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紹山
【摘要】課堂教學是英語教學的主要形式,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是提高學生英語聽、說、讀、寫能力的主要途徑,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因此,英語教師要認真備課,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以及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本文就此探討了初中英語教學中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
【關鍵詞】初中英語 課堂教學 效率 方法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當前初中英語教學教材在內容上也實現了一定的改版,教學內容增添兩個單元,無形中為當前的初中英語教學提出了挑戰,也讓英語教師開始反思,如何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中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幫助學生更好地吸收更多英語知識。
一、新課導入環節力求短而精
英語課堂教學在開展以前,教師做好新課的導入工作,是課堂高效教學的重要開端,只需要短短幾分鐘,就能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轉變“必須學習”為“我要學”的模式。因此,教師要注重在導入階段的懸念設置,為學生的英語學習開好頭,緊抓學生的關注點與興趣點,從而在后續的教學工作中收獲事半功倍的效果。當前教師較為常用的導入方法包括了奇聞趣事、焦點事件、幽默笑話等等,例如在學習Tan Duns music的內容時,教師可以通過電影插播等形式導入,導入《臥虎藏龍》當中的一段視頻與音樂,讓學生集中注意力觀看。隨后再次查找播放譚盾在奧林匹克頒獎音樂中演出的視頻,視聽感的享受很快能帶動學生全身心投入學習探討狀態,于是開始開展關于譚盾中文的內容介紹。這種導入能為后續的英語學習內容做鋪墊,同時也節省了學生在無興趣的懵懂狀態下進入閱讀的低效學習時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準確列舉貼近生活的事例
語言的學習均與學生實際生活緊密相關,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從詞匯到語句理解和運用英語,課堂上的例舉與表達必不可少,教師也通過這種形式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因與自身經歷環境相近而印象深刻。例舉的應用首先要確保準確性,任何教師在課堂上為學生提供的信息都應是無誤的,比如在講解be used to doing和uesd to do的區別時,教師可以通過一句話來例舉:She used to play a lot instead of studying,but now she is used to working hard so as to a good student.這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貼近,學生在認識理解的過程中更容易消化。再如分辨alone 和lonely的區別,教師則可以通過The old woman doesnt feel lonely though she lives alone,清晰易懂。
三、以架構網的形式儲存單詞量
英語的單詞學習是基礎,長期以來困擾學生較多的英語學習問題也在于單詞的繁復與量多,也有很多學生反映背單詞的過程枯燥無味,難以全身心投入,學生一旦沒有確保一定的詞匯量,那么深入的英語教學就無法開展,且課堂效率也得不到保障。在進行新單詞的學習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以自己的記憶習慣將單詞嘗試性讀一次,形成一定的印象與思路,盡可能擺脫死記硬背的形式,隨后過渡到短語,由點連線,再過渡到句子,由線到面,逐漸形成專屬的知識網絡,這個過程不但不會枯燥,還有一定的趣味。
四、給予學生足夠的思考消化時間
英語的教學版塊大致可分為語法、句型、詞匯等,與大多數的語種學習一樣,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而在一節課的時間中,教師也不要妄想普遍英語基礎水平的學生在缺乏語言環境的氛圍下學習能消化所有知識,教師要給予學生充足的練習與思考時間。另外,要加強練習方式的多樣化,避免單一教學,預防學生出現枯燥無味之感。比如在學習Integrated skills內容,其中的聽力、對話模仿、填空、句型等版塊都需要交錯訓練,那么教師在遞進式地進入下一個版塊時要充分預留時間讓學生消化知識。比如進入speak up部分,教師可以先讓學生理解對話,回答字面上的基礎問題,隨后以小組合作的形式提出有異議的句型表達,并將其以代表小組出戰的形式羅列在黑板上。教師要重視學生思考的過程與歸納的結果,幫助學生理順思路,整理思路,關注學生知識記憶與形成的問題,這才有助于教師及時發現學生的學習問題,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五、建立小組競爭機制促進效率提高
初中生正處于爭強好勝的年齡階段,在教學活動中建立競爭機制在很大程度上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挖掘學習動力。初中英語的教學課堂中,教師的主導作用貫穿了整個教學活動的過程,也在不斷推進的同時誘發學生求知欲,激發興趣,教師必須重視學生求知欲與興趣對教學效率提高的重要推動作用,而小組競爭機制無疑是促進效率提高的重要手段。例如,在英語的聽說讀寫學習階段,教師在閱讀英語文章的環節就為學生建立競爭機制,以小組積分競賽的方式開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競爭機制建立之后活動的競爭形式包括:自創自演角色對話的表演形式;設置對話問答的搶答與必答環節等。這些形式需要一定的分數值做保障,如小組角色對情景的再現與表演可獲取10分,搶答2分,問題補充1分等等,強化課內的競爭體系與機制,挖掘學生英語學習的欲望與潛力,同時還有助于培養學生合作精神以及集體榮譽感。
綜上所述,伴隨著教改的實施,課堂教學方式與內容的豐富化、綜合化無疑對學生的學習有很大的推動與促進作用,但作為重要的語種學習,初中英語的教學依舊缺乏必要的語言學習環境,因此學習效率的指標達成依舊得不到相應的保障。為了確保教學效率與學生最大學習能力的達標,教師必須全力開發學生的英語學習潛能,挖掘學習興趣,采用更科學合理的高效教學手段,促進教學效率的最大化提升。
參考文獻:
[1]張素娟.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方式的多樣化[J].教育實踐與研究(B).2012(08).
[2]吳蘭英.淺談初中英語有效的課堂教學[J].新課程(下).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