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韓英彤
?
日照銀行貿易融資創新求變
文/本刊記者 韓英彤
日照銀行將物聯網技術運用到動產質押融資中的新型融資方案,對國內同業動產質押融資業務的開展具有積極的示范效應,而其“創新求變”的業務發展精神,則值得同業學習借鑒。
城市商業銀行因地制宜發展特色業務,已經成為其生存發展的必然選擇。作為一家立足于當地經濟發展的城市商業銀行,“因港而生,因港而興”,這八個字高度概括出了日照銀行業務開展的基礎與定位。2015年,日照港吞吐量完成3.61億噸,位居全國沿海港口第8位,世界港口排名第11位,日照港已經成為全球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中轉基地。依托于大宗商品貿易大港,日照銀行開展貿易融資業務具有先天優勢,貿易融資業務也一直是其特色與重點業務。
2014年下半年以來,隨著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面對宏觀經濟增速放緩、大宗商品價格疲軟帶來的“貿易融資危機”,貿易企業的生存環境惡化,資金鏈緊張,國內很多地區出現了虛假倉單、貨物重復質押、監管詐騙、貸款挪用等風險事件。銀行、借款人、貨押監管機構等各方之間的信任度急劇下降,銀行沿用多年的動產質押監管、倉單質押、聯保互保等貿易融資業務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受此影響,日照市2015年進出口貿易出現較大幅度下降。根據日照統計信息網的數據,2015年,日照市實現進出口總值151.85億美元,同比下降56.3%。那么,立足于當地經濟進而需要進一步支持當地經濟的日照銀行,又該如何發展以其起家的貿易融資業務?為此,本刊記者奔赴山東日照,實地探尋了正在尋求突破的日照銀行。
物聯網,物物相連的互聯網,其英文名稱是:“Internet of things (IoT)”。現階段,物聯網已經成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并早已被正式列為國家五大新興戰略性產業之一。
得知物聯網技術可以應用于貿易融資領域的信息,對于日照銀行來說,可以算是一個機緣巧合。日照銀行副行長孫藝祥向記者講述了這個過程。在2015年上半年,日照銀行管理層成員在非正式場合初步了解到了物聯網技術,并得知感知科技公司能夠運用物聯網技術有效解決動產質押融資風險,“我們意識到這是破解傳統貿易融資困境的一個機會”。
隨即包括董事長王森在內的日照銀行高層管理者三次赴感知科技考察,并最終與其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成為山東省第一家、全國第二家與感知科技合作的法人銀行。與此同時,日照銀行還創新思路,引進日照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參與合作,共同與日照港集團就現代港口管理、平臺交易等前沿信息進行反復交流、溝通和分析,最終達成合作,并很快于同年10月正式推出新常態下新型動產質押業務解決方案。
孫藝祥副行長坦承,方案推出時,日照市的貿易融資業務正處于風險暴露期。“這段時間我們重新審視了貿易融資風險,并在開展新方案時重點關注了貿易融資第一還款來源。新常態下動產質押業務解決方案的推出可謂恰逢其時。”孫藝祥副行長評價。
日照銀行貿易金融部總經理任曉燕對新常態下貿易融資解決方案進行了詳細介紹。該方案共有四方參與者,分別為日照港、日照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感知科技、日照銀行。
根據貿易融資業務開展的實際情況,方案將監管區分為港區內貨物監管和港區外貨物監管。港區內貨物監管方為日照港控股子公司,監管方使用物聯網技術等現代化智能港口管理手段,消除了傳統監管過程中出現的風險因素;港區外貨物監管方為感知科技旗下的監管公司,或以使用感知輸出的物聯網技術作為必要條件的第三方監管。同時,依據貨權取得時間的不同,方案將動產質押融資業務分為現貨質押融資業務和未來貨權質押融資業務。
