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艷
“愛灑三晉父老功德無量,心系九州村官豐碑永存”。2015年12月,在第26期貧困村大學生村官培訓班上,一名山西學員為中國扶貧開發協會會長胡富國獻上了錦旗,由衷的感激之情和如此高的評價,讓胡老熱淚盈眶,也為中國扶貧開發協會“支持貧困村大學生村官成長工程”第一個五年計劃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起航:聽黨話
“胡會長很親切,對我們像是對自己的孩子,總是告誡我們要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聽黨話扶貧濟困,盡力干奉獻愛心。”提起胡富國,村官們掩飾不住激動,紛紛表達尊敬之情。正是這樣的理想信念,催生了今天的“支持貧困村大學生村官成長工程”。
2010年4月29日,中央組織部下發通知,由5年內選聘10萬大學生村官增長為20萬大學生村官。中國扶貧開發協會以胡富國為核心的老黨員、老領導、老會長們,憑著對黨、對國家、對扶貧事業、對青年一代的政治責任和深厚感情,開始探索如何參與到國家支持大學生村官工作這一戰略行動中。經過討論,一個大膽的想法逐步形成:將農村基層人才培養與扶貧開發緊密結合在一起。萬丈高樓平地起,把大學生村官扶起來,進而推動貧困地區脫貧致富奔小康。
為進一步摸清情況、完善想法,當年下半年,中國扶貧開發協會官網和《中國扶貧》雜志社向全國貧困地區大學生村官發起“我和我的村子”征文比賽,篩選出700余篇優秀征文,從中調查了解基層大學生村官的思想、工作情況,并于12月1日,邀請100名貧困村大學生村官來北京參加協會組織的“貧困村大學生村官座談會”。中組部、國務院扶貧辦有關領導,協會領導和愛心企業家與村官們一起座談,探討大學生村官工程的重大意義和如何發揮大學生村官作用,帶動貧困村加快發展問題。這次征文活動和村官座談會,是中國扶貧開發協會開展村官工程的切入點和良好開端,也是老會長們確定支持大學生村官工程的重要決策依據。
2011年3月底,中國扶貧開發協會組成兩個調研組,七十高齡的胡富國會長、溫克剛和李寶庫副會長親自帶隊,專程到山西、重慶的10個縣區、46個貧困村,對120名貧困村大學生村官的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
隨后,中國扶貧開發協會將調研的結果向中央領導和有關部門報送,習近平、劉云山等中央領導分別做了重要批示,對調研的情況和建議給予充分肯定。在這次調研的基礎上,協會立足社團組織優勢,本著為大學生村官工程這一國家戰略部署積極奉獻的宗旨,確定了量力而行、盡力而為、添磚加瓦、輔助支持的基本原則,同時研究謀劃了2011-2015年的村官工程計劃,并于2011年5月5日在北京召開大會,宣布正式啟動。
5年來,“村官工程”一直是中國扶貧開發協會工作的重中之重。為了“村官工程”的順利實施,為了貧困村大學生村官的成長,為了貧困老百姓過上好的生活,胡富國、谷永江、袁文先等老會長不顧70多歲的高齡,傾注了大量心血、付出了艱辛勞動,從工程的原則大事到工作細節都親自研究、親自過問;從工作調研到項目考察都深入實地,體察實情;從基金的落實到管理使用都反復強調,嚴格要求。中國扶貧開發協會上上下下更是全面發動,舉全協會之力支持“村官工程”。
堅守:樹品牌
“支持貧困村大學生村官成長工程”主要包括設立專項基金、組織村官培訓、支持村官創業、開拓國際合作四個方面。2011年5月,經國家民政部批準,中國扶貧開發協會正式建立了與“支持貧困村大學生村官成長工程”相配套的“星火扶貧創業基金”,專項用于村官培訓、支持貧困村大學生村官創業。基金建立以后,協會制定了《星火扶貧創業基金管理使用辦法》,確保這項公益基金捐得放心、用得滿意、合理合法、公開透明。
“資金是最大的問題,但協會老領導們親自出去‘化緣,憑著‘厚著臉皮向富人要錢,帶著感情為窮人辦事的精神,動員企業家們捐款,也正是這樣,村官工程才度過了最大的難關”,中國扶貧開發協會村官辦主任高健回憶道。
