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茂翠
一、引導幼兒感受與欣賞自然界中美好的東西
帶領幼兒觀察花草樹木、日月星辰等自然界中美好的事物,引導幼兒關注他們的顏色、形狀、形態等方面,并能用自己的語言、動作描述它們美的方面。
引導幼兒觀看繪畫、泥塑、剪紙、粘貼等藝術作品,感受它們的美,讓幼兒產生動手畫、做的欲望。
二、運用有趣的、幼兒樂于接受的方法進行美術活動
運用故事情節來引導。例如:畫一棵小花,先在紙上畫一個小圓(種上一粒種子),在小圓的上方畫一條短線(蓋上土,種子睡了一些日子,伸伸懶腰,長出了兩片小嫩芽),畫出兩條短弧線,(小河水從地下流過(畫波浪線),種子大口喝水,長大了。長出兩片葉子(畫葉子),開了一朵圓花花。她冷了,太陽公公就會出來幫助她(畫太陽);她熱了,風阿姨就輕輕地吹他(畫風)她渴了,云媽媽就會派雨娃娃來和她一起玩(畫雨)。這樣讓幼兒在喜悅的心情中練習了一些基本的枯燥的線條,促使幼兒對線條、圓等基本畫法的認識,表現的能力,同時還鍛煉了幼兒手的力量和控制筆的能力。
應用游戲活動來引導。例如:吹泡泡。幼兒在玩手牽手吹泡泡的游戲中,體驗泡泡大了、小了,破了的情景,在吹肥皂泡時發現泡泡有一堆擠的,有一串串的,有一個一個往天上飄的,在老師的引導時還發現了泡泡上的彩虹,這些都是幼兒在玩耍中得到的經驗,在繪畫時就能出彩,也更能引起幼兒繪畫的興趣。
三、設計各種有趣的繪畫活動,激發幼兒的繪畫興趣
1.引導幼兒添筆畫。教師可以先畫一些圓,讓幼兒發揮想象力,盡可能的添畫,如畫出太陽、氣球、蘋果等,教師還可以畫一些不完整的動物,讓幼兒添畫耳朵、胡子、尾巴等,注意添畫的難度要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由易變難。
2.玩顏色。教師設計簡單的顏色變化的活動,讓幼兒使用棉簽、刷子、海綿、水粉筆等工具,讓幼兒玩顏色,觀察顏色變化產生的圖案,感受創造美的快樂。
四、交談畫畫
幼兒在畫畫的初期,時常畫一些莫名其妙的線條,他們畫完以后看見像什么就稱之是什么,這時老師就要耐心的與幼兒交談,問他畫了什么,鼓勵其繼續畫好,不要急于把他畫的線解釋成很清楚地圖像,更不能武斷地說畫得不像、不好。適當的提問、交談會使幼兒對所畫的圖像進行思考,并在指導下較好的補充完整。
五、重復地畫
重復地畫幼兒會畫的和喜歡畫的物體,這樣會使幼兒對形體感覺更完美,熟練幼兒繪畫的基本能力。例如:可以根據繪畫的要求,在幼兒比較熟練畫的型、物的基礎上進行重復,再循序漸進的進行變化。如在畫小刺猬、蘋果、或小鳥等簡單形體上,適當增加難度,如在小刺猬背上添畫蘋果,讓鳥飛在空中;把刺猬、蘋果、小鳥變換著方向畫等。
六、在評價中加強幼兒的自信心,增強幼兒繪畫的興趣
1.展示幼兒的作品,欣賞作品中的美;在自我欣賞中發現自己作品中的美,獲得自信心和成就感;(其作用是讓幼兒確定這是我畫的,)在欣賞同伴的作品中發現同伴作品中的美,從同伴的作品中學習新的經驗;
2.傾聽幼兒的作品,欣賞作品中的故事,如:它叫什么名字,它是什么樣子的,它喜歡什么,它在干什么等等。這樣,既培養了幼兒的繪畫的能力,也有利于幼兒智力的開發。
3.夸獎幼兒的作品,欣賞幼兒的自信,發現幼兒作品中的優點,用鼓勵、表揚的語言激勵幼兒,讓幼兒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尊重和賞識,提升繪畫的興趣。
總之,培養幼兒繪畫興趣的途徑是多種多樣的,關鍵是你是否去發現,引導、并創造條件去激發幼兒,并參與其中,樂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