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進才
摘 要 目前,我國很多集團企業在資金管理工作中,都十分注重資金的集中管理以及資金流向控制,但并沒有對資金集中管理過程中存在的稅務風險進行必要的管理。為此,本文從我國集團企業工作實際出發,展開對企業中稅收風險管理工作的相關思考,為國內企業此項工作提供一些具有參考價值的具體改革意見。
關鍵詞 企業管理;稅收風險;資金流向;財務工作
企業中的資金集中管理工作也被叫做“資金池”管理。在實際運營過程中,企業在資金集中管理工作方面存在很多稅收風險,其中包括因企業中經營項目方面存在的法律風險造成的企業稅收風險、企業在資金運轉過程中產生的稅收風險等。現階段我國與之相關的法律法規以及企業的經營方式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對企業資金集中管理造成了一定影響,限制了其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在這種情況下,管理者就應該為企業稅收風險管理工作進行相應思考。
一、企業在資金集中管理工作中的稅收風險研究
(一)企業中資金集中管理者是否上繳營業稅
1.繳納營業稅
對于正常繳納營業稅的管理者而言,有很多難以避免的稅收項目,比如貸款行為產生的營業稅。貸款屬于一種將資金轉交給他人的行為,在營業稅的稅收標準中將其列為金融保險業務范疇中,同時,標準中還規定無論是金融機構還是常規企業,只要產生將資金貸與他人的行為,就會被視為貸款行為,并根據金融保險業的稅收標準征收營業稅額。而企業中的集團結算中心,沒有被劃分到金融機構的范疇中,并且企業與其旗下的各子公司都是獨立的法律責任單位。在這種情況下,企業中各子公司在進行資金流動時,也會被視為是一種借貸行為,因此,企業中的子公司就必須嚴格履行相關規定,繳納營業稅。
2.不繳納營業稅
一般情況下,不繳納營業稅的單位認為所謂“資金池”僅僅是企業使用的一種資金管理模式,其性質與傳統意義上的借貸行為有著本質上的不同。使用“資金池”的單位有權利在企業集團的監管下,自由使用“資金池”一定份額的資金,這種資金管理模式相比于借貸行為,更像是企業儲蓄的存取。此外,企業成員在使用“資金池”取得利息,也與銀行的儲蓄獲利行為性質相同,不需要繳納營業稅。
(二)“資金池”管理模式下企業稅收標準
1.企業中“資金池”性質對企業稅收產生的影響
我國頒發的《企業所得稅法實時條例》中有著明確規定,常規企業向金融企業貸款所需要支付的利息支出、金融企業中的存款利息支出以及經過相關批準后發行的債券利息,都能夠予以扣除。而企業集團中使用“資金池”管理模式,只要其下屬單位利息支出不超過金融企業同期同類貸款利率計算數額的部分,就能夠予以扣除[1]。
2.企業中子公司關聯關系對稅收產生的影響
無論是企業中的財務管理單位,還是使用結算中心作為其管理模式的企業,其集團中的母公司都會與下屬成員單位產生一定的關聯關系。因此,為了確保企業中的集團利益,管理者就必須在不違反相關法律規定的情況下進行合理避稅。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企業都會借助相關企業來進行存貸款行為,以便以此控制企業中“資金池”利率水平,確保企業利潤。此外,為了避免與自身合作的關聯企業,利用轉讓定價法來轉移企業利潤,進而操控企業的整體稅負水平,《企業所得稅法》中規定,企業與其關聯單位之間的經濟往來,必須符合與之對應的獨立交易原則,至于以此減少企業中應納所得稅者,相關稅務機構應該根據獨立交易原則來對其進行調整。
二、資金集中管理稅收風險防范工作的具體方法
從上述對于企業資金集中管理風險分析中不難發現,現階段我國企業資金集中管理模式中,其稅收風險方法工作有待加強,其稅收風險防范工作的具體方法如下:
(一)實現資金集中的流程化和標準化管理,對稅收風險進行有效控制
在企業資金集中管理過程中,為了能夠對稅收風險進行有效控制,就需要企業實現資金集中的流程化和標準化管理,主要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第一,企業需要制定科學、完善的資金集中和稅收風險管理制度,并制定完善的管理規劃;第二,企業需要對財務和資金管理方面的數據、資料進行有效應用,通過對其進行分析來對企業資金集中管理中的稅收風險進行有效識別,進而對其進行有效規避和控制;第三,企業需要對稅收風險管理工作進行全程監管,及時發現問題并及時解決,并通過不斷摸索和總結構建出符合企業資金集中管理稅收風險控制需求的管理系統。通過該方法,來實現企業資金集中管理中稅收風險防范的標準化和流程化,進而實現對稅收風險的有效識別和控制,將其影響將至最低。
(二)利用統借統還合理規避營業稅
統借統還這一管理理念可以通過以下三個原則來進行分析:第一、由企業中的主管部門來向外部金融機構進行借貸;第二、將借出資金派發給下屬單位,其中包括企業中的獨立核算單位與非獨立核算單位;第三、參考金融機構借貸利率水平,來向企業中子公司收取利息,嚴格控制其利率。
一般情況下適用“統借統還”完成母子公司借貸的企業,就不需要稅務部門代開企業利息發票。同時,在企業集團由統借統還制度的前提下,企業還應該編制“企業本金與利息支出的計算表”以便能夠將從金融機構借貸資金的利息分攤情況進行系統分析[3]。某些地方稅務部門還會要求企業在進行“統借統還”業務時,在其年度清繳匯算,進行清繳申報時需要向稅務機關遞交相關證明。比如滬國稅務所在[2009]31 號中明確規定:非金融企業集團或者其下屬企業需要統一向金融企業進行貸款,然后再將資金分配給企業中的各部門或單位使用,然后需要由款項實際使用單位,在進行年度匯算,繳清申報時向相關稅務管理部門遞交以下資料:企業集團或者是企業旗下子單位在向相關金融單位貸款時所簽訂的合同復印件、企業集團內部在貸款利息費用分攤行為的相關協議、企業取得貸款的相關憑證以及利息費用的相關憑證。
三、結束語
在資金集中管理的集團企業中,對企業稅收風險進行有效控制,是提升企業經濟效益的有效措施之一。通過對企業稅收風險進行有效控制,既能夠對企業集中資金的管理力度進行有效提升,還能夠有效解決對外融資問題,進而對稅收風險進行有效防范,更好的確保企業快速、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陳長鋒.關于企業集團資金集中管理的幾點思考[J].蘇鹽科技.2010,(9):34-42.
[2]馬之超.我國大企業稅收專業化管理問題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0,(6):12-22.
[3]董子健.商業銀行稅收籌劃策略探析—以B銀行為例[d].西南財經大學.碩士生論文.2014,(3):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