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姿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社會經濟突飛猛進地增長。物質文明讓人民衣食不愁。可新的問題也不斷產生。當前社會正處于轉型期,人們的思想意識與三十年前完全不同。貧富不均、社會公平正義不足、社會矛盾不斷累積……一些戾氣肆意橫行。個別學生以自我為中心。采取極端的手段解決問題。我們看到多數校園師生沖突不外乎是教師索要作業而遭拒。管理了違反紀律的學生而被打。收了學生的手機而被殺……。教師都只是做了自己份內的良心工作,為什么還會遭到報復呢。這給我們教育工作者敲響了警鐘。究竟是戾氣太重,還是我們教師沒能管控好自己的情緒不夠理性沒能保護好自己。我以為: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教師除了要安守清貧,還要加強自己的道德修養,管理好自己的不良情緒。
一、為什么要管理自己的情緒
教師也是凡人,也有七情六欲。我們每一個人的情緒都會因為外界事物的變化而變化。喜怒哀樂愛惡欲在不斷變化著。而教師的工作性質是與成長中的孩子打交道。成長中的孩子就是會不斷地犯錯誤。因為他不成熟,不知道什么時候是對,什么是錯。我們教師就是專門修正錯誤的。可是現在的孩子獨生子女多、加上個別家庭不正當的教育方式、許多孩子養成了不良習慣、加上有不少家庭父母離異問題、留守兒童多……教師工作有時孤掌難鳴。如果教師還一味只搞教學工作,唯分數至上,過分堅守原則,加上教師工資少,無地位。家庭生活艱難等問題。教師也會犯嚴重的心理疾病,如果不注意加強對不良情緒的管理,校園惡性事件難以避免。為此,我們每一個教師為了健康地活著。為了更好地工作,都要加強對自己不良情緒的管理。
二、管理好不良情緒的作用
在教學工作中,我們常常會看到一個教師教學效果的優秀不一定因為該教師有伶俐的口齒,淵博的學識。更加重要的因素是教師有較好的情商。不輕易動怒,寬容,和顏悅色,時不時真誠的關心學生,把學生的冷暖放在心上,與學生亦師亦友……一個有良好控制不良情緒的教師。會受到學生的尊重,學生會主動親近他,即我們常說的“親其師,信其道”。教學效果自然會不差的。我們現在還有不少教師。因為所受教育有局限性的原因,還是有些專制、簡單粗暴。有些教師還是老子天下第一的觀點,以為學生就要絕對服從自己,不然就給以嚴重處罰,把自己身上的戾氣教給了學生,學生暫時的表面服從,心理卻不服氣。因此,一個教師的人格魅力是修煉出來的,不是強迫學生獲得到的。
三、管理不良情緒有行之有效的辦法
1.不良情緒的產生是有原因的。不良情緒的產生好像火山爆發。身體實在承受不了了的一種宣泄。當然這與我們的體質有關。除了這個因素之外,我們的情緒是需要表達的,有的人的情緒長期得不到表達,只好壓抑和偽裝自己,有的孩子的情緒債物從童年時就開始累計,一旦遇到導火線就會爆炸。解決之道就是要關注孩子成長背景,多關心孩子。讓孩子多吃含維B類的食物。任何問題的解決先從情緒著手。只要情緒穩定了,學生就是講道理的。
2.要給情緒找出口。我們每天產生各種各樣的情緒。其中有不少不良情緒,如何讓不良情緒得到合理的發泄呢?
A.宣泄術。宣泄是調節不良情緒的有效方法。當我們遇到不愉快或委屈的事情時,不要壓抑在心里,要向知心朋友或親人訴說出來,哪怕自己找一個沒有人的地方大哭一場也行。這種發泄可以釋放積于內心的郁悶。當然發泄的對象、地點、場合和方法要適當,要避免傷害別人。最好的辦法是寫情緒日記。有不少不良情緒是因為沒有時間表達而產生了誤解。如果不及時化解掉就是一筆情緒債。如果任由這不良情緒發酵的話,就會成為壓力。從而影響我們身心健康。教師可與孩子交流化解學生的情緒問題。教師的不良情緒也可通過書寫得到宣泄。
B.轉移法。一群年輕人到處尋找快樂,卻遇到許多煩惱,憂愁和痛苦。他們向蘇格拉底請教,快樂到底在哪里? 蘇格拉底說: “你們還是先幫我造一條船吧! ”這幫年輕人暫時把尋找快樂的事兒放到一邊,找來造船的工具,用了七七四十九天,鋸倒了一顆又高又大的樹,挖空樹心,造出一條獨木船。獨木船下水了,他們把蘇格拉底請上船,一邊合力搖槳,一邊齊聲唱起歌來。蘇格拉底問: “小伙子們,你們快樂嗎?”他們齊聲回答: “快樂極了! ”蘇格拉底道: “快樂就是這樣,它往往在你為著一個明確的目標忙得無暇顧及其他的時候突然來訪。”這個故事就是轉移法消除不良情緒的最好例子。我們教師在工作之余要加強鍛煉。跳跳舞。做做操。女教師做瑜伽是不錯的選擇。
C.呼吸調節法。這個法子特別適作于我們不良情緒就要爆炸時,當意識到不良情緒就要來時,我們要先喝水。然后作長而深的深呼吸。可以緩解我們的壓力,避免一場情緒山洪的爆發。
D.幽默化解法。 幽默法。幽默給予我們心理上的影響很大,它使生活充滿情趣,哪里有幽默,哪里就有活躍的氣氛。誰都喜歡與談吐不俗、機智風趣者交往,而不喜歡與抑郁寡歡、孤僻離群的人接近。幽默能緩和矛盾,使人與人的生活和諧。生活中人與人之間常會發生一些摩擦,甚至劍拔弩張,弄的不可收拾。而一個得體的幽默,往往使雙方擺脫尷尬的境地。據說幽默大師肖伯納一天在街上散步時,一輛自行車沖來,雙方躲閃不及,都跌到了,肖伯納笑著對騎車人說: “先生您比我更不幸。要是您再加點勁,就可作為撞死肖伯納的好漢,而永遠名垂史冊啦! ”幽默法對解脫心理困境是極有益的自救策略之一。哲學家蘇格拉底有一位脾氣特暴的太太。一天,蘇格拉底正在與客人談話,太太突然跑進來大鬧,并隨手將臉盆中的水潑在蘇格拉底的身上,這對一個稍有血性的男子漢來講都是無法忍受的。蘇格拉底卻笑了一笑,說: “我早知道,打雷之后,一定會有大雨。”一言解頤,他妻子也禁不住笑出聲來。適當地運用幽默,不但能娛樂大眾,還能像歌德一樣體現個人的人格魅力 ,折射出人性的光輝。幽默是生活的調味品,我們要多遠用這種智慧。有時也可以讓學生課前來兩笑話。教師被學生調侃時來一點自嘲,比如:一個講課講得津津有味的老師對正放歌曲的學生說:“謝謝你的配樂,這時還真該來一點音樂。”這化解了我們可能聲言厲色去批評學生的不良情緒。也讓學生慚愧而改正了不是。
E.加強修煉法。動不動就發脾氣,歸根結底還是我們的修為不夠好,沒有處理好各類關系。我們應當明白,我們作教師的,只是一個凡人,不可能改變任何人,不要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不要拿自己的錯誤懲罰別人。也不要拿自己的錯誤懲罰自己。這樣我們就會修己安人。身心健康,一切關系和諧。工作愉快。
總之,只有管理好我們的不良情緒,理性地處理各種關系,我們的生活就會和諧美好。我們作教師的也會每天都有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