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志宇
摘要:由于我國建筑業的快速發展,人們對住宅室內設計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傳統單一化的室內設計已經不能滿足人們對居住環境的精神需求。因此,住宅室內設計中融入行為心理因素具有很重要的意義和價值。本文主要探究行為心理因素對住宅室內設計的影響。
關鍵詞:行為 心理因素 住宅 室內設計 影響
住宅室內設計主要是對住宅環境進行整體性的分析和規劃后提出設計方案。在傳統的室內設計中只重視住宅室內環境,忽略了用戶的行為心理因素。隨著時代的更替,人們對住宅室內設計的精神需求也在逐漸提高。因此,設計師要將用戶的行為心理因素結合到住宅室內設計中,從而優化室內設計的整體感觀,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本文主要探究行為心理因素對住宅室內設計的影響,從而利用這些影響提出現代化住宅室內設計的新途徑。
一、行為心理因素對住宅室內設計的時間效應及其運用
用戶對建筑物室內設計的需求普遍具備時間效應,換句話說,用戶對建筑物住宅室內設計的空間或者是景物具有一定的時間性,設計師必須要掌握用戶時間性的特點,否則會造成室內設計脫離了用戶的需求。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用戶對室內設計的要求也在逐漸增高,用戶的時間效應在室內設計中逐漸凸顯出來。由于時間的推移,用戶對原本“一見鐘情”的室內設計會產生厭煩的情緒,從而造成用戶對室內設計的不滿意。時間和空間是同時進行的,唯一的區別就是空間有循環性,而時間是不可逆的。因此,設計師在進行室內設計的過程中,要根據用戶的行為心理因素來進行室內設計,在空間規劃方面合理運用時間效應。例如,在室內設計中可以加入一些綠色植物和花卉,讓用戶通過植物和花卉的生長變化來體驗室內空間的變化,從而享受一些不同的體驗。因此,通過在住宅室內設計中運用時間效應,使得用戶的心理行為因素融入到住宅室內設計中,不僅提高了設計效果,也解決用戶對室內環境產生厭煩心理的問題。
二、行為心理因素對住宅室內設計的空間效應及其運用
人的行為和空間是相互依存的,人的行為為空間提供了基本的保障,而空間是行為開展的載體。行為和空間是一個雙向關系,行為對空間是主導關系,空間對人的行為進行服務和限制。因此,只有空間與人的行為相結合才能形成行為的場所,行為也是人本身的需求與內因的變化。
空間效應的運用主要有兩個方向,一是空間形式。空間形式有矩形和折線兩種形式,矩形空間窄會讓用戶感到積極向上,從而產生興奮和激情。細長的空間會給用戶一種期待感,橫向寬大的空間會讓用戶感到寬闊。折線主要有三角形、扇形和多變性,最常用的是三角形,三角形的擴散感和運動感比較強,讓用戶感到寬敞和舒適。二是空間的高低和大小。在一般情況下,住宅室內設計運用小空間。大空間不適合住宅的室內設計,一般多為禮堂和大廳等公共場所。小空間的尺度和用戶的個人尺度比較貼和,空間更加緊湊一些從而給用戶一種親切感和溫暖感,使得用戶更加安心與平靜。空間的高低也直接影響著用戶的行為心理因素。過高的空間會給用戶帶來孤獨感,過低的空間會讓用戶感到壓抑感。不同的空間形式和空間高低大小會讓用戶產生不同的感受,這就要求設計師要根據用戶需求進行合理的設計和運用。因此,在住宅室內設計的過程中,設計師要根據用戶的行為心理因素來調整與設計室內空間高度,從而提高用戶的滿意度。
三、行為心理因素對住宅室內設計的刺激因素及其運用
行為心理因素對住宅室內設計的刺激因素是來源于室內設計中外界因素的刺激性。因此,設計師在進行室內設計時要結合用戶自身心理和行為的特點,合理的使用色彩和裝飾品。在色彩使用方面,冷色可以讓人們在激動的狀態下恢復平靜,例如藍色可以起到鎮定作用。暖色可以給用戶帶來溫暖的感覺,像橙色與黃色。因此,要合理性運用,從而達到室內環境的最佳效果。在裝飾品方面,動態裝飾物會給住宅室內環境帶來活力,或是采用流線型裝飾物活化住宅室內環境。因此,住宅室內設計的過程中,要充分運用刺激要素,從而保證住宅環境設計的最佳效果。
四、行為心理因素對住宅室內設計的知覺密度及其運用
密度在物理中是指單位體積的質量,在空間中的密度是單位空間的人數,知覺密度是人對空間感覺的密度。在知覺密度中,不是密度影響人的行為而是人對空間的舒適度。一般0到15厘米和15到45厘米是屬于親密距離,一般指親人、愛人和朋友。45到75厘米和75到120厘米是個人距離,一般是關系相處融洽的人。而交談空間為105厘米左右時,交流雙方會感覺到舒適和自在。當空間過高時,會使人產生對空間的限制感,也就是說向著某一目標行動時的干擾。當空間過低時,人會產生恐懼感。當空間密度與人的知覺密度相適應時,人才會感覺舒適和自在。
在住宅室內設計的過程中,設計師要充分運用知覺密度因素。這就要求設計師要把用戶的行為心理因素和建筑物設計以及室內設計進行綜合性的考量。在臥室中,一部分用戶相對喜歡大空間的臥室,另一部分用戶比較注重臥室空間的私密性和功能性,這就充分表現出用戶知覺密度。在家具設計中,家具的大小也影響著用戶的行為心理因素。在進行家具擺放和設計時,設計師要結合知覺密度,從而提高用戶居住的舒適度。因此,住宅室內設計的過程中,要充分運用知覺密度,從而保證住宅環境設計的最佳效果。
五、結束語
本文主要通過對行為心理因素對住宅室內設計影響的分析,讓我們知道了目前單一化的傳統住宅室內設計已經不能滿足廣大用戶的現代居住需求,因此,優化住宅室內設計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本文主要從時間效應、空間效應、刺激要素和知覺密度四方面著手,提出現代化住宅室內設計不僅要重視建筑整體房屋設計和室內環境設計,還要結合用戶的行為心理因素,從而滿足用戶個性化和多元化的居住需求,促進現代住宅室內設計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