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世儀
摘要:本文主要講述了企業離退休人員生存認證問題,分析了離退休人員生存認證現狀、目前存在的問題及原因,提出了提高離退休人員生存認證的意見和建議,以確保養老保險基金的安全。
關鍵詞:企業離退休人員 生存認證 養老保險基金
加快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確保企業離退休人員養老金的按時足額發放,事關社會的穩定,經濟的發展。但隨著我縣人口老齡化趨勢日益加劇,養老保險基金支出壓力越來越大。2015年征繳養老金11151萬元,發放養老金19148萬元。如何保證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一方面要積極開展擴面征繳,增加養老保險基金收入,另一方面要防止企業離退休人員死亡后其親屬冒領。對離退休人員進行生存認證,是社保經辦機構的一項重要職能,也是確保基金安全,防止冒領的重要手段之一,更是維護離退休人員合法權益的有效措施。為杜絕社會保險基金流失,進一步增強我縣社會保險基金的保障能力,近年來,我縣為規范養老金發放管理,堵塞冒領漏洞,每年對企業離退休人員進行一次養老金領取資格認證,為國家挽回了一定的經濟損失。
一、基本情況
金寨位于安徽省西部,大別山腹地,鄂豫皖三省七縣二區結合部,總面積3814平方公里,轄23個鄉鎮、1個現代產業園區,226個行政村,總人口68萬。我局生存認證開始于2000年,由社保局工作人員帶著電腦到各企業進行集中認證,2890離退休人員認證率達到95%,第一年生存認證中發現有幾十人死亡后未及時申報,通過生存認證,追回了多領養老金,維護了基金安全。自此后,我局逐年加大生存認證力度,不斷改進認證方式,生存認證率達達100%,多領、冒領養老金現象逐漸減少。2015年,我局對9489名離退休人員及801名遺屬進行了認證,通過生存認證查處冒領養老金7人,追回養老金6萬余兀。
二、生存認證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1.生存認證難。金寨縣是安徽省面積最大的山區縣,集老區、庫區、山區、貧困地區于一體。隨著改革的深入,原有企業統管離退休人員的格局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社會化管理。離退休人員大部分分布于全縣200多個行政村,居住分散,另外,有少部分離退休人員隨子女在外地生活,聯系方式經常變換,很難聯系。居住分散,通訊不暢,交通不便,導致生存認證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人力、物力和財力,增加了認證工作的難度。
2.有抵觸情緒。由于生存認證的對象是離退休老年人,他們思想相對保守、封閉,對生存認證工作不理解,想不通,片面地認為生存認證就是看他們死亡沒死亡,因而抵觸情緒大,不配合生存認證工作。
3.信息不共享。社保網絡與公安戶籍、民政部門沒聯網,信息不能共享,不能動態掌握死亡人員變化情況。一些離退休人員去世后,親屬未及時注銷戶籍,不及時申報停領養老金手續,造成社保基金流失,侵害了參保人的權益。
4.經費沒保障。生存認證工作需要一定的財力物力支持。如政策宣傳單、宣傳冊、認證表格的印制,實地走訪認證的交通費,與外地離退休人員聯系的通訊費等等。由于我縣是國家級貧困縣,縣財力有限,近年來雖然每年縣財政克服困難,安排了一點經費,但因工作量大,只能是杯水車薪,難以滿足工作需要。
三、做好生存認證工作的建議
為有效防止養老金冒領,堵塞基金發放漏洞,加強生存認證的時效性和準確性,同時也為方便異地居住離退休人員生存認證,在一年一度的離退休人員生存認證工作中,應該始終堅持“人性化、專業化、規范化”的原則,發揚中華民族尊老、愛老和敬老的傳統美德,充分尊重老人的尊嚴和權利,體現人文關懷,開展愛心認證。
1.加大生存認證宣傳力度。宣傳不到位,會導致大量離退休人員不能及時得到認證,勢必影響認證效果。為了使認證宣傳不留死角,社保經辦機構應該做到“早部署、廣宣傳”。
2.本著“以人為本”的理念,不斷創新認證的方式方法。為加強養老保險基金的安全管理,嚴防冒領、重復領取養老保險金等違規現象發生,維護參保人利益,我局將離退休人員生存認證納入主要工作之一,集中4、5、6三個月在全縣范圍內開展生存認證工作。為更好地開展這項工作,啟用生物識別綜合認證管理系統,采集人像和指靜脈信息,建立離退休人員身份認證信息庫。因我縣地處山區,離退休人員居住分散,為方便廣大離退休人員就近采集相關信息進行認證,因而應采取不同的認證方式,一是要充分利用社區和鄉鎮社保所平臺,采取社保局指導,各鄉鎮認證為主,在每個鄉鎮(園區)人社所(分局)配備相關軟硬件系統就近進行認證。二是對對年老體弱、行動不便、病患等人員,本人不能前來辦理認證的,采取上門認證方式。三是對異地居住的離退休人員,通過填寫《異地居住離退休人員領取養老金資格協助認證表》,提供本人近期照片,到當地社保經辦機構進行協助認證,郵寄《協助認證表》至縣社保局審核。四是利用先進通訊技術,采用網絡視頻等進行認證。多種生存認證方式的采用,既能保證生存認證工作的開展,又能最大限度地為群眾提供便利,做到人性化。
3.建立信息數據定期比對制度。充分利用公安、民政等部門人口信息系統數據,實行網絡互聯互通,最大限度地實現信息共享。定期進行數據比對,提高生存認證時效性、準確性。
4.加強社會監督。加強和醫院、殯儀館等單位的聯系,設立群眾監督舉報電話,給予必要的經濟獎勵,動員社會力量監督離退休人員養老保險待遇領取情況,防止基金跑冒滴漏。
5.增加經費投入。積極爭取領導重視,財政支持,增加離退休人員生存認證專項經費,確保生存認證工作的正常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