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翠翠
?
從審計意見一致性看審計質量高低
李翠翠
摘要:高質量的審計報告是投資者理性投資和監管部門有效監管的重要參考信息。不同類型的審計意見不僅反映了注冊會計師在執業過程中的獨立性、職業謹慎程度和所承擔的責任大小,更綜合體現了財務報告審計的質量,研究審計意見類型前后年一致性問題可以客觀地評價審計質量的高低。
關鍵詞:一致性;影響因素;Logistic回歸
證券市場是企業投融資的關鍵渠道,其能否健康穩步地發展對國家整體經濟的高效增長十分重要。企業管理層掌握著有關證券價值的內幕消息,使得委托方常常質疑財務報表質量,因此需要獨立第三方對企業風險重點關注,防止出具不真實的財務報告。然而隨著經濟增長上市公司利益群體不斷擴大,上市公司經濟業務也日趨復雜,利益相關者面對復雜的信息更加依賴審計意見來做決策。從近年來國內外陸續曝光的假賬丑聞中可知,致使審計失敗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注冊會計師的執業能力不足,而是注冊會計師沒有遵循獨立的審計職責,過度信任上年審計意見,審計意見發表比較隨意,甚至與上市公司同流合污,聯合制造虛假的財務信息,審計質量低下,給證券市場帶來災難,分析影響企業年審意見前后年一致性問題有利于我們客觀地把握和評價年報審計質量的高低,增強社會公眾對審計行業發展的信心,進而使審計師出具的審計意見可以真正引導審計客戶、投資者作出科學決策以及監管部門進行有效監管。
(一)公司方面國內外學者主要分析審計費用的規模、依賴性以及非審計費用占比對審計意見的影響,從近年來的財務造假案件來看,部分上市公司在達不到規定的業績指標時,選擇的捷徑往往就是向審計師支付異常的審計費用來購買審計意見。唐躍軍(2010)指出上市公司可能存在利用審計費用來實現審計意見購買行為。本文在前人的基礎上,研究審計費用變化對審計意見的影響,來分析上市公司前后年審計意見不一致是否系審計費用改變引起的。被審計公司如果是ST公司,表明其經營管理上存在著較大問題,大多數ST企業已陷入財務危機,面臨被退市的危險,陳文銘、徐晨陽(2014)認為ST公司迫切地需要會計師事務所為其出具標準意見使其維持他的上市地位,審計意見購買動機較強。證券市場資源有效配置問題說到底是信息問題,而證券市場的信息提供者普遍存在“盡早公布好消息,推遲公布壞消息”的心理,田利軍(2007)從審計意見的形成過程分析影響審計意見的因素,發現業績較差的公司比業績好的公司更遲披露年報,收到非標準審計意見的公司比收到標準審計意見的公司年報披露時間更晚,公司收到的審計意見的嚴重程度越高,年報披露越不及時。
(二)事務所方面
事務所與被審單位之間關系存在的基礎就是被審單位與事務所之間供需關系應符合成本效益原則,當會計信息需求與供給無法滿足成本效益原則時,主審會計師便會變更。由于現階段我國證券市場不健全,加上信息的不對稱性,投資者們很難準確的了解上市公司變更事務所的真正原因。陳淑芳、曹政(2012)發現許多公司存在通過變更事務所來獲取標準財務報表審計意見,尤其是在前任注冊會計師出具了非標準財務報告審計意見的時候,通過變換事務所改善財務報告意見類型。
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如下假設:
H1:上市公司審計費用變化會導致審計意見類型前后年一致性減弱;
H2:ST公司審計意見前后年一致性較差;
H3:年報公布時滯越長,審計意見前后年的一致性越差;
H4:上市公司變更事務所會導致審計意見類型前后年一致性減弱。
(一)變量設計
1.因變量。選取審計意見一致性(Y)作為被解釋變量,前后年審計意見不一致為1,否則為0。
2.自變量。(1)審計費用改變(Fchg):審計費用比上年增加取1,否則取0;(2)是否被St(St):St公司取1,否則取0;(3)年報公布時滯(Time):以距離年報截止時間的天數計;(4)事務所變更(Cchg):本年變更事務所取1,否則取0。
3.控制變量。選取公司資產規模及資產負債率作為控制變量,其中資產規模用公司本年總資產的自然對數表示。
(二)模型構建
本文實證分析的因變量是一個標準的0-1變量,用來表示上市公司前后年審計意見是否一致,本文通過Logistic回歸模型對樣本數據進行分析,模型表達式設定如下:

(三)樣本選擇與數據來源
本文以2014年滬深A股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考察2014年上市公司審計意見與上年一致的影響因素,共得到2533個有效樣本。本研究數據來源于國泰安數據庫,使用EXCEL、STATA軟件進行相關數據處理,并對控制變量作了1%winsorize處理。
(一)描述性統計分析
1.被解釋變量的描述性統計分析
