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元美
摘 要:以低年級閱讀習慣培養為論述主題,主要從興趣培養、氛圍營造以及教學方式選擇等角度,對小學低年級學生閱讀習慣培養策略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低年級;閱讀習慣培養;語文
一、培養學生閱讀興趣
在小學語文教育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其作為一個獨特的個體,會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所以,在低年級學生閱讀習慣培養中,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非常重要。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通過一個有趣的故事作為引子,通過平穩過渡,使學生帶著興趣進行課文的閱讀。例如,在學習《吃水不忘挖井人》一文時,教師可以花幾分鐘的時間向學生介紹一下這篇文章的時代背景,也可以為學生講一個關于毛澤東帶兵打仗的趣事,通過這種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帶著興趣和好奇去閱讀課文,這樣不僅能逐漸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而且在課堂教學中往往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為了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語文教師也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和意識,鼓勵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閱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其引導作用,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根據時代的變化,不斷更新學生的課外閱讀內容,使學生能夠帶著興趣投入到閱讀活動中去,進而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二、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
小學語文教育教學活動實質上是一種兒童文化現象。愛玩是孩子的天性,而且小學生正處于啟蒙學習階段。為了不斷促進低年級學生語文閱讀習慣的形成,教師必須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閱讀環境。所以,在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語文教師不可以總是以一種非常嚴厲的姿態來面對學生,不可隨便對小學生進行指責和體罰,盡可能營造一種輕松的教學氛圍,對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教師要耐心講解,通過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消除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遇到的各種障礙,進而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例如,教師可以專門為學生設立一個閱讀教室,在教室中,為學生準備各種各樣的書籍,在教室的墻壁上掛有各類文學家的畫像,而且還有對其成就的介紹,而且這樣的教室還應該盡可能選在偏僻安靜的地方。為了營造更好的閱讀氛圍,可以讓學生一邊閱讀一邊在本子上記下自己的閱讀心得,結束后還可以和同學進行交流;也可以讓學生自己攜帶喜歡的刊物到教室閱讀;還可以在班上組織各種比賽,如:讀故事、朗讀比賽等,進而讓學生在比拼的氛圍中培養閱讀興趣和習慣。
三、教學形式多樣化
為了培養低年級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教師必須注重語文教學形式的多樣化。首先,可以開展情境教學。情境教學是低年級學生閱讀習慣培養中最有效的教學形式之一。通過創設情境,可以使學生深入其中,從而對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其文中所描繪的時代特色有一個充分的了解,這對于提高其閱讀效果意義重大。例如,在學習《狐假虎威》一文時,教師可以選擇兩名學生扮演狐貍和老虎,然后讓學生根據自身對角色的理解程度進行扮演,讓學生盡量脫離課本,在情境演繹的過程中,可以對老虎和狐貍的對話進行適當地改變,但是,教師一定要通過指導,使扮演者的語氣和行為與文中的老虎和狐貍相匹配,這樣可以使學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到狐貍以及老虎的內心世界,進而更好地理解這一則寓言的寓意。通過對語氣和語速的調整,使學生對文中的語言形式有一個深刻地認識和了解,進而不斷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其次,也可以利用多媒體設施,針對同一篇課文向學生展示各種各樣的朗讀方式,這樣可以為學生進行閱讀提供一定的借鑒和參考,而且多媒體設施的運用可以開闊學生的眼見,這對于增加低年級學生課外閱讀知識,有著重大的影響。
參考文獻:
應豐婷.整合有效資源 編創童話故事:低段習作起步的又一道風景[J].浙江教育科學,2011(3).
編輯 姚曉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