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玉芬 劉敏 郭之強



隨著以中小微企業及個體工商戶為主要服務對象的典當、小額貸款公司等非銀行金融機構不斷發展,在緩解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融資難問題,滿足其臨時性資金需求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一些非銀行金融企業財務核算不規范,加之對此類特殊的金融企業稅務部門了解不深,在稅收征管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筆者就典當和小額貸款兩個行業的調研情況,談談自己認識。
一、目前塔城市稅收征管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典當業
2012年塔城市首次出現現代典當行業,目前,轄區內典當行業共有三家,累計注冊資本3千萬元,其經營范圍是向非國有小微企業和個人提供臨時質押和抵押貸款,其中:質押主要以機械、車輛為主,黃金首飾及民品較少,占經營業務的31.17%;抵押貸款主要以房產為主,占經營業務68.83%。
所有典當公司均未預提準備金,截止目前塔城市典當行業尚未發生絕當現象,無銷售絕當物品收入,主稅均以營業稅為主,源于典當發生的綜合管理費和貸款利息,企業所得稅源于較低的營業成本和費用。2012年入庫稅收收入17.83萬元,其中入庫營業稅及附加10.35萬元,企業所得稅7.48萬元;2013年入庫稅收收入73.5萬元,其中入庫營業稅及附加23.3萬元,企業所得稅48.15萬元,印花稅2.05萬元;2014年入庫稅收收入154.71萬元,其中入庫營業稅及附加50.9萬元,企業所得稅103.47萬元,印花稅0.34萬元。
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典當業的營業收入來源于當金收入(典當利息和綜合管理費)和絕當物品銷售收入(目前我市典當業務絕當物品銷售收入)。當金收入依據當票記載的綜合費率與借貸金額計算。典當票是從省級商務廳購買,報公安局備案,通過全國統一聯網的“全國典當行業監督管理信息系統”進行登記。但稅務機關無法對其監管,只能由企業完全掌握自己的收入,缺乏必要的監管,形成一定的漏洞。
2.典當利息存在隨意性。典當法規定的綜合費率只有上限,但對利息沒有硬性規定,企業自身調控余地較大。企業收回質押貸款的日期,綜合費率的設定科根據當票上企業填寫的時間,但典當利息卻由企業自由掌握,難以確認。
3.稅收監控滯后。典當質押抵押的大部分為機械、房屋,大部分是個人房屋抵押。房屋抵押由房管部門出具他項權利證明,在當戶贖當后,他項權利證明撤銷,在企業只留有一些檔案資料。稅務部門無權對非納稅人個人生活用房產進行檢查,只能通過外圍了解,增加了征管難度。并且只有在發現有重大問題是,才能重點調查,致使稅收監控滯后。
4.典當行業面臨著多種轉型。隨著小額貸款和融資擔保等其他非銀行金融機構的崛起,典當行業的經驗模式正在不斷的變化和發展,目前除了房產等不動產抵押類產品業務顯著增長外,例如林權證、合同等權利質押正在逐漸增多,這對稅務部門對典當行業的征管提出了新的要求。
5.與同業稅負不同。典當公司雖從事與小額貸款公司類似的金融服務,但其不能與小額貸款公司享受同等的企業所得稅稅收優惠政策,需要負擔5.56%的營業稅及附加,25%的企業所得稅,綜合稅率占營業稅收的30%,總體稅負較小額貸款公司高。
(二)小額貸款
2011年以來,我轄區內小額貸款公司成立逐漸增多,據統計目前我市已注冊登記的小額貸款供公司5家,累計注冊資本1.4億元,貸款投放主要以市區為主,農村及各團場為輔,個人為主要放貸對象。2012年入庫稅收收入32.33萬元,其中入庫營業稅及附加9.94萬元,企業所得稅21.44萬元,印花稅0.95萬元;201 3年入庫稅收收入20.19萬元,其中入庫營業稅及附加6.91萬元,企業所得稅9.27萬元,印花稅4.01萬元;2014年入庫稅收收入68.76萬元,其中入庫營業稅及附加33.13萬元,企業所得稅32.54萬元,印花稅3.1萬元。
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應稅時間的確認。稅收規定,金融企業對未逾期貸款利息收入應按合同規定結息的期限計算利息確認收入計稅,對逾期貸款納稅義務發生的時間,應按取得利息收入權利的當天或會計上確認為利息收入的當天確認。在實際工作中,有些公司在還本付息時才確認利息收入,造成納稅時間上滯后。
2.監管缺乏統一的科學標準。目前市小額貸款公司尚屬不成熟階段,專業的監管力量和經驗不足,且沒有關于小額貸款公司業務、財務等方面的統一規章制度,造成各小額貸款公司管理水平參差不清,缺乏統一的科學標準,給稅收管理帶來一定難度。
3.小額貸款公司未動用全部資本金向銀行融資發放貸款利息支出影響稅收。小額貸款公司不得吸收或變相吸收公眾存款,如發生貸款資金不足時可向銀行借貸,但不得超過資本金額的50%。在操作借貸資金過程中,小額貸款公司未全部使用注冊資本金發放貸款,而是用銀行借款在發放貸款。沒有動用自身的資本金而向銀行借款所產生的利息,并在稅前扣除,從而造成了稅負不公。雖然通過調研尚未發現我市小額貸款公司出現此類情況,但不能排除未來或隱藏性發生此類情況。
二、加強稅收管理的建議
(一)加強典當收入的監管需開具發票。一是典當票、續當票應由稅務機關印制或監制,并按照發票管理,此措施具有較強操作性且彌補的典當行業監管中的缺失。二是典當票據是一種合同性契約,收入必須有發票控制才能有據可查、有案可稽,稅款才不易流失。對于質押貸款利息綜合收入(實際屬一種融資服務費用)及絕當銷售收入必須如實開具發票。對于價格明顯低于市場價格,且無正當理由的,稅務機關可根據《稅收征收管理法》有關規定,調整其價格。
(二)加強與相關部門聯系,完善監管體制。典當行業經營房地產抵押和機動車質押業務應先依法先行到相關部門辦理登記,同時稅務部門應加強與房產管理部門、公安等相關部門協調關系,互通信息,及時準確掌握一手資料,形成全方位的監管。采取現場檢查和非現場檢測相結合的方式,查處各種違法違規問題,及時糾正其偏離服務宗旨、超業務范圍經營等行為偏差。
(三)加強稅收宣傳力度,提高稅法遵從度。利用現有的涉稅風險評估團隊,建立數據模型,并為納稅人提供涉稅風險提示,幫助納稅人準確理解稅收權利和義務,切實規避涉稅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