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動 態
4月21日,國土資源部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2015中國國土資源公報》(以下簡稱《公報》),從土地資源、礦產資源、海洋資源、法治國土建設、國土資源領域改革、國土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地質調查、地質環境、科技與信息化、測繪地理信息服務等十個方面,全方位亮出2015年國土資源工作成績單。
《公報》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全國耕地面積1.35億公頃,2015年全國因建設占用、災毀、生態退耕、農業結構調整等原因減少耕地面積30萬公頃,通過土地整治、農業結構調整等增加耕地面積23.4萬公頃,年內凈減少耕地面積6.6萬公頃。全國建設用地總面積3853萬公頃,新增建設用地50.67萬公頃。全國地質勘查投資總額為899.3億元,新發現主要固體礦產大中型礦產地144處。
4月12日,國土資源部正式印發《國土資源“十三五”規劃綱要》。《綱要》分8章共40節內容,主要以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發展理念為根本遵循,明確了今后5年國土資源工作的指導思想和主要目標任務,提出了一系列支撐國土資源事業發展的重大舉措和重大工程。其中,“十三五”時期的約束性指標包括:全國適宜穩定利用的耕地保有量在1.24億公頃以上,基本農田保護面積在1.03億公頃以上,確保建成高標準農田5333.3萬公頃、力爭6666.7萬公頃,新增建設用地總量控制在217萬公頃。
4月23日,國土資源部在京召開全國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臺培訓會,全面部署不動產統一登記和信息平臺建設工作。國土資源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王廣華出席會議并講話。
王廣華強調,要把信息平臺建設作為不動產登記工作的關鍵環節和“十三五”國土資源信息化工作的統領,并以此推進“國土資源云”,加強統籌,全面推進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臺建設,確保按時完成信息平臺建設任務。要充分認識信息平臺建設在不動產登記整體工作中的特殊重要性,正確研判信息平臺建設的艱巨性和復雜性,準確把握目標任務,確保到2017年底信息平臺基本覆蓋全國。
4月21日,國土資源部黨組書記、部長、國家土地總督察姜大明主持召開第8次部長辦公會,聽取城市周邊永久基本農田劃定進展情況報告。為加快推進全國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工作,國土資源部聯合農業部開展了106個重點城市周邊永久基本農田劃定任務論證審核工作。會議透露,目前,106個重點城市均已上報了核實舉證報告,已通過國土資源部部長辦公會審議的重點城市有60個。此外,國土資源部實時跟蹤指導其他城市(含縣城)周邊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工作。目前,全國有231個市級城市、1172個縣級城市下發了初步任務;78個市級城市、506個縣級城市完成了核實舉證;62個市級城市、376個縣級城市完成了論證審核。
由北京大學國家資源經濟研究中心構建的“中國資源型城市轉型指數”近日正式發布,《中國資源型城市轉型指數——各地級市轉型評價》同期發布,這是首部關注全國性資源型城市轉型的研究報告,也是首次以轉型評價為切入點研究資源型城市轉型問題的理論探索。
此次研究的一項特色表現在資源型城市轉型指標體系的構建上。在指標體系的構建方面,研究結合發展問題和轉型目標提出了“經濟轉型”“社會轉型”“環境轉型”“制度轉型”4個一級指標,10個二級指標,46個三級指標,構建起立體化的中國資源型城市轉型綜合評價指標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