一粒沙子可鑄成大山,一滴水珠可形成大海。經過中國扶貧開發協會領導的積極奔走,愛心企業家趙興華、何榮、陳懷德、馮懷真、俞斌、張海濤向基金捐款累計5130萬元;陳忠孝、曹振峰、周光炳、于德利、徐華以及山東常林集團、杭州翰通職業學校、吉林長吉圖電商、順德扶貧開發協會贊助培訓班費用共計620萬元。截至2015年12月底,協會共募集“村官工程”資金累計達8000萬元,其中,星火扶貧創業基金籌集5130萬元;協會愛心企業家、地方扶貧協會贊助培訓費620余萬元、國務院扶貧辦支持培訓費20萬元;企業家支持大學生村官低碳扶貧產業項目定向捐贈400萬元;新加坡連援組織貧困村飲水項目定向捐贈1830萬元。2015年底,新加坡“連氏”援助組織確定未來5年再向協會捐贈3000萬元,重點支持100個大學生村官貧困村的人畜吃水項目。
社會各界的支持為“村官工程”的實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使村官培訓、項目支持得以順利開展。中國扶貧開發協會堅持把扶貧開發與村官工程緊密結合,致力于將貧困村大學生村官培養成自主脫貧生力軍,帶動貧困村盡快改變面貌;堅持將自身統籌的社會資源與地方扶貧資源緊密結合,把各種扶貧資源集聚到支持村官工程,為村官創業和貧困村發展提供強力支撐;堅持把企業家捐贈意愿與村官創業需求結合,使企業家有了捐贈的落腳點,使村官創業有了“主心骨”。
與此同時,中國扶貧開發協會創新實施機制,把建立基金、集中培訓、支持創業、國際合作四大環節,有機聯結,并梯次推進,使支持“村官工程”從整體上形成了科學的主體框架和有效的運作體系。
5年來,中國扶貧開發協會“村官工程”已累計投入使用7240萬元。其中,投入1400萬元,累計舉辦26期貧困村大學生村官培訓班;投入3610萬元支持4個省124個貧困村大學生村官創業項目;投入400萬元在山西晉中市開展大學生村官低碳扶貧植樹項目;投入1830萬元解決9個省30個縣的70個貧困村群眾飲水困難問題。
“每年培訓班舉辦4-5期,每期都凝聚著我們的心血,只要對貧困村有一絲幫助,我們的堅持就是值得的。”村官辦負責學員管理及服務工作的賈雷明告訴記者。
“村官工程”實施以來,得到了中央領導同志的重視和關懷,習近平、俞正聲、劉云山、劉延東、汪洋、趙樂際等中央領導及相關省市主要領導同志都分別作出批示,給予充分肯定和鼓勵。
“村官工程”得到中組部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2010年12月8日,時任中組部部務委員兼組織二局局長陳向群、組織二局巡視員曾賢欽,組織二局一處副處長曹義到協會,聽取有關開展“村官工程”的匯報并給予積極評價;時任中組部副部長王爾乘親自參加2011年5月“村官工程”啟動儀式并發表重要講話;中組部組織二局巡視員曾賢欽、副巡視員單向前志和六處處長魯曉東、副處長仲輝、任立累計12次代表中組部參加培訓班的開班或結業儀式并作重要指示,使參訓大學生村官充分感受到組織的關懷。
“村官工程”得到社會各界、大學生村官和貧困地區群眾的廣泛認可和高度贊譽,逐步成為一個貧困村大學生村官學習交流、鍛煉成長的全國性平臺,成為緊密聯系社會力量參與精準扶貧的一條有效途徑,成為中國扶貧開發協會的一個公益扶貧品牌項目。
收獲:育人才
5年里,中國扶貧開發協會先后在北京、河北、山西、陜西、甘肅、重慶、貴州、安徽、江西、吉林、山東、浙江、福建、廣東14個省(市)舉辦了26期貧困村大學生村官培訓班,培訓了全國28個省(市、區)、880個國家或省級扶貧開發重點縣,涉及26個民族的5000名在貧困村任職的大學生村官,并向1500名參加培訓的大學生村官贈送了一年的《中國扶貧》、《鄉鎮論壇》雜志。
“村官的任務很重,工作很艱苦,但村官也是最光榮的。脫貧攻堅需要村官,這5000名村官,戰斗在第一線,他們的沖鋒陷陣,對于打贏脫貧攻堅戰有著重要的意義。”中國扶貧開發協會副會長袁文先強調。
金宏雁,山西代縣下苑莊村村官,村官培訓班第一期學員。2013年,經過實地考察和專家評審,金宏雁注冊成立的代縣紫金苑特色農產品專業合作社得到了中國扶貧開發協會30萬元的扶持基金。這位敢想敢做、不怕吃苦的小姑娘不負眾望,當年便帶領合作社獲得純收入18萬元,戶均增收2500元。2014年,合作社繼續利用星火基金和2013年的收益,水稻種植面積擴大為400畝,同時探索生態水稻的種植方式。在合作社的示范帶動下,代縣的水稻種植由退化到不足200余畝發展到了今天的1000余畝,并且開始了水稻和魚、鴨進行套種養的生態新模式,受益農戶達200戶,人均增收1000元。
