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霞
[摘要]近年來,隨著新興城市的興起與發展。城市生態系統被得到重視和發展,在發展產業的同時建設生態城市,使城市生態化慢慢成為了城市建設的主題,三七的規劃以生態學為大背景,在這個大背景下建設具有特色的產業區規劃建設。為此文章對產業園規劃與建設作出如下分析。
[關鍵詞]生態城市;中醫藥植物景觀;應用
1、項目背景
云南三七科技中醫藥產業園(以下簡稱三七產業園)位于云南昆明石林縣,是昆明最大的三七等藥用植物培育基地,基地自然條件較好,植物種類豐富,生境多樣。設計目標為產業園打造成為一個集觀光、休閑、藥療、科學研究和科普教育等多重功能的特色科技生態園區。
2、以中醫文化為基礎的文脈分析
中醫文化的三大基礎理論:陰陽學說、五行學說、元氣論。陰陽,是中國古代哲學的一對范疇。是對自然界相互關聯的某些事物、現象對立雙方屬性的概括,它既可代表兩個相互對立的事物,也可代表同一事物內部存在的相互對立的兩個方面;五行學說:“五”指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行”指運動變化,生生不息之意。“五行”叉稱“五材”,五行之間存在著既相互資生又相互制約的因果關系,在不斷地相生相克運動中維持著動態的平衡,這就是五行學說的基本涵義;精氣學說:又稱”元氣論”,精氣是生成物質世界的本原,宇宙萬物皆由精氣所構成,宇宙自然界是一個萬物相通、天地統一的有機整體。
2.1五行學說與景觀設計中的應用
中醫學運用五行的生克乘侮規律來解釋五臟病變的相互影響關系,并利用調整五臟間生克乘侮關系來治病,并認為五行對應著五臟、五色、四季等。在景觀設計時,可以利用五行的相生相克關系來處理景觀元素的布局與組合。
如利用五行的生克關系來決定三七產業園景觀色彩的選擇。五行的“木火土金水”對應五色的“青赤黃白黑”。景觀設計時就鋪裝、小品等主調色彩選擇時可以以此為依據。還包括展示四季的植物景觀。五節一春、夏、長夏、秋、冬,有其各自的氣候特點,即對應著五氣一風、署、濕、燥、寒。而由于五氣的變化,相應的五臟(肝、心、脾、肺、腎)、五腑(膽、小腸、胃、大腸、膀胱)會出現一定的不適。就景觀而言,為了抵消這種不適,就需要周圍的環境出現相應的變化:這種變化最明顯地體現在植物景觀上。
2.2陰陽學說在景觀中的應用
陰陽平衡理論能夠指導景觀的格局、景觀色彩、景觀設施以及活動場地的布局等方面。三七產業園在陰陽平衡的景觀表達上,硬質景觀為陽,軟質景觀為陰,二者要達到動態的平衡。之所以稱作動態的平衡,是因為軟質景觀中的植物景觀會隨著季節的變化而變化。不同的季節,人們對陽光的需求不同,所以軟質景觀本身也要滿足陰陽的動態平衡。即落葉與常綠樹種的比例要控制恰當。在設計中,除了宏觀上從硬質景觀與軟質景觀上滿足陰陽平衡原則外,還通過場地開闊程度、陰陽性植物的配置、冷暖色的搭配等方面來表達陰陽學說;顏色選擇上景觀最直接被人們接受的就是其色彩性,不同的色彩給人的感受不一樣,或溫暖或寒冷。暖色調屬于陽,冷色調屬于陰,在一個景觀中,需注意二者的比例。
2.3三七產業園以五行學說來表達景觀文化主題
以“五行歸類”為依據進行布局,將區內的五個部分,分別對應五行當中的“金、木、水、火、土”,每個部分圍繞相應的屬性進行景觀設計。
木區:木對應于肝、春季。此區域在植物造景時應選用具有降火養肝、平肝熄風功效的植物.而且以春季開花植物為主:區域主要體現五行之中的“木”.所以小品主要用木質材質。
土區:土對應于脾、長夏。此區域主要栽種具有滋腎脾。補脾益氣、化濕功效的藥用植物。根據“土”聯系到土制器皿.所以此區域主要向游人介紹古代制藥常用的器皿和制藥過程。木區域展示的文化主題為中藥制藥.選用的文化表達方式為符號提煉,將與制藥相關的形象器皿以景觀小品的形式出現在場地中。
火區:火對應于心、夏季。此區域在植物造景時應選用養心安神的藥用植物,并且以夏季開花的植物為主。步道鋪裝材料以紅色為主.與火對應的色彩紅相呼應.充分突出“火”的主題。
水區:水對應于腎、冬季。此區域在植物配置時應選用溫性養腎、利水滲濕、溫里驅寒的藥用植物。在中醫藥中.各種水都有對應的藥用功效.此區域文化內容主要是根據《本草綱目》中對水部的描述為依據來介紹常見水的藥用功效。
3、中醫藥植物在云南三七科技產業園中的應用
目前我國有藥用植物10000多種,按照植物自身特征及其在三七產業園景觀中的不同用途可將藥用植物分為以下幾類:
嗅覺型的藥用植物:南區所種植;茉莉花、玉蘭花香使人輕松舒適,桂花香沁人心脾、使人減輕疲勞;外療型的木本植物:散發出很多氣體,植物中的化學物質通過這些氣體擴散到空氣中,進而通過人的呼吸系統或皮膚毛孔進入人體,起到防病、強身、益壽的作用。如松柏林、銀杏、香樟、枇杷等;藥用果蔬植物:南區人流密集區域種植:菠菜、茼蒿、茭白、梅、杏、枇杷、無花果、沙棘、山楂、獼猴桃等;內療型的中草藥:主要是指利用該類藥用植物的根、莖、葉、花或果等的不同藥效采取內服或外用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的效果,又可以作為觀賞地被植,如曼陀羅、夾竹桃、射干、桔梗、野菊花、萱草、虎耳草等,在南區林緣地帶或稀疏樹叢種植,北區種植有:小葉梔子花、火棘、小葉杜鵑、射干、夏枯草、萱草、蔥蘭、石蒜、蛇莓、麥冬類、吉祥草、蝴蝶花、石蒜、一葉蘭、魚腥草、虎耳草等在山石表面等縫隙間適宜營造自然的生態景觀。綜合型藥用植物:有些植物不僅具有嗅覺型、外療型特性,其花、根、葉還可入藥內療,如桂花既是嗅覺型藥用植物其花還能健脾,開胃、祛痰、生津、除口臭,根可治牙痛,筋骨疼痛及風濕麻木等;銀杏不僅是外療型的木本植物其種子名白果,能益肺氣、定喘咳、止帶濁,葉的提取物可治冠心病等。
總結
綜上所述,三七中醫藥科技園的植物配置原則,首先從城市園林綠化的角度出發,綜合考慮選用植物的藥用價值,遵循綠化美學的原則,對各類植物合理搭配,形成喬、灌、草,花、果、葉相結合的植物群落體系;其次要根據因地制宜的選擇適合生長的藥用植物,針對不同植物的不同功效及不同的喜陰好陽之習性應用于合適的地點。最后要針對不同藥用植物的功效合理搭配藥用植物,處理好植物間競爭、共生、循環的關系,使植物生長良好產生最大的藥用功效。達到融保健、科學、文化、藝術為一體,的生態中醫藥主題的產業園,為促進城市生態及中醫藥產業發展與應用起龍頭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