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背景:
1. 有些人看完一本電子書后覺得很喜歡,于是特意買一本紙質版的收藏;
2. 但有觀點認為:所謂紙質書的感覺是因為習慣而產生的,就跟故鄉一樣,因為你習慣了,有回憶。
3. 還有觀點認為:人類長期生活在三維實體空間之中,所以我們天生就對“實在”的東西有一定的偏好。
紙本書因為有厚度,翻頁的動作和視線移動讓提供的資訊比較好查找也比較好記住,有些書看很多次之后,需要什么一翻就翻到了。而且書本的顏色材質字體排版當時光線等都會伴隨內容進入記憶。
而用電子設備因為都在同個熒幕,翻頁可能是點一下之類,也不像紙本會用手去觸摸,熒幕又發光讓你集中全部注意力在畫面上,體驗再好,每本書的感覺都是一樣的,很快就會忽略了,感覺像是一種資訊直接灌到腦子里的。
另外,紙質書還有很多東西是電子書實現不了的:
比如一張《國家地理》的跨頁彩圖,像素、色彩深度都是一般家用顯示器比不了的。
然后,紙質書不容易被其他東西干擾。比如我想專心看paper的時候,肯定是要打出來慢慢看的。在電腦上一會兒QQ、一會兒微博,根本看不下去。
當然,紙質書還有一點是絕對無法取代的:它是裝逼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