山西的陳帥、衛杰、郝澤明,重慶的張利,陜西的魏大統,湖南的劉艷麗等等,這些參加過“村官培訓工程”的村官,如今在全國各個貧困村散發光芒,帶領貧困群眾邁上了脫貧致富道路。
截至目前,中國扶貧開發協會已無償支持了124個大學生村官創業項目,其中山西省41個、重慶市33個、陜西榆林市20個、湖南漢壽縣30個。項目類型多樣,種植類項目76個,養殖類項目39個,特色農產品加工項目7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2個。項目共帶動3萬戶、11.6萬人精準脫貧。
絕大多數村官的創業項目,都立足本村資源條件,將項目與當地產業和貧困農戶連在一起,做給群眾看,帶著群眾干,以產業開發實現精準扶貧目標。據統計,中國扶貧開發協會培訓的5000名村官中,目前有450名在村創業,共帶動10.8萬戶、43.2萬貧困農民增收脫貧。
在設基金、抓培訓、促創業的同時,中國扶貧開發協會還積極開拓國際合作。2012年,協會與新加坡連氏援助組織簽署了5年(2011-2016)戰略合作協議,將國家級或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的飲水困難村和大學生村官緊密結合,以大學生村官為紐帶,通過協會“村官工程”這一平臺,精準解決貧困村飲水困難。截至目前,連援捐助1830萬元,分別在甘肅、寧夏、內蒙古、重慶、貴州、云南、湖北、山東、河北等9省(市區)30個縣70個貧困村實施了安全飲水項目,惠及近7萬貧困村群眾。
展望:大步走
感動:年近古稀氣尤勝,心系國家胸更廣,奔波勞苦身逾輕,不求回報心卻寬。
感激:千里迢迢赴京都,滿腔希望于人文,諄諄教導記心間,紅色信念樹心中。
感恩:黨的政策惠民生,民族精神萬代傳,時代村官知感恩,奮發有為譜新篇。
到北京參加第一期培訓的重慶市村官對反映自己當時心情的這三首詩仍記憶猶新。“真扶貧,扶真貧”,迄今為止,中國扶貧開發協會“支持貧困村大學生村官成長工程”已走過5個年頭,五年的風風雨雨,對大學生村官的關愛始終不變。
2016年,第27、28期村官培訓班已分別在福建長汀、寧德舉辦。新的五年,中國扶貧開發協會將充分發揮協會的平臺優勢,廣泛動員社會力量,繼續深入推進“村官工程”,為2020年實現脫貧攻堅目標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做出新貢獻。
據中國扶貧開發協會副會長兼常務副秘書長黃祖紹介紹,培訓規模上,今后五年,協會將繼續培訓5000名貧困村大學生村官;培訓對象上,依然以在脫貧攻堅重點地區的貧困村任職的大學生村官作為重點,同時增加一部分在貧困村任職的“第一書記”;培訓組織上,加強培訓基地建設,計劃在中西部貧困地區如江西、貴州、甘肅等省設立3-4個培訓基地;培訓內容上,更注重針對性、精準性,時效性,提高培訓的質量和效果;培訓經費上,采取協會自籌一點、企業贊助一點、申請主管部門支持一點的方式籌集落實。國務院扶貧辦已同意今后五年每年支持100萬元培訓經費。
中國扶貧開發協會將緊緊圍繞扶貧開發“六個精準”的要求,進一步規范和完善支持村官工程的資金平臺,通過多種方式包括廣泛動員社會力量為“星火扶貧創業基金”捐款、引導愛心企業家結對幫扶定向支持、搭建社會化的眾籌平臺等,對大學生村官創業項目采取無償支持和滾動周轉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支持。
“中國扶貧開發協會就像一雙溫暖的大手,扶著我們向前邁步。”第17期培訓班學員,來自山西沁縣南溝村的劉清河如此比喻。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過去的5年,在胡富國老會長的帶領下,“支持貧困村大學生村官成長工程”成為中國扶貧開發協會緊扣扶貧開發主題、落實中央重大戰略決策的典型工程之一,培養的村官遍布九州。
未來的5年,中國扶貧開發協會依然會用溫暖的大手,扶著更多大學生村官穩步向前,助力貧困地區脫貧攻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