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時代的日漸發展促使社會對于人才素質具有越來越高的要求,高職院校更加重視思政課程對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作用,實際的教學方式也在不斷更新。傳統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方式影響促使思政課程教學中仍然存在著非常多的問題,諸如,重視理論、輕視實踐;重視灌輸、輕視發散等等,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居于被動地位,缺乏創新能力和思考能力,實際的教學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本文對高職思政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作了分析,提出了案例教學法在高職思政課程教學中的應用對策,為提升高職思政課程課堂教學效率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 案例教學法;高職;思政課程;問題;對策
一、前言
作為高職院校培養的基礎性課程,思政課程對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價值理念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高職院校可以充分利用思政課程,宣傳馬克思主義的教育理論,加重品德教育,提升高職院校學生綜合素質,提升高職院校學生思想道德素質以及道德情操,有效抵制享樂以及拜金情緒,培養出符合社會發展需求的高素質人才。所謂案例教學法,實際上就是實例以及個案的研究教學方式,教師正確指導下,需要結合學生教學內容以及教學目標,通過案例分析方式提升學生研究能力以及實踐能力。
二、高職院校思政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環境不理想
從目前的教學來看,政策方面影響促使高職院校不斷擴大實際的招生規模,使得各專業學生人數不斷增加,雖然學生基數較大的班級較為適合開展案例教學,但是在分組討論學習中卻存在著一些問題,學生無法完全投入到討論氛圍中,學生容易在課堂學習上出現渾水摸魚的現象,實際的教學質量并不是非常理想。一部分高職院校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并沒有重視案例教學法,高職院校教學計劃中也并沒有充分體現出案例教學法,由于課程教學目標以及課時方面的限制促使開展案例教學法存在著非常大的阻礙。
2.教師工作方面的問題
由于傳統師資方面的限制促使教師工作壓力不斷加大,教師不僅需要花費非常多的時間在備課工作上,但是由于教學資源以及教學案例不充足促使教師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收集和修改案例,教師還需要督促學生做好準備工作,花費大量時間翻閱材料,教師教學壓力不斷增加。從另外一個角度分析來看,部分教師綜合素質不達標,缺乏教學技能,在案例教學方面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實際的課堂教學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課堂互動性并不是非常理想,教學在綜合評價方面存在著非常大的工作難度。
3.教學資源較為匱乏
從目前高職院校思政課程教學來看,部分學校教學中存在著案例匱乏的問題,高職院校并沒有設立收集和編寫案例的專業工作人員,課堂教學中缺乏有效案例,教師不得不自己尋找與教學內容相關案例,教師工作量不斷加大,教學案例質量并不是非常理想,教師案例教學法教學熱情受到了影響。從另外一個角度分析來看,高職院校思政課程教學案例選擇方面存在著質量方面的差異性,教學內容、教學案例存在著不匹配,甚至是脫鉤的現象,案例教學針對性并不是非常理想,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質量受到了非常大的影響。
三、案例教學法在高職院校思政課程教學應用對策
1.堅持案例合理性
教師在思政課程教學過程中,需要結合學生特點以及課程教學內容,選擇針對性更強的教學案例,但是需要特別注意的就是教學案例與思政教學內容相練習,結合思政教學內容,提升教學適應性以及針對性。在編排案例工作過程中,教師需要總體把握思政理論的教學體系,有效解決問題,提升學生問題解決能力以及自主思考能力。例如,在毛澤東思想精神的闡述工作中,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生活環境以及生活特點,根據學生思維方式來選擇教學案例,諸如,“中國夢”精神等,提升教學針對性,讓學生能夠更好的接受思政教學內容。
2.重視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
在思政課程教學之前,學生需要提前預習書本中的內容,同時還需要突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同時還需要將存在的疑問提出來,學生能夠根據疑問深入到思政課堂教學過程,教學針對性更強。教師需要結合學生具體學習情況,結合教學案例,鼓勵學生積極分析和討論,采用深入淺出的教學方式,鼓勵學生明確知識內容,引導學生開展積極討論,提升解決問題效率,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團結協作能力。教師需要明確自身在課堂中肩負的各項責任,轉變傳統教學理念以及傳統教學方式,鼓勵學生積極閱讀案例內容,并且不斷復述案例內容,這樣能夠讓學生對于案例形成深刻印象,堅持案例教學多樣性,提升教學效率。在案例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發揮自身重要作用,合理化設置問題,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提升學生發散性思維。在案例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案例信息以及案例教學目標,針對學生個性特點設置問題,實現理論與案例內容相結合,提升高職院校思政課程教學效率。
3.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在高校思政課程案例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認識到分析環節和討論環境對學生思政學習的重要作用,鼓勵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有效互動。在合理化課程分組之后,教師需要各組學生互動,針對教學案例以及教學問題,調動學生儲備的知識,有效發掘隱藏信息,提出個性化觀點,鼓勵學生之間互相討論,提升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此外,教師需要重視與學生的互動,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提出問題、思考問題、回答問題,考慮到學生在認知能力方面存在著一定差異性,大部分學生在實際學習過程中,更加關注表面化的問題或者是本質問題,在認知方面缺乏全面性,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有效排除教學細節,引導學生清除學習中存在的障礙,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問題和理解問題。
四、結語
總之,案例教學法轉變了傳統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方式上的束縛,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高職院校在理論教學同時,還需要重視實踐教學,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以及學習主動性,結合學生心理發展特點,培養出符合社會發展需求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葉錦萍,廖凌燕.高職思政課案例教學法運用的問題及實施方略[J].知識窗:教師版,2015(10):13-14.
[2]蘆凈.案例教學應用于高職思想政治課的實踐探究[J].職業時空,2009.05(06):53-54.
[3]孫偉.案例教學在高職院校思想政治課中的運用的必要性研究[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4(06):51-51.
作者簡介:
江子羽,男,30歲,1986年9月出生,大學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