任曉燕總經理認為,方案通過物聯網技術實現了三個可控——“控信息、控貨物、控資金”,從而實現了動產質押融資風險的防控。在控信息方面,監管區貨物發生的任何計劃外變動都會觸發物聯網系統報警,進而讓銀行也在真正意義上實現了貨物可控。另外,方案通過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對貨物線上交易的交易方資金流動進行監管,以確認貨權,實現資金交割;如果發生貨物價格下降至平倉線或者其他風險情況時,則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將對貨物進行平倉處理,使銀行實現了資金可控。
孫藝祥副行長指出,在這一過程中,外匯局山東省分局及日照市中心支局在外匯政策與管理方面給予了很多建議并多次現場指導,要求將“了解你的客戶”、“了解你的業務”、“盡職審查”的展業原則納入相關業務管理辦法,助力銀行從源頭上控制融資風險的發生。
在記者看來,新方案具有幾大特色:首先,嵌入的現代化商品交易平臺體現了創新性,使得交易過程有跡可循、有據可查;其次,應用物聯網技術進行貨物監管體現了科技性,采用物聯網技術手段對倉庫進行智能化改造,使參與者可以從時間、空間兩個維度全面感知和監管動產存續的狀態和變化;最后,交易平臺引入平倉機制體現了安全性,在貨物價格下跌或發生其他風險情況下,可以對貨物進行平倉處理。
新型融資方案一經推出便贏得了市場的認可。截至2016年第一季度,日照銀行通過新方案為15家企業辦理了貿易融資業務,投放金額7.98億元。“截至目前,所有通過該方案投放的貿易融資業務均運行良好。” 任曉燕總經理進行了補充。
2014年下半年以來,國內商業銀行對大宗商品貿易融資業務的推廣處于審慎狀態,部分金融機構特別是異地銀行持續壓縮授信,造成部分貿易企業出現融資難的問題,引發流動性危機。針對這種情況,日照銀行采用的新型融資方案體現了其對當地企業的大力支持。“日照港是大宗商品貿易大港,眾多當地貿易企業對大宗商品的剛需是真實存在的。對此,我們對于有真實貿易背景而產生融資需求的企業是必須要扶持的。”孫藝祥副行長說。
任曉燕總經理還講述了新型融資方案如何為兩家當地企業“雪中送炭”的經過。山東某集團是日照當地一家龍頭企業,曾連續7年入圍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在國際貿易方面,該集團主要從事大豆、燃料油、石化產品的進口加工等業務,以大豆貿易為主。自2012年起,該集團大豆進口量一直穩居全國第一。但在大宗商品受國際經濟形勢影響進入行情低迷時期后,該集團的資金周轉隨之面臨巨大壓力:部分銀行出于防控風險的考量,暫停了對其的貿易融資支持。“這家企業是日照市當地一家很大的企業,作為地方性商業銀行的日照銀行要按照市/區政府及監管部門的意見對其進行扶持,不能坐視不管。”任曉燕總經理說。最終,日照銀行采用了新常態下動產質押融資方案對其進行了貿易融資扶持,“在困難期,該集團第一筆大宗商品貿易融資就是日照銀行提供的”。
另一家某能源有限公司則是一家主營煤炭進口貿易的小型企業。在日照市貿易融資風險暴露期,該企業在2014年出現了風險預警信號,當年5月,出現授信違約狀況;到下半年出現了嚴重違約,無法及時付息還本。盡管這家企業出現了上述風險狀況,但考慮到其仍有穩定的上下游關系和盈利能力,日照銀行并沒有進行“抽貸”、“壓貸”,而是結合企業情況,辦理了“一單一清”貿易融資業務。“這種小型企業在日照當地有很多,由于其規模不大,在風險出現時,如果不對其進行扶持,這些企業就有可能面臨倒閉。對于有真實貿易需求及交易背景的企業,日照銀行會選擇支持其渡過難關。”任曉燕總經理表示。
在記者看來,在深受大宗商品貿易不景氣影響的日照,進行真實貿易的企業可以獲得日照銀行創新業務的支持,無疑是幸運的。在一定程度上,日照銀行的新型融資方案做到了“融資為貿易,融資為企業”,讓真正做貿易的企業獲得生存的時間、空間,實現真實意義上的融資支持。
