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智杰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發生在游戲直播平臺上的行為,通過對行為是否侵權進行分析研究,探討直播平臺一方的責任。通過文章的研究,希望對我國的游戲直播行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一定的指導和參考。
關鍵詞:游戲直播平臺 網播 著作權 侵權
近年來,游戲直播行業飛速發展,但也暴露出很多問題,比如涉及暴力、色情等。除此之外,作者發現在游戲直播平臺上著作權侵權問題廣泛存在,卻少有人關注。鑒于此,本文主要研究兩個問題:1.在游戲直播平臺上直播游戲這一行為是否侵犯相關權益人的合法權益;2.在游戲直播平臺上播放其它網站視頻以及游戲直播過程中播放背景音樂這一類行為是否侵犯相關權益人的合法權益。
一、游戲直播的法律定位
要解釋游戲直播,首先要解釋“網播”。臺灣學者孫遠釗認為“網絡廣播是指運用串流技術將影音或視聽數字檔案透過因特網系統所從事的散布或播送。關于網絡直播行為是否屬于著作權法規定的廣播權,或是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規定的信息網絡傳播權的調整范圍這一問題,學界尚無定論。本文作者認為網絡直播行為既不屬于傳統的廣播權也不屬于信息網絡傳播權,只能通過《著作權法》第十條的十七項“應當由著作權人享有的其他權利(以下簡稱:其他權利)”。
二、游戲直播平臺上的侵權行為分析
1.直播的游戲的侵權性分析
網絡游戲本身作為一種計算機程序,屬于受著作權保護的智力創作成果。網絡游戲是靠計算機軟件實現的技術手段,其創作過程主體在于軟件以及網絡游戲本身的圖畫、音樂等,這些都是符合現行著作權法規定的特征,而作為網絡游戲其外在的表現則在其游戲的功能性,網絡游戲依賴其獨特的技術手段,創造的場景,愉悅玩家,網絡游戲結構上可以視為把文字作品、音樂、場景的集合,即以類似攝制電影方法創作的作品。退一步講,即使網絡游戲作為整體不能看作以類似攝制電影方法創作的作品,那其中的人物造型設計,人物配音等,也是著作權法上的作品,理應受到保護。顯然游戲主播的行為違反了著作權法的相關規定。
2.直播的音視頻是的侵權性分析
很多主播直播時都會播放背景音樂,這樣能愉悅觀眾,但通常播放的音樂并不會顯示歌曲的名字和演唱者。根據《著作權法》的相關規定,在排除合理使用和法定許可的前提下(顯然主播的行為不滿足合理使用和法定許可的條件),使用著作權人的作品應當依法取得著作權人的許可并向其支付報酬。很顯然這些主播的行為違反了上述規定。
3.直播平臺的侵權及責任分析
作者發現直播平臺上存在一種激勵獎勵機制:觀眾向喜愛的主播贈送虛擬禮物,主播獲得禮物并可轉化為實際收入。通過這個系統,主播獲得了禮物收入的50%,平臺獲得另外50%。主播的收益與其自身的行為有直接聯系,其中自然包括侵權行為;而平臺的收益與主播的收益直接相關,所以可以認為平臺的收益與侵權行為也存在一定的直接聯系。
此外,直播平臺會根據主播的觀眾數量對主播進行排序和推薦。以人氣最高的《英雄聯盟》為例,在作者連續10天的記錄中,排名前三的主播都使用了背景音樂,其中8天有人播放視頻節目,包括動漫、電視劇等。
游戲直播是專業性很強的業務,平臺應該具有很高的注意義務。排位靠前的主播涉及侵權,直播平臺對此不可能不知道;此外,在直播游戲的平臺上播放視頻本來就與平臺建立的初衷不符,但平臺方卻并未采取應對措施。因此,根據《侵權責任法》第三十六條第三款的規定,網絡服務提供者知道網絡用戶利用其網絡服務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與該網絡用戶承擔連帶責任。
三、結語
雖然作者是以戰旗TV為主要研究對象,但是經過作者的觀察,游戲直播平臺上類似的侵權現象十分普遍。我國近年來加大了對網絡版權領域的管理和執法力度,但是游戲直播領域卻并未有過任何動作,希望這個領域能夠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同時,游戲主播、直播平臺負責人,觀眾等各方也應該提高自己的法律水平,使這個行業能夠更快地健康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