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艷 馬銘鴻 張秀君
教材解讀是門學問,學問的價值在于求真;
教材解讀是門藝術,藝術的價值在于創新。
教材解讀能讓教者吃透教材,把握編者的設計意圖,從而更準確地設計教學內容。
本文解讀的內容是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八單元數學廣角中的《烙餅問題》。
依據課標的要求,結合對教材的把握,接下來將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單元內容整體解讀
編者很注重“數學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這一理念。
本單元教材的編寫具有兩大特點:
1.創設生動的數學情境,提供豐富的背景資源;
2.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尋找最優化的方案。
教材呈現能這些問題,目的就是讓教師在教學時要恰當把握教學要求,并不要求學生一看到問題就能從優化的角度給出最優的方案。本單元可用3課時進行教學。
二、所選課節具體解讀
1.設計理念
“告訴我,我會忘記;讓我看,我還記得;讓我參加,我會理解。”所以教者應該給學生創設一個自主交流的情境,引導學生在討論交流中體悟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生活本身就是一種學習”的理念,目的是讓學生“在操作中探索,在探索中創新”。
2.解讀教材例2《烙餅問題》
教材首先給出一幅生動有趣的情境圖:媽媽正在烙餅,并且說出了烙餅的方法“每次只能烙兩張餅,兩面都要烙,每面3分鐘”。小女孩說:“爸爸、媽媽和我每人一張。”接下來教材呈現出3個學生相互討論交流的場景。
結合內容,我精心設計了烙餅的最優方案,并用課件逐一展示:
1正面2正面
1反面3正面
2反面3反面
再用課件展示4張至10張餅所需時間的表格。
對于優化策略,教材不單只在3張餅上,最主要的是在解決烙3張餅的問題后,讓學生進一步擴展到4張、5張……10張,讓學生探索出規律。
三、所選課節習題解讀
課件出示美味餐廳情境圖(教材108頁第4題)。
此題的意思是:餐廳現在同時來了3位客人,每人點了兩個菜,而只有兩個廚師,怎樣安排炒菜的順序比較合理呢?與例2的解決方法相同,應先給前兩個人各炒一個菜,接下來再給第一個人和第三個人各炒一個菜,最后給后兩個人各炒一個菜。
匯報交流時,可以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的想法。
課件出示珍惜時間的名言警句: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最后,以毛澤東的兩句詩與各位同仁共勉,如果說:“教材解讀”的道路可以稱之為“雄關漫道真如鐵”,就讓我們一起“而今邁步從頭越”吧!
編輯 趙海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