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平
摘 要:生物學是一門以實驗為主要教學方式的學科,為了進一步提高初中生物教學質量,調動初中生學習生物課程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發揮學生學習主體的作用,不斷培養學生獨立探究問題的能力,從而推動初中生物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升,本文針對初中生物實驗課堂教學進行探究,試圖尋找提升生物實驗教學質量的對策建議,促進生物實驗教學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初中生物;實驗教學
新課改對生物教學目標提出了明確的規定,即要培養學生的生物實驗能力、觀察能力以及獨特的生物思維能力。初中生對于生物教學缺乏一定的了解,使其難免會感覺到陌生,也給教學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困難,但是,生物實驗課程也給學生帶來了學科的轉機,通過實驗課程的學習,學生更加形象地了解了生命運動的流程,也使學生了解了生物學教學的基本思想,提高了學生對生物教學的認知能力,將學生帶入到了生物學習當中。所以,生物實驗課程教學被廣泛應用于實踐教學當中,對學生生物知識能力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一、課前預設,充分演練,是提升實驗教學有效性的定心丸
實驗教學不同于其他知識學習,是不能以說教來代替實驗的。在農村學校,一般沒有專門的實驗員,要做實驗,都要任課教師自己去準備。而且有些實驗器材還不完備,也需要任課教師自己創設或借用,因此,要提升實驗教學的有效性,課前就要充分做好預設準備:一是就地取材準備好實驗器材,借用實驗室資源,學校周邊環境資源,教師自己創設資源,化學實驗室資源,物理實驗室資源等等;二是教師要提前嘗試,實驗能否成功,會出現哪些不確定因素,還需要如何改進,教師都要提前做到心中有數,只有這樣,才能更多地考慮到學生實驗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情況,才能提高課堂實驗成功率,也才能在課堂實驗教學中做到游刃有余。所以,課前準備器材,充分嘗試,是提升實驗教學有效性的定心丸。
二、自主探究,體驗樂趣,是提升實驗教學有效性的催化劑
課堂并不能滿足有些學生的實驗需求,他們對實驗有著強烈的濃厚興趣。他們喜歡在生活中發現問題,并有強烈的求知欲。他們渴望課外自主探究,獲取更多的實驗新知。所以,只要學生課外感興趣的實驗,我都會給予支持,不僅是在設計方案上給些建議,而且會提供實驗室器材等,課堂上也會安排時間,讓這些生物愛好者展示他們的實驗成果。比如:有一學生對用顯微鏡觀察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感興趣,他想觀察更多的植物和動物細胞,所以,放暑假時,特意到實驗室借用一臺顯微鏡,載玻片和蓋玻片等相應器材,讓他假期進行更多的實驗。下學期生物課讓他匯報假期的實驗心得以及成果。還有學生對葉片的正反兩面的氣孔數量產生興趣,自主借用燒杯、溫度計,親自實驗,課堂上再給予他們展示的舞臺。還有學生自主養花,進行種子萌發實驗,甚至有學生捉到從來沒有看到過的昆蟲,也會拿到學校讓更多的學生觀察等等。這樣,因為鼓勵,因為支持,因為重視,在一定程度上,極大地激發了學生探究動手的興趣,也帶動了更多的學生參與,這就無形之中大大地促進了實驗教學的有效性。
三、開拓思路,合理進行實驗的替代和改進
對一些不易完成的生物實驗,要對其原因進行分析,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如觀察“桃花的結構”,按教材進度基本在11月中旬,因此在花的材料來源上可根據季節,用月季花、白菜花等代替。還可將實驗材料相同的實驗合并,如“光對蚯蚓生活的影響”與觀察“蚯蚓的運動”兩個實驗,雖然分別安排在七、八年級,但一次實驗完全可以達到目的,既節省了時間,又節省了材料。再次,改革教學手段和方式。生物實驗的材料、用具很多需要師生自己準備,有些生物實驗所需時間長,且不易在實驗室進行,可以充分利用課余時間,將一些實驗改成課外實驗。如“探究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探究動物的學習行為”等,讓學生自己選擇實驗材料,自己設計簡易的裝置和實驗步驟。整個過程中教師要做到布置內容的合理性、指導方法的科學性。為避免實驗落空,可以讓學生把主要過程拍照或攝像,這樣既檢查了實驗過程又積累了可供分析借鑒的過程性材料。多數學校目前配備了多媒體教學設備及網絡設施,可以合理利用多媒體技術,用虛擬實驗彌補一些無法開展的探究實驗。對一些在短時間里不能完成的,因變化太快或太慢而不易觀察的實驗,也可采用視頻完成,如“觀察酒精對水蚤心率的影響”等。最后,建議替換或刪去教材中不易操作的實驗。
四、注重生物實驗過程,結果只是參考
初中生物實驗教學過程中,培養的是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實踐能力,并不需要學生去研究科學性的問題。目前,生物實驗教學普遍存在重視對結果的描述,而忽略過程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學生生物學習能力的提高。教師要重視對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關注每一個實驗環節的變化,將實驗結果列為參考性意見,帶領學生不斷發揮自身才能,這樣才能實現加強學生實驗性的目的。另外,培養學生關注實驗過程的習慣,也有助于對學生良好實驗習慣的培養,比如,保持實驗過程的整潔、干凈等。
五、建立健全的生物實驗教學評價體系
初中生物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制訂一整套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從而使初中生物實驗教學質量得到明顯的提升。另外,教師還要制訂與之相應的評價體系,不斷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實現教學質量的提高。教師不僅關注實驗結果的好壞,還要關注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的學習態度、實驗步驟、過程等。這些都能綜合地反映出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教師也要客觀地、公正地進行評價。同時,教師也可以實現評價體系的創新性,如,生生之間的相互評價,可以作為關注的一個方面。通過生生之間的互評,使學生更加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對學生實驗能力的提高更加顯著。
總而言之,在素質教育的新形勢下,初中生物教學需要加深教學改革,轉變思想,堅持“學生本位”的理念,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和實踐參與意識,增強學生的整體素質,激發學生的創新潛力,為學生提供參與實踐的空間,讓學生自主學習,自主判斷,善于思考并積極處理問題,讓學生感受到生物學習的快樂之處,自覺融入到實驗教學實踐,從而最大化實驗教學在強化初中生物教學實際效果,大幅度提高初中生物教學的質量與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