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輝
【摘 要】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2015年1月19日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意見》,意見中明確要求推進校園微信公眾平臺建設,運用新媒體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本文以桂林電子科技大學“魅力機電”微信公眾號為實體開展研究,從平臺的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微信傳播體系的構建、線上線下活動的互動等方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依托微信平臺傳播進行實務探索,提煉出一套通過微信公眾平臺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科學化操作體系。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微信平臺;傳播
1 研究背景與意義
1.1 具體需求情況
微信公眾平臺24小時發布一條消息,從快速性和便捷性的角度看,比不上可以隨時發送信息的微博,而且對突發性、即時性信息傳播的能力較差,但相較于傳統的校報、院報等校園紙媒,這一發布速率足以滿足一般的校園信息傳播。因此,高校官方微信已逐漸成為傳播校園文化及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渠道。
很多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還存在不能及時更新或不被大學生接納的問題,所以導致很多高校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面臨著投入多但效果不佳的狀態。但是微信的出現給高校帶來了一次新的轉機,通過微信公眾平臺發布一些有討論性或者吸引學生接收的消息,引起學生的關注并產生共鳴,通過圖片、文字和視頻結合使思想政治教育生動形象起來,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使其參與其中,從被動的接受者改變到主動的發言者。現在,學生已經占領了微信用戶的主力軍,所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工作也要及時跟上,達到與學生同步。我們要做到,學生在哪里,我們的傳播教育工作就要做到哪里。
本課題以桂林電子科技大學“魅力機電”微信公眾平臺作為傳播載體,通過平臺的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微信傳播體系的構建、線上線下活動的互動等方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依托微信平臺傳播進行實務探索,提煉出一套通過微信公眾平臺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科學化操作體系,并將該體系在全區內進行推廣,解決目前區內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途徑少、傳播形式呆板、傳播效果欠佳的現狀,助力全區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
1.2 區內外應用情況
2012年11月9日,上海交通大學官方微信推送了首條消息,距今已經3年。截至2015年4月,上海已有14所公辦普通高校開設了官方微信。通過社會學者調研顯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網絡媒介優于平面媒介,平面媒介優于廣電媒介。其中,網絡媒介中微信(55.3%)超過網站(49.7%)居于首位,大學生首選微信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媒介,這一數據讓區內外使用微信公眾平臺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的高校逐漸增多。
高校官方微信能夠巧妙地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圖文信息中,并精準地推送給大學生,傳播效果較好。通過微信熱門的文章推送,可感知到微信公眾平臺帶來的獨特的效果。如復旦大學的“校訓專題報道”、北京大學的《陳正勛——大度兼容,萬物兼濟》、上海外國語大學的《可以不成功,但須負責人》等文章,短短一周內點擊量都超過萬人次,取得了較好的與人效果。
在廣西區內,以桂林電子科技大學為例。該校共有微信公眾平臺36個,包含校級、院級兩個層次, 36個公眾號從學生黨建、心理健康教育、主題活動開展、教學線上線下互動、知識分享、風采展示等方面,通過扎實的多條微信內容的推送逐漸成為了該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的主陣地,此外,每周由該校官方微信“微風校園”負責計算36個微信公眾號的WPI指數并公布一周的排名情況,極大地促進了各微信公眾號的相互交流、相互競爭。此外,區內其他高校開設微信公眾平臺的高校也與日俱增。
總體來說,通過高校微信公眾平臺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要是對自由(57.4%)、和諧(48.7%)、文明(49%)、友善(47.4%)、誠信(34%)、平等(31.8%)、民主(29%)、公正(23.7%)、敬業(21.6%)、愛國(17.6%)、富強(16.8%)、法治(13.4%)的培育。多種內容的培育和傳播效果存在差異,這或與推送內容有關。但總體可以看出,大學生樂于接受這種特別的陪伴式的教育方式,所以采取微信公眾平臺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高校數量也在逐漸增多。
2 基于微信平臺的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體系的構建
本文以桂林電子科技大學“魅力機電”微信公眾號為例,從微信服務隊伍建設、微信公眾平臺欄目構建、名家主題微信推送、線上線下互動活動開展等方面,構建了一套通過微信公眾平臺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科學化操作體系。
2.1 組建微信服務隊伍
為了“魅力機電”微信公眾平臺更好的發展和推廣,組建了由2個指導老師、15個學生骨干的“小螺號”微信服務隊伍,并為小螺號設計了專屬的卡通形象“魅兒”,“魅兒”的第一次亮相就獲得了大學生們的關注,為平臺吸引了很多的粉絲。此外,為了提升“小螺號”的專業能力,邀請了廣西共青團“團桂子”小編團隊成員來校開展講座等交流活動。團隊成員分工明確,分為了技術組、策劃組、推廣組等部門,各部門分工明確,經過一年多的實踐,一支素質高、戰斗力強的微信服務團隊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推廣的重要力量。
2.2 構建微信公眾平臺欄目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魅力機電”微信公眾號已經過微信官方認證,獲得了設置自定義菜單的權限,根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需要,對該公眾平臺的欄目進行了科學化設置,將三個主菜單分別設定為資訊、學習、工作。資訊主要是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展現國家大事、社會新聞、學校新聞等內容;學習主要是關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論的教育,通過以漫畫、小視頻、圖標等方式闡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工作主要是社會實踐活動和公益服務,引導大學生在參與社會實踐的過程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參與實踐的磨礪中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
整個微信平臺欄目設置的目的,是引導大學生學會思考、學會實踐,將解決思想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在微信這個個性空間平臺上對大學生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可以同時使用數字、音像、聲音等多媒體進行通信,使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內容變得圖文并茂、生硬兼備,使教育變得生動活潑、寓教于樂。經過實踐探索,該微信公眾平臺推出的多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受到了大學生的喜愛,“魅力機電”先后多次入選《南方周末》中國高校微信榜50強,并多次入選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微信排行榜前兩名,多條微信閱讀量破萬。
2.3 名家主題微信推送
為了擴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的影響力,該微信公眾平臺邀請了全國優秀共青團干部、杰出校友、學校領導、教學名師等名家撰寫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微博文,通過名家的影響力帶動大學生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關注,加深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
2.4 線上線下活動互動
通過線上線下互動活動開展的方式,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大學生將解決思想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平臺上線以來,開展了微公益課堂、支教志愿服務、魅力之星主題頒獎等活動,將活動的精彩瞬間、活動的教育效果等線上通過平臺進行發布,并發起了投票、微信簽到等活動,將線下活動在微信平臺上引爆,達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3 結束語
微信公眾平臺以互動性強、內容發布不受限制、更受大學生喜愛的獨特優勢,極大地促進了高校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因此,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的漫長過程中,微信公眾平臺的開發利用為高校開辟了一個嶄新的傳播方式。加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影響廣度和深度,就要依托網絡資源、新媒體資源,占領青年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主陣地,把微信公眾平臺這一全新的社會生活方式充分運用起來,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所用,構建多種信息資訊并存的傳播新格局,全方位促進大學生良好人生觀、道德觀及價值觀的養成。
[責任編輯:楊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