在對2533個樣本進行描述性統計發現:審計意見前后年不一致的公司只有79家,僅占總體的3%,說明審計意見一致性問題比較普遍,我們在對審計意見進行研究時往往需要考慮上一期審計意見的影響。一方面,如果上市公司上一期收到了非標準審計意見,本年度注冊會計師為防范審計風險,在審計過程中會更加謹慎,再加上被出具非標準審計意見的公司存在的問題性質可能比較嚴重,很難在短時間內清除危機,因此本期再度收到非標準審計意見的可能性更大。另一方面,我國目前審計環境還不夠完善,審計師低價攬客現象嚴重,上期收到標準審計意見的上市公司,審計師在審計時可能出于審計成本的考慮,過度信任上期審計意見,本期審計風險意識減弱,出具與上期一致的審計報告。根據審計意見前后一致結果可以看出審計師在發表審計意見時的隨意性較大,審計質量有待提高。
2.各解釋變量的描述性統計分析
從統計結果可知,審計意見前后年不一致的公司,其審計費用改變、事務所變更、是否被ST、以及審計報告披露時間的均值分別為0.747、0.203、0.165、103.418,分別高于審計意見前后年一致的公司各項均值,說明審計意見前后年不一致的公司更容易改變審計費用,變更事務所,ST公司更可能出現審計意見前后年不一致的情況,而且這些公司相比于審計意見前后年一致的公司披露年報的時間較晚。
(二)相關性分析
通過相關性檢驗,本文所有解釋變量之間不具有高度相關性,因此可以認為本文解釋變量之間不存在多重共線性問題。同時發現審計費用改變,公司是否被ST,年報披露時間以及是否變更事務所與審計意見一致性之間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與本文前面預期均相符。公司審計費用改變與變更事務所正相關,說明公司變更事務所會導致審計費用改變的可能性增大。公司是否被ST與變更事務所正相關,說明ST公司更容易變更事務所,可能存在通過變更事務所來改善審計意見。公司是否被ST與年報披露時間正相關,說明ST公司披露審計報告的時滯更長。
(三)Logistic回歸分析
本文采用STATA進行Logistic回歸,結果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審計費用改變、是否為ST公司、年報公布時滯以及事務所變更的估計系數大于0且均在1%水平上顯著。審計費用改變,審計意見前后年不一致的可能性愈大,說明公司可能存在通過改變審計費用達到審計意見購買目的,與H1相符。上市公司是否被“ST”與審計意見前后年一致性正相關,表明ST公司為防止退市,會作出多種努力獲取不一致的審計改善意見,與H2相符。審計意見前后年不一致的公司年報公布時滯愈長,與H3相符。變更事務所與審計意見前后年一致性呈現正相關,說明變更事務所可能會改善企業年報的審計意見,使得審計意見前后年不一致,與H4相符。

表1:Logistic回歸結果
實證結果表明,審計意見前后年具有高度一致性,審計費用改變、公司是否被ST、年報公布時滯、事務所變更與審計意見前后年一致性呈現正相關。當公司審計意見是非標時,其通過變更事務所,改變審計費用來實現審計意見購買的動機愈強,從而改善審計意見,通過比較分析可知,ST公司據此達到審計意見改善的動機更強,而且審計意見前后年不一致的公司傾向于更晚公布年報。根據審計意見前后一致性結果可以看出審計師在發表審計意見時的隨意性較大,審計質量有待提高。我國現階段的會計信息披露制度還不夠完善,很多數據無法得到或者很難得到,根據公開披露的信息不能直接反映公司的真實問題,對有些非財務信息指標的來源也不夠明晰,列示不夠具體,對上市公司進行某些實證研究由于數據缺失導致研究難度較大,分析的結果缺乏實用性,所以我國應進一步地完善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模式,對信息進行實時動態管理,為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加全面、準確的信息。審計報告質量離不開良好的審計環境,我國所處的審計環境是不斷變化的,我們必須與時俱進,及時調整改善審計環境,減少低價攬客降低審計成本致審計質量低下的情況,減少審計師的經濟依賴性,提高審計師的審計獨立性,加強對審計規范的建設力度和對審計師審計舞弊的處罰力度,使審計師能夠在健康有序的執業環境中出具高質量的審計報告。
參考文獻:
[1]唐躍軍.不利意見、審計費用與意見購買.證券市場導報,2010(1).
[2]陳文銘,徐晨陽.我國上市公司審計意見影響因素研究.管理觀察,2014(9):62-64.
[3]田利軍.審計意見影響因素實證分析.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07(6).
(作者單位: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會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