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祥
【摘要】思想品德課實施研究性學習,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是深化品德課改革的需要,是培養學生完備品德素養的重要手段。
實施途徑:1、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實施。2、課堂上,運用情景教學法,引導學生研究問題。3、做好學生的評價工作。
【關鍵詞】思想品德教學 研究性學習 評價
研究性學習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從自然現象、社會現象和自我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專題或活動主題,在研究活動過程中主動地獲取知識、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
一、中學思想品德課實施研究性學習的作用
1、有助于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首先,研究性學習的自主性有利于學生主體意識的培養。研究性學習是以學生的直接經驗或體驗為基礎而對學科知識的綜合運用。它鼓勵學生的自主選擇和主動探究,將學生的需要、動機和興趣置于核心地位,為其個性充分發展創造空間。學生自己選擇學習的目的、內容及方式,自己決定活動結果呈現的形式,而教師在研究性學習中是組織者、參與者和指導者。教師的作用體現在幫助學生完善其自主選擇意識,而不是代替學生選擇,因而有利于學生自主意識的充分培養。其次,研究性學習的開放性有利于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研究性學習不但面向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發展,尊重每一個學生發展的特殊需要,而且面向學生的整個生活世界,關注學生在活動過程中所產生的豐富多彩的學習體驗其評價標準具有多元性,活動過程與結果具有開放性。隨著活動的不斷展開,新的目標、新的主題不斷生成,學生在這個過程中興趣盎然,認識和體驗不斷加深,創造性的火花不斷迸發。再次,研究性學習的實踐性有利于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研究性學習以學生的現實生活和社會實踐為基礎挖掘課程資源,而不是在學科知識的邏輯序列中構建課程。它以活動為主要開展形式,強調學生的親身經歷,要求學生積極參與到各項活動中去,在“做”、“考察”、“實驗”、“探究”、“體驗”、“創作”等一系列活動中發現和解決問題,體驗和感受生活,發展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總之,研究性學習打破了政治課教學的單一的傳統模式,培養了學生各方面的能力,給政治課教學帶來了新的生機和活力。
2、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實施研究性學習是深化政治課改革的需要。政治課的教改要有先進的教育理念作指導,學生學習方式應有所改變。在教學中,傳統的傳承式、接受式教學方式曾起過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這種教學方式也是導致政治課教學針對性、實效性、主動性不強的原因之一。因此,以創新性學習取代維持性學習、以參與性學習取代被動式學習也就成為一種必然。研究性學習是一種以經驗為本位的探究式學習方式,學生既是學習結果的創造者,又是學習目標、內容、活動的安排者和制造者。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帶著自選的現實問題,通過自主的研究、探索活動,悟出理性知識,培養探究技能。可見,研究性學習具有開放性、參與性、創造性。而將這種學習方式引入初中思想政治課教學,部分地改變目前的學習方式,無疑可以增強學習的針對性、開放性,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激發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習的實效性。
3、實施研究性學習是培養學生完備品德素養的重要手段。 新的課程標準和教材一個鮮明特點就是注重了能力的培養。課程標準很明確地強調了培養學生“文明的行為習慣和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把政治課定位在“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徑,是我國學校教育社會主義性質的重要標志” ,換言之,思想品德學科的德育功能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這一特點決定了思想品德課堂教學從根本上講絕對不能再停留在“講、劃、背”的低層次水平上,而應該轉變為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從人類歷史文化中汲取豐富的精神養料,以健康的心理和積極的價值取向去關注社會、關注人生,在交往中學習、捕捉、篩選、加工和再生信息,以此來強化對知識的學習、理解和應用,逐漸掌握學習和生活的基本技能,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質和生命質量。因此,研究性課堂教學模式的出現就顯得極其迫切了。
二、實施研究性學習的途徑
1、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實施。學生可利用互聯網上的資源, 查閱相關資料,根據活動主題,把可利用的資料下載,這樣收集的資料豐富,又具有說服力,學生積極性高。還可利用多媒體技術虛擬現實情景,為學生研究問題、體驗過程創設條件。如以孝敬父母為題,讓學生進行研究,寫出小論文。可制作課件展示不履行贍養父母義務的表現,讓學生感受、體驗,這對指導學生寫出小論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的小論文寫出后在班上交流,給予及時評價。這樣就達到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方面的目標。總之,現代化教學手段運用于研究性學習具有廣闊的前景。
2、課堂上,運用情景教學法,引導學生研究問題。美國心理學家魯納.羅杰斯認為:“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不是被動的、消極的知識接受者,而是主動的積極的知識探究者,教師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種使學生能夠獨立探究的情景,而不是提供現成的知識。”課堂教學中,根據每一課的重點知識,搜集資料案例,通過資料案例使學生處于一定的情景中,然后引導學生探究,得出結論。
3、做好學生的評價工作。評價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持續不斷地探究學習起著導向作用,影響到研究性學習的實施。評價重在發現和肯定學生身手所蘊藏的潛能,所表現出的閃光點,鼓勵學生每一步想象、創造和實踐,激勵和維持學生在研究過程中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通過及時評價使學生找到積極的參照點,從而調整自己的學習行為,提高研究水平和動手探究水平,記錄學生的成長過程,把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結合起來,使學生生動活潑地發展,不斷取得進步。
總之,思想品德課教學實施研究性學習的途徑是多種多樣的。只要教師勤思考,多創新多實踐,學生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方面的目標就會順利實現,就能充分發揮品德課的功能,就能為社會培養出更多的創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張敬華.《中學思想品德課研究性學習初探》.
[2]《研究性學習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的運用》.
[3]顧玉華.《思想政治課如何與研究性學習結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