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貴鋒 李美玲 陳玲(大連理工大學 遼寧大連 116023)
?
普通高校網球專項課教學方法的優化與應用研究
佟貴鋒 李美玲 陳玲
(大連理工大學 遼寧大連 116023)
摘 要:通過大量閱讀近幾年有關網球教學方法的期刊文獻等資料,對關于普通高校網球專項課的教學方法與教學體系的文獻檢索進行研究統計、整理,并進行了歸納分析和對比研究,旨在為普通高校網球專項課教學提供理論指導,把教學方法進行優化組合,構建一種新的教學體系,也為進一步的研究理清脈絡。
關鍵詞:普通高校 網球專項課 教學方法優化 創新教學體系
隨著網球這項高雅的運動走進高校,走入課堂,來到同學們的身邊,一些高校開設了網球選修課與必修課。多年下來存在好多問題如教師教學能力有限、課堂人數偏多、課下無練習場地與時間等不利因素,僅僅在課堂上加以學習,課下極少有練習的機會。如此少的課時難以使學生掌握網球基本技術并對網球這項運動形成概念。絕大多數的學生球感的培養需要正確地學習、不斷地糾正錯誤動作、一定次數地重復練習。因此,網球課的教學方法就顯得甚為重要。良好的教學方法可以使學生們在短時間內能夠基本掌握網球的簡單技術,并培養學生們對網球的興趣愛好。
該文利用中國知網的檢索系統,以普通高校網球教學方法為檢索詞,檢索篩選了截止到2016年發表的中文文獻,通過對上述檢索結果的梳理和篩選,以國內近幾年刊載的論文進行整理分類,對網球教學幾種常見方法進行了分析,在認真查閱論文的基礎上對所檢論文進行綜合分析。對網球專項教學方法優化組合及構建新的教學體系研究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2.1教學方法優化
網球專項課教學方法通常是教師和學生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為了使學生達到掌握良好的網球技術與培養終身體育目標的教學目的,教師根據網球專項課程和授課學生的特點,制定與學生共同進行的相互作用的活動步驟、技術、手段等方法,從而更好地完成特定的教學任務。因此,網球課教學方法也需不斷地優化創新,對傳統的教學方法需要進行不斷地完善與改進并舍棄一些不太合適的方法,采用更加有效、更加經濟的方法手段,從而使網球教學方法更好地服務于網球教學。

表1 近5年對網球教學方法研究的歸類(N=17)
2.2教學體系創新
教學體系是由一切與教學活動相關的環節所構成的綜合整體,對于教學活動的開展以及教學目標的實現具有重要的支撐與保障作用。教學體系的構建,需要與社會發展形勢相適應的教學理念的引導,進而全面提高教學的實用價值。網球是高校體育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培養學生網球運動技能,促進其終身體育思想生成與發展的重要責任。因此,調整發展取向、創新教學體系、實現與社會體育的相互融合與共同發展,已成為高校體育教學發展的必然趨勢。
在網球課堂教學中,教學方法多種多樣,內容極為豐富。耿科在《優化式教學法在高校網球選項課教學中的應用性研究》中提出,用合理的手段與方法,對現有的教學資源進行最為有效地運用,進而滿足學生學習的需求,促進教學活動健康發展的全新的教學方法。孫志在《“墻壁法”在網球教學中的應用》中提出網球教學中和學生練習過程中,借助墻壁,進行不同形式的練習,有助于學生課堂內外對網球的練習。何偉在《三維攝影攝像法在網球教學中的應用》中通過對網球技術課進行三維攝影攝像,從不同的角度來觀看分析學生動作技術的完成情況,使老師對學生更全面、準確地了解。從而根據影像結果,根據學生個體差異的情況“對癥下藥”,使學生的積極性更充分地被調動,更好地掌握網球技術動作。
3.1各種教學方法歸類
通過表1整理和分析近幾年普通高校網球專項課教學方法的歸納分析,發現:研究引導型、傳統型教學方法的居多,游戲型和創新型的教學方法相對較少。尤其是創新性的教學方法,大家很多都是建立在引導和傳統型的教學方法的基礎之上進行創新的。游戲型的教學方法更多地體現了寓教于樂的指導思想,讓學生們在玩中學習,在學習中感受網球的快樂。在體育教學方法的實施方面,將更加強調啟發性、多樣性,并有助于課程目標的實現。
3.2幾種教學方法的對比分析和應用理念
領會教學法是在教學過程中分為六部分,分別是項目介紹、比賽概述、戰術意識的培養、瞬間決斷能力訓練、技巧演示、動作完成。課堂上教師通過“項目介紹”和“比賽概述”使學生在最初對網球運動全面了解,其次介紹戰術意識的培養,結合實戰向學生演示,培養學生應對突發情況的順勢決斷能力。與傳統教學方法的不同點:傳統教學方法,先教基本技術動作,使學生對網球的興趣和認知能力提高,并提高學生在網球專項比賽中的技術運用能力。多球教學法是在教學過程中,使用大量的球進行高密度、高強度的連續性訓練,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掌握情況控制球速、頻率和方向,使用不同的喂球方法。結合學生對網球掌握的不同程度,在喂發球過程中,采用不同的方法因材施教,并給予語言指導,提高網球的擊球率。在多球訓練教學中感受網球學習的進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心。使學生短時間內掌握正確的網球技術動作,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和質量。“分層教學法”在網球教學中,針對學生的身體素質、運動能力、個性特征、教學水平和接受能力等將其分成不同層次的教學班進行教學,根據班與班的層次差異,設計不同的教學內容和目標,采用適宜的教學方法,體現了老師教學為主導,學生學習為主體,因材施教,提高教學效果。
“動態優化組合”教學法是在網球教學班內統一教學,針對學生的類型和接受能力,分成不同層次的教學小組,提出不同層次的教學學習要求與目標,設置針對性的方法并給予輔導,從而使各層次的學生在相同起點,產生競爭意識,滿足學生知識層次不同的學習,讓學生選擇不同學習的速度和練習難度。對網球專選班的技術水平的提高和身體素質以及學生學習網球的興趣有很大的提高,能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
隨著我國高校體育發展進程的不斷邁進,高校網球運動的開展也如火如荼,高校網球運動教學需要更加全面、科學的教學方法。因此,針對眾多的網球教學方法和手段,我們要進行有效地融合和優化組合,發揮各教學方法的優勢和優點,構建一套適合普通高校網球專項課教學的教學方法體系,從而更好地激發學生的網球學習和鍛煉興趣、主動性、積極性,從而保持學生們對網球的熱情并真正學到一種可以強身健體的運動技術,進而有效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鄭艷玲,楊文禮.“動態優化組合”教學法在普通高校網球專項教學中的應用[J].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009(1):74-76.
[2]孫志.“墻壁法”在網球教學中的應用[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0(8):81,85.
中圖分類號:G8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6)05(c)-0030-02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15.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