業內普遍認為,動產質押業務無法推進的核心原因有三點:無法有效控制質物;信息不對稱(銀行對貨權屬性、貨權真實性、是否已質押等無可靠信息來源);監管能力不足(銀行需委托第三方倉儲公司監管質物,存在操作風險和道德風險)。
因此,從方案實現效果來看,日照銀行利用物聯網技術推出的新常態下動產質押業務解決方案,可以有效解決動產質押無法推進的幾個核心問題:一方面,可借助物聯網技術監管貨物,解決監管過程中的信息不對稱、道德風險高發等問題;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商品交易平臺監控資金,解決回款被挪用、資金流難以把握的問題,最終可以實現對整個業務流程的全閉環運作,回歸貿易融資本質。
天九灣總負責人林建煌認為,日照銀行創新推出的新型方案具有歷史性意義。物聯網將是未來時代發展的趨勢,如果能在將來實現低成本復制推廣,用其解決動產質押監管問題,可以使貿易融資重獲生機,前景廣闊。
孫藝祥副行長坦承,目前的物聯網技術針對不同的大宗產品還需要進行區別化技術測試,在技術上仍有待完善。總體上,用物聯網技術來監管質物的理念是正確的,但業務落地需要一個過程。另外,對于新型業務的推廣,企業也有一個逐步接受的過程。“無論如何,我們已經走在技術創新這條路上,未來還會堅定地走下去。” 孫藝祥副行長說。
隨著物聯網技術的發展,當前的移動互聯將走向萬物互聯。物聯網技術在貿易融資方面的應用正在逐漸成為現實,貿易融資現存的積弊也將在新技術下得到化解。作為一家城市商業銀行,日照銀行沒有局限于地方思維,反而勇于創新探索,將物聯網技術運用到動產質押融資中,為當地企業雪中送炭,提供了有力的融資支持。其新型融資方案對國內同業動產質押融資業務的開展具有積極的示范效應,而其“創新求變”的業務發展精神,則值得國內同業學習借鑒。
=《中國外匯》
W=日照銀行董事長王森
:您如何理解貿易融資業務?開展貿易融資業務重點應關注哪些問題?
W:貿易融資服務于貿易,它一端連著貿易,一端連著金融,所以貿易融資是“金融服務實體”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形式之一。開展貿易融資業務重點要關注以下兩點:一是融資要具備真實的貿易背景;二是銀行要具備把控第一還款來源的有效手段,即堅守貿易融資“自償性”的底線。
:您如何看待貿易融資風險?
W:風險是常態存在的。在過去幾年,我國經濟增速放緩、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下滑,全國范圍內貿易融資業務發展遭遇困難,連續發生風險事件。風險事件的發生導致銀行、借款人、貨押監管機構等各方間信任度急劇下降,誰也不相信誰,銀行沿用多年的傳統大宗商品融資業務模式也受到巨大挑戰。面對復雜的貿易融資風險形勢,我認為,要堅持“用發展的眼光正視問題,用創新的思路破解難題”,多角度、多渠道尋求解決貿易融資問題的方案和路徑。一方面要眼光向內,剖析所面臨的挑戰,正視原有業務模式中的弊端;另一方面要思路向前,尋找可借勢的機遇,打造業務創新突破的平臺。新常態下動產質押解決方案就是例證。

王森
:您如何看待城商行未來的發展?對日照銀行的未來發展又有哪些期許?
W:我對城市商業銀行未來發展是有堅定信心的。在銀行業同質化經營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城商行一定要堅持走“深化特色經營、實施差異化競爭”的路子,才能避免非理性的市場競爭,增強城商行自身的創新能力,滿足金融市場日益多樣化的需求;同時,要立足區域經濟,支持地方經濟發展,重視城鄉發展一體化,下沉機構布局。
對于日照銀行的未來發展,我們在2012年制訂了五年戰略發展規劃,今年恰好是這個五年規劃的收官之年。成績單還是令人鼓舞和滿意的:“資產突破1000億元、存款突破800億元”的主要規劃目標還是能夠如期實現的。未來,日照銀行將致力于成為山東地區最具特色的創新型銀行,在2020年實現全行資產規模突破20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