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漢林
【摘要】高中的物理教學在當前的教學形勢下必須要能夠轉變教學模式對以往的教學中提問策略加以優化才能促進學生的學習效率。高中課堂教學中的提問要能夠啟發性的體現讓學生的獨立思考以及質疑的能力得到加強這對學生的學習才能健康化體現。
【關鍵詞】高中物理 課堂提問 現狀
在物理課堂上,恰當、有效的提問,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手段,如何提高高中物理課堂提問的有效性也就成為了每個高中物理教師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主要采取單向教學手段,在提問環節教師投入的精力明顯不足,缺乏同學生之間的有效互動和交流,未能實現課堂提問與新舊知識之間的有效聯系,沒有充分激發出學生的探究欲望。這就需要教師重視對提問策略的研究,以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課堂提問要具有針對性
在課堂教學中,提問是教師與學生進行交流的最主要途徑,在提問的過程中,學生積極地思考,并且就教師所提出的問題進行積極的反饋,這樣,在師生之間就形成了一個良好的互動,從而打破了傳統的“一言堂”式的教學模式的沉悶氣氛,創造一個較為輕松活潑的課堂氛圍,這樣的課堂不但受到學生的歡迎,教師也在上課的過程中倍感快樂,于是,很多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頻繁地使用提問的方式來開展教學工作,很多問題甚至是完全沒有必要,這樣不但降低了提問的有效性,更重要地是浪費了寶貴的課堂教學時間,降低了課堂教學的效率。因此,有效的課堂提問一定要具有一定的針對性,要緊緊圍繞著課堂教學的目標、重難點、易錯點等進行提問,而不是想問什么就問什么、想問誰就問誰。
二、提問要把握時機
在物理課堂教學中,我們對學生進行提問要講求一定的時機,一般來說,按照提問的時間,我們可以把提問分成三種,即課前提問、課中提問、課后提問。一般來說,課前提問主要是以復習舊知識、引入新知識為目的。通過上課之前的提問,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回憶之前學過的知識,另一方面可以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為接下來的新授課做好鋪墊。而課中提問一般主要有四種情況:第一是在講授新課的過程中用到了以前學過的知識,對這些舊知識進行提問,第二種是在講新課的過程中需要用到一定的邏輯推理來獲得結論時進行的提問;第三種是當課堂教學進入后半程以后,學生的注意力開始不集中時,用以引起學生注意力的提問;第四種是教師利用新授知識來進行練習時的提問。由此可以看出,課中的提問跟課前提問一樣,也是帶有明確的目的性和時間性的。最后一種課后提問,這種提問一般都是以一些總結性的問題為主,通過總結性提問可以幫助學生把之前學習過的零散的知識納入一定的知識體系,使得知識更加完整。以上的三種不同時間的提問各有自己明確的目的,如果能夠把握住準確的時機,會讓不同的提問能夠發揮相應的功效,從而使得提問的有效性得到保障。
三、課堂提問要從多方面進行
首先在問題的提問要能夠情景化的呈現這是對抽象的物理知識提問比較有效的策略。通過對物理知識的情景化設計讓學生能夠主動的進人到問題情境當中使學生產生興趣。而情景化也就是生活化學生對生活中的情境比較熟悉從而能夠從中獲得比較鮮活的知識。例如對于牛頓運動定律的講述過程中比較常見的問題就是汽車原來做勻速直線運動而后緊急剎車汽車質量為剎車過程制動力恒為如果駕駛員反應時間為那么從發現情況到剎車的距離是多少這樣的問題就相對比較枯燥和嚴肅。所以如果將這一問題改成在特殊路段有規定車速不能超過千米每小時一汽車遇到緊急情況剎車車輪滑動一定距離之后停止。此時交警測量距離之后發現摩擦的距離是米根據廠家技術手冊當中查得輪胎和地面摩擦的因數是如果你是交警請問這輛汽車是否是超速行駛。這樣在問題提問上就能夠更加的生活化提問的效果將會比前一種要好很多。
四、課堂提問要面向全體學生,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
在高中物理課堂上,提問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但問題的提出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為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提供回答的機會,從而促進班級內全體學生的共同發展。教師在物理課堂上往往需要同時面對很多學生,但是學生的成長環境、學習基礎、興趣愛好、思維方式、學習習慣等方面卻存在較大的差異,所以教師應盡量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要求,對所提問題的深度和難度應進行合理控制,以提高物理課堂提問的實效性。
五、高中物理教學課堂提問原則
1.提問的科學性原則。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科學性是課堂提問的首要要求,這是由物理學科自身的科學性決定的,每一個物理概念、原理與定律都是科學家“千錘百煉”地磨煉出來的,是經受無數次實踐檢驗后的總結。因此,高中物理教師必須注重使用正確性、準確性和規范性的物理學科術語。例如:在講“電場”時,應該非常嚴謹科學地說“帶電體周圍的空間存在電場”,而不應隨意地說“帶電體周圍的空間叫電場”;又如:在講“比熱容”時,應該說“物質的比熱容”,而不應該說“物體的比熱容”。
2.提問的啟發性原則。新課標明確要求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必須注重采取啟發式教學法,使學生思維更加活躍、考慮更加周密。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必須特別注意采用啟發性的方式進行提問,有效減少或避免“是不是”、“對不對”等低效或無效提問。通過啟發式提問不僅可以引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記憶物理概念、原理和定律,而且可以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3.提問的難易適度原則。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應根據學生的整體能力和素質提問,提的問題既不能過于困難,又不能過于容易,必須難易適度。如果提問過于容易,就會給學生很無聊的感覺,從而產生對其不屑一顧的態度,失去參與課堂提問的興趣。如果提問過于困難,就會使學生百思不得其解,嚴重打擊他們的自信心,從而放棄思考,影響教學效果。
高中物理課堂上的有效提問,僅僅做到“問”還是遠遠不夠的,教師還必須結合高中生的學齡特點和高中物理課程的特征,采取有針對性的提問策略,加之對學生問題回答的積極應對和正確評價,才能有效引導學生進行質疑和思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開展更有效的教學活動,確保高中物理教學目標的順利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