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啟躍
2016年1月26日,在經歷了整整122天的在疆公檢工作后,湖北省纖檢系統的公檢團隊作為最后一批離開新疆的的內地公檢隊伍,終于返程。
“希望明年還是你們湖北公檢團隊負責我這個庫的公檢。”奎屯市兵團儲運站棉檢庫負責人馬佩劍緊緊握著湖北同志的手說。
開檢前最后一次會議
2015年9月25日下午,由武漢到烏魯木齊的飛機剛一落地,剛剛結束了4個半小時飛行的湖北公檢團隊又坐上了去奎屯的汽車。到了奎屯,差不多晚上9點,太陽還正當空。
就在大家行李還沒收拾完的時候,各小組負責人已經下達了通知——開會!
“什么?又要開會!”大家嘴上說著,心里卻并不驚訝。
湖北公檢團隊為了2015年的入疆公檢工作,已經不知道開了多少會。部署會、動員會、座談會,基本上把在疆工作可能遇到的各種情況都考慮了個遍。
就在正式接到入疆公檢工作的通知后,湖北還召開了全省纖檢機構技術負責人及檢驗科長座談會,傳達全國棉花公證檢驗會議精神,對入疆監管棉公檢工作做了省內動員部署,并要求各市州機構會后及時組織傳達和落實。
而第二天就要開始干活了,肯定要在細節處做一些部署和安排。
“這次的公檢工作困難更多,挑戰更大!希望大家做好心理準備。”會議一開始,各小組負責人就將可能會遇到的三個問題拋到了大家面前:一是工作要求更高,現場檢驗時間和周期必須更短,質量核查工作必須更嚴;二是現場環境可能會很復雜,惡劣的氣候條件、隱憂的安全環境這些都可能對我們的工作造成一些影響;三是責任更重,咱們湖北負責的庫點多且分散,配合機構人數眾多,管理、協調難度肯定很大。
與會人員靜靜聽著,心里都在想著解決問題的對策。湖北公檢團隊2015年入疆的16個省內機構70多人,每個人都至少有一年的在疆公檢經歷,更有三分之一年過半百的老同志,對于如何調配在疆工作時間都有著豐富的經驗。
為了做好今年的入疆公檢工作,湖北公檢團隊通過此前的多次會議敲定了《崗位管理制度》和每人必須簽訂的《安全責任狀》。
小組負責人重申著具體的人員分配和工作原則:“一定要堅持‘抽樣、裝袋、組長清點等多級核對,樣品管理員最后把關的工作模式,明確職能和分工,責任到人,確保各檢驗環節在質量控制范圍內。一定要確保工作質量日常通報制度順暢,確保每天入庫的棉花能及時與實驗室交接。”
夜已經深了,會上的總結發言還回蕩在湖北公檢團隊同志的腦海中。入疆公檢,這場戰役終于要打響了。
湖北公檢人的雨中“沖刺”
“今天完成了多少檢驗量?”
“少說得有8000噸吧,現場10個抽樣組,每組22批,每個人差不多抽樣了1000個棉包。”
湖北公檢團隊兩個年輕的同志說這段對話的時候已經癱坐在庫區的躲雨棚下,當天是檢驗高峰期又趕上下雨,兩個人貼身的衣褲已經被不知道是汗水還是雨水打濕了。雖然太陽已經快要落山,但是他們當天的任務還沒完。在檢驗高峰期,不能按時下班已經是常態。
這已經是連續陰雨天氣的第四天,聚集在棚子里躲雨的湖北公檢團隊同志眼看著雨下得沒那么大了,趕緊又“沖刺”出來,趁著這個間歇進行抽樣。
在公檢工作開始之前的部署會上預料到的極端天氣,果然發生了。不過幸虧提前有了準備,雨衣、雨鞋這些裝備一應俱全,讓同志們能在雨中有條不紊地進行工作。
剛干了一會兒,雨又開始下大了。湖北公檢團隊的同志們,三三兩兩的聚在躲雨棚子里聊天。每天天蒙蒙亮就開始起來工作,天黑了才回到賓館,一身臭汗的他們連洗澡都嫌浪費精力。像這種忙里偷閑的“茶話會”成了他們唯一的娛樂活動。
雖然倉庫實際預約量在一定時期內是相對固定的,但每日的入庫量都不同。為了解決倉庫間預約量不均衡的問題,湖北承檢的3個倉庫,除了監磅、樣品交接等人員相對固定外,其他現場人員為了力爭每個組檢驗量基本平均,都是根據日預約量隨時機動調配。現場人員經常一天要奔波多個倉庫,也就造就了一些“百事通”。
“聽說有人過世了。”
現場的氣氛凝重了,沒有人再說話。其他監管庫發生棉包砸人事件后,湖北纖檢機構的工作現場也發生了一起棉包從高層掉落的情況,把拖樣的三輪車砸壞了,聽到真的有人因為棉包掉落喪生,大家不免都有些心有余悸。在參與入庫的四類人中,纖檢、庫方、大車司機、紡織企業買棉花的,后面三類人都出事了。有人私下在議論,下一個會不會輪到纖檢?
現場的老同志說話了:“倉庫卸車碼垛的時候我們不靠近,不交叉,打時間差。他們卸車我們不作業,我們檢驗時,他們不碼垛。咱們按照之前定的規矩來,就不會出問題。”
聽了老同志安定軍心的一番話,大家心里漸漸安定,靜靜地望著棚檐滴下的雨簾,等待著雨小后的再一次“沖刺”。
做好服務,“原則”不能丟
面對有困難、真心需要幫助的企業,湖北公檢團隊是一副和藹的面孔。奎屯地區倉庫多,棉花資源有限,倉儲業務競爭激烈,為了爭奪棉花資源,部分倉庫降價攬儲,甚至少數棉企和倉庫提出能否降低回潮、雜質等不合理要求。
面對這種情況,湖北公檢團隊先是嚴格執行檢驗規范,確保承檢的3個庫點水平保持一致,并及時與奎屯地區技術交流組其他成員溝通,統一檢驗尺度。另一方面積極宣傳國家政策,建議倉庫從發運能力、收費標準、客戶來源、配套服務、優惠政策等方面加以改進,以此來實現企業效益的提高。
重服務,更重原則,湖北公檢團隊通過積極有效的溝通和服務,有效地避免了矛盾激化,更贏得了廣大企業的理解和信任。同樣是因為這樣的“原則”,湖北公檢團隊在疆期間負責的庫點樣品質量及交接工作得到了6家實驗室一致好評,甚至給予免核查待遇,中纖局轉圈棉專項督查組到倉庫檢查工作,在湖北庫點未發現一批棉花質量問題。
回顧湖北纖檢局這4個月的在疆工作,在人數只占入疆檢測人數7%的情況下,完成檢驗總量近10%,而80%以上的樣品是在24小時內完成交接,是規定時間的一半。90%以上的重量檢驗是一天出證,為規定時間的三分之一。
“一流業績、一流形象、一定安全”,這是湖北纖檢局局長周開心在湖北公檢團隊入疆前提出的要求。湖北團隊正是帶著“三個一”的要求,以入庫棉公檢總量和最佳工作效率的成績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