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全國人大審議通過《勞動合同法 (草案)》已過去9年。這9年間,爭議不斷,近期關于《勞動合同法》的爭論再趨激烈。
此番爭論的焦點集中在:《勞動合同法》對勞動者的保護是否過度,《勞動合同法》是否是企業利潤下滑、經濟衰退的主要原因之一,簽訂無固定期限對大中小企業采取一刀切的做法是否合適等。

《勞動合同法》是否能適應改革的需要,是否需要修訂?作為勞動者的你,怎么看?
勞動法顧名思義
要代表勞動者利益
@瘋狂的兔子:顧名思義,勞動法如果不代表勞動者利益,那還叫勞動法么?難道代表資本家利益?資方想要尋求權益保護,應該找《公司法》。
@weihong688:勞動者真的有被偏袒?我沒看錯吧!說難聽點,有些勞動者在企業主眼里不過是會吃飯的機器。全國有多少企業職工在上12小時班?勞動者的權益有落到實處嗎?
@麗貝卡:勞動法當然要優先考慮勞動者的利益。有些企業不給員工長期勞動合同、任意解雇員工,肯定影響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如果所有員工都是短期合同,就沒有員工愿意為企業貢獻智力和才能,社會生產力豈不要回到手工時代?
勞動法對有些企業不公平
@石林柏:目前的勞動法只適合央企國企和大企業,并不適合中小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搞一刀切不適合企業發展。有些表面是強者的,實際卻是弱者。
@阿姆斯特朗:如果所有企業都受勞動法一致約束,都保護勞動者的權益,都在一個起跑線上競爭,這確實符合市場公平,但低工資低勞動保障抑制社會生產力,這卻不利于社會公平。
@燃fffff:身為一名中層管理者,基于勞動法的保護,該如何管理那些不自覺的員工,我真是頭疼。員工隨便說一句有事,說不來上班就不來了,手頭上有事兒你臨時又找不到人頂替他做。無固定期限的合同簽了后,你又不能因為這些小事解雇人家,假如解雇了,人家轉身就要去告你了。
勞動合同法是否需要修改?勞資矛盾如何調解?
@凱伊:建議立法專家不要閉門造車,多去微小企業調研和實地考察,看看工人們和小企業主各自的實際情況再決定如何行使自己手中的權力。
@李老大:如何解決勞資矛盾,平衡勞資關系。失業保險制度要跟上。工會組織要健全。小企業要有行業工會。一般的勞資矛盾最好由工會先處理。工會處理不了,再報勞動部門處理。
@知如青草思如溪:我們國家的勞動保護與發達國家差距很大,與新興市場國家也有很大差距。勞動合同法應隨著企業與勞動者關系的變化而變化,鼓勵勞動者為企業創造利潤,為社會創造財富。關心勞動者權益是企業社會責任,企業利潤最大化不應是最首要的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