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家歐
【摘要】作文是中學語文的重要組成部分,作文教學是一個創造過程,用心去發現,用心去指導,在保有青少年特有的情感特征的基礎上,寫出真情實感,這是作文的重中之重。如何提高習作教學的水平,增強中學生習作的興趣和習作信心,本文簡單從幾個角度進行探討。
【關鍵詞】生活 情境 命題 閱讀 評價
作文,學生心靈的體現;作文,學生情感的發泄口;作文,見證學生成長的足跡。作文是學生認識水平和口語表達能力的綜合體現。然而,許多教師疲于“圍繞考試指揮棒押寶猜題,一味訓練符合‘應考模式的作文”(于永正語)。學生習作中的“三話”(即假話、空話、套話)極為盛行,幾乎看不到“綠色作文”。這些舊的作文教學方式亟待解決,探尋一種新的作文教學方式——快樂作文,已經迫在眉睫。
如何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是語文新課標關于寫作教學改革的核心內容,我進行了下面幾方面的嘗試:
一、作文教學生活化。
文學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白魑倪@件事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什么程度,才會做成什么文章?!比~圣陶先生的這句話精辟地道出了作文與生活的關系。作文的素材來源于生活,讓學生聯系實際,鼓勵學生在自然中,在生活中,在聯想中尋找作文的快樂因子。如在生活中,學生做家務,看電視,與伙伴們一起嬉戲等等,雖是生活中的小事,但將之記錄下來,便是極好的寫作的素材。因此,在作文教學中,要教給學生觀察的方法,讓學生學會觀察,引導學生樂于觀察,善于觀察,去捕捉生活中的小浪花。這樣學生便有源源不斷的東西寫出來:寫自己看到的春天的美景;寫自己游覽祖國大好河山的過程;向大家介紹自己喜歡的名著;……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這些“米”從哪里來?就是要靠生活的積累。
只有真正熱愛生活的人才能寫出文采斐然的文章。生活對于學生來說是五彩繽紛的。在寫作的過程中,主動觀察生活,感悟生活,把作文當做一種樂趣,一種享受,因為習作就是他們快樂生活的剪影。
二、作文教學內需化。
在豐富的生活體驗基礎上,作文在特定的情境下就能化為學生的內需力。學生對于習作就不再畏懼困惱,自然而然地成為一件快樂的事了。葉圣陶先生說過,“生活即教育”、“作文不是生活的點綴,而是生活的必需”、“人們在生活中、在工作中隨時需要作文,所以要學作文”,作文教學要“學以致用”。然而在作文教學中,創設情境 ,讓學生在虛擬的情境中,把作文作為一種內在需要?;谶@樣的理念,在一次作文教學課上,我先讓學生們在白紙上寫下自己至親至愛的五位親人的名字,接著孩子在我的要求下,劃掉指定的一個人物 ,讓他們感受到失去家人的心情,并且把劃去所選擇的人名的原因以及當時的心情表述出來。當劃第一個人的時候,學生就很心疼,說自己不敢劃,感覺劃掉哪個都像失去了雙手,再劃一個就像狼狽的小狗,劃掉最后一個的時候,學生撕心裂肺的一聲“不”讓我震撼了,孩子說他仿佛從陽光明媚的春天跌入到冰凍三尺的冬天;從鳥語花香的早晨跌入凄風苦雨的夜晚;從美妙的天堂跌入了恐懼的地獄。這時我引導孩子回想所愛的人與自己相處的場景畫面,親人們的表情、動作、語言、神態就這樣清晰地浮現在眼前,孩子一直在回想著。這時,孩子們相繼開始自覺地把紙、筆拿出來了,他們說他們想記下這時刻,讓自己永遠知道失去親人的痛苦,懂得珍惜親人。在這節課中,孩子們是為了生活的需要而寫作。
由此可看出,能夠創設有效情境 ,做到聽說讀寫相結合 ,孩子的思想就能很自然地述諸筆端。學生的寫作興趣不是與生俱來的 ,而是通過教師不斷地激發和引導來培養的,甚至需要教師去揣測學生的心理,投其所好,撥動學生的心弦,這樣學生就能奏出你意想不到的音符 。當習作成為了他們情感的宣泄口,作文也就成為一件快樂的事了。
三、作文教學個性化。
欲望決定了生命的行為。學生有了寫作的沖動,接下來就應該讓他們自由地在作文天地里馳騁。作文教學必須真正的讓學生的心靈放飛起來,讓學生在自由的天空里大膽地飛翔。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的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 ,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提倡學生自主擬題,少寫命題作文。”因此 ,在寫作教學中,不要固定作文題目,不要束縛學生不同個性的發展。自主作文是交還學生自主寫作權利,讓孩子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喜歡的內容成文,讓他們真正喜歡作文,自由地"以我手寫我心",用他們自己獨有的視角透視生活,觀察事物,觀察世界。 每周我都會讓孩子有一堂自由寫作的時間,孩子們自己擬題,自己寫內容,寫完后集體來評價,選出好的作文,當場與全班同學分享。自主作文給了孩子新鮮的空氣,讓孩子能活動自如。
四、作文與閱讀攜手。
俗話說:“書讀百變,其義自見?!鼻疤K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睘榱素S富學生的語言積累,我鼓勵學生廣泛閱讀,在閱讀中學會寫作。孩子們在閱讀中感悟文章的美,就能在寫作中不自覺地錘煉自己遣詞造句;在閱讀中感知文章的寫作方法與敘述順序,就會在寫作中有意識地構思文章的寫作技巧。比如在閱讀朱自清的《春》一文,學生抓住盼春、繪春、送春,對文章進行總體的把握,并且了解文章是通過對春歸圖、春草、春花、春風、春雨、迎春五個方面進行描述,學生能很好的把握描述的角度。所以,當學生寫《日出》就能夠學以致用懂得按照日出前、日出時、日出后,并抓住太陽的行、色對其進行描繪,生動而有順序。《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的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痹诮虒W教材的同時,讓學生在閱讀中學會寫作,讓寫作與閱讀同行,和閱讀齊頭并進。教學生學作文,一定要讓他們了解讀書的重要性,讓他們愛讀書,學會讀書,認識了善良而充滿想象力的安妮;機智而又勇敢的格列夫;充滿冒險精神的魯濱遜;單純可愛的小王子……我想,在不遠的將來,他們一定會體會到:書的海洋,魅力無比,快樂無窮。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感興趣做某事 ,就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文尤其如此。讓生活成為作文的源頭活水,讓激情點燃作文的希望,讓夢想放飛作文的翅膀。傾注真情,體驗生活,將是好作文最好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