
[13]劉輝.利用主成分分析對物流企業績效的評價[J].統計與決策,2005(14).
[14]建華,蘇敬勤,姜照華.基于網絡結構——要素行為——創新績效視角的國家創新體系國際化水平評價[J].管理學報,2015(03).
(作者單位:青島大學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