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飛劉廷輝
?
大學生網絡消費現狀SWOT分析
高飛劉廷輝
摘要:本文通過運用SWOT分析法,深入分析當前大學生網絡消費活動中的優勢和劣勢,認清這種新的消費形式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為新形勢下,進一步做好大學生健康網絡消費引導,促進互聯網經濟發展作出努力。
關鍵詞:大學生;網絡消費;SWOT分析
網絡消費是社會信息技術發展到一定程度,人們利用網絡獲取商品以滿足需求的活動,包括網絡購物、網絡娛樂、網絡交際等多種形式,從狹義的范圍說,網絡消費是指用戶為完成購物或與之有關的任務而在網上虛擬的購物環境中瀏覽、搜索相關商品信息,從而為購買決策提供所需要的必要信息,并實現決策的購買的過程,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網上購物。隨著互聯網技術發展,尤其是“互聯網+”概念的提出,網絡消費以其傳播信息巨大,速度快、互動性強等優勢成為一種重要消費模式。大學生是與互聯網密切接觸的群體,也是網絡消費主要客戶群,是推動網絡消費活動發展的重要力量。采用SWOT分析法客觀分析大學生網絡消費活動有助于提升大學生網絡消費能力,促進互聯網經濟發展。
1.大學生網絡消費更加理性
理性消費是在真實需求驅動下,通過對產品信息的充分了解和比對,用最小投入獲取最理想產品的消費行為。在網絡消費活動中,很多大學生習慣通過比較來選擇商品,在這一過程中,雖然也參考廠家或賣家商品信息和廣告,但更多的是參考已購買使用商品的用戶的實時評論,進而客觀、獨立的進行性價比比較,做出選擇。可以說,大學生在進行網絡消費活動中,擁有主動獲取產品信息的渠道,能夠獨立思考,最大限度降低了傳統消費環境下,商家廣告效應和營銷策略的影響,使消費更加理性。同時,大學生對待網絡消費普遍奉行“合理購買,注重價值”的原則,絕大部分學生在網絡消費中既不保守,也不冒進,能夠保持一種冷靜、客觀和成熟的心態。
2.大學生消費選擇更加主動
傳統消費環境下,買賣雙方依據等價交換原則完成消費活動。但實際中,很多買家因為時間、地域、商品數量等因素限制,往往處于被動地位,在商品數量、定價、附加服務方面受制于賣方規則。買方不能完全充分掌握消費信息,致使其無法享受平等的市場地位。而在網絡環境下,消費者的選擇則更加主動,大學生可以通過互聯網在全國乃至全球范圍更快捷的了解商品信息,拓展考察視野,增加選擇范圍。還可以在網絡消費中根據自己要求設計定制相關產品,且根據擁有網絡資源的平等性與賣方就價格等因素進行談判。也可多人聯合利用互聯網特性,將零散的消費者集中起來,以集體議價形式集中采購商品,爭取更大的優惠。網絡消費模式增強了消費者對商品的可選擇性,也能夠促進商家競爭,消除壟斷,保護消費者正當權益。
3.消費活動更加靈活
大學生每天繁重的課程,加之一些素質拓展教育和學生活動占據了大量的時間,供學生自由支配用于購物消費的時間很少。而大學生網絡消費可以在網絡中隨時進行,這對于學生來說至關重要,消除了時間對消費活動的限制。同時,在空間上,無論賣方身處那里,學生都可以通過網絡與其聯系,完成消費活動。對于賣方來說,網絡消費活動的開展,加大消除了開設實體店所發生的人員薪酬、場地費用等開銷,降低銷售成本,促進消費活動靈活開展。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經濟得到社會重視和支持,其發展勢頭逐步擴大,同時也暴露出一些問題。
1.大學生網絡認知和使用水平不高
目前,大學生對網絡的了解和使用水平較低,絕大部分學生對網絡的了解都是來自于使用中,雖然有極強的目的性,但不系統,也不規范。網絡認知欠缺影響到學生對網絡的充分使用,使用水平的不足更限制了學生在網絡中的自我防護能力發展。從而在網絡消費活動中增加了不安全因素,如點擊非法網頁致計算機中毒,誤入釣魚網站致使自身利益受損等,而個人隱私泄露情況更是嚴重危害了大學生網絡消費者的自身利益,導致自身經濟損失或是因個人信息泄露誘發其他不良影響。
2.大學生網絡消費活動風險值較高
網絡消費中,最大問題就是商品質量問題,因為退貨、調貨、投訴等繁雜的程序,多數學生在遇到這樣問題,都選擇了消極對待,默默承受,尤其是在一些商家過度宣傳下,很多學生僅從網絡中的信息無法做出準確判斷,無法保護自己正當權益。針對這樣的不利因素雖然國家出臺了很多相關法律法規,但由于宣傳力度不夠、學生法律意識淡薄等因素,都影響了大學生網絡消費活動的良性發展。
對于網絡消費的最后環節—物流,其服務水平較低是影響網絡消費的重要原因,因為時間過長、不穩定、服務條款不合理等現象存在,導致網絡消費優勢價值無法體現。不利于大學生網絡消費活動的開展。
1.政府加強引導建設監管力度
目前,無論在互聯網消費環境建設還是大學生群體網絡使用引導上,政府都將出臺了相應的政策,根據大學生網絡消費行為實際情況和特殊需求制定相關政策,加強網絡消費環境整治和建設引導工作。在以“共同構建和平、安全、開放、合作的網絡空間”為支點互聯網治理體系變革中,政府對互聯網的監督和指導切實保障了大學生網絡消費活動中的合法權益和健康積極網絡營銷活動開展,從而為大學生網絡消費的健康發展提供機遇。
2.高校重視網絡消費環境建設
隨著網絡普及,大學生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行為習慣、生活方式都受到網絡深刻影響。對此,各高校非常重視,主動出擊,全方位加大校園網絡信息化建設,完善校園網布局,讓網絡緊密結合大學生生活,成為大學校園文化的重要平臺。同時,加強對大學生網絡法規教育普及和網絡素養培育工作,通過網絡維權知識宣講、網絡商品信息辨別等方面活動幫助大學生建立正確科學的網絡消費觀念。
在面臨機遇同時,高校大學生網絡消費活動也遇到了很多挑戰,需要有清醒的認識,逐一應對。
1.網絡賣家遵守職業道德規范主動性有待提升
賣家能否主動遵守職業道德規范對網絡消費者有著重要的影響,也是網絡消費能夠健康發展的關鍵。因此,網絡商家要不斷加強自身職業道德建設,承擔起相應責任,誠實守信開展經營,才能獲得大學生消費者的信任和支持。但目前,這一點還要進一步提升和建設。
2.網絡消費中物流與售后服務規范性有待完善
就目前網絡消費情況看,物流送貨和售后服務已成為發展瓶頸,甚至成為了與傳統消費模式比較中的劣勢,雖然國家有相關政策規定出臺,但在具體執行過程中還要更加規范,并不斷完善,消除大學生在網絡消費活動中的不安因素。
參考文獻:
[1]劉蘭蘭,李亮亮,黃銳.我國網絡消費的現狀及對傳統市場的挑戰[J].中國集體經濟,2012,21:26-27.
[2]梁綺惠.網絡消費的優勢與高等教育的尷尬[J].消費經濟,2001,01:47-48.
(作者單位:錦州醫科大學、朝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基金項目:
本文為2016年遼寧醫學院學生工作科研項目《大學生網絡閱讀現象研究》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