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偉
我是一名只有五年班主任工作教學經驗的小學教師,雖然擔任語文教師時間不長,但我深深地感覺到寫字是學生在學習語文過程中鞏固識字的重要手段,是提高閱讀、寫作能力的必備條件。從小打好寫字基礎,不但可以使學生在校期間能夠更好地完成各學科的書面作業,而且對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有著重要的作用,同時還可為今后的學習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令我欣慰的是:經過幾年的努力,班級里學生的寫字習慣都很不錯。
初教一年級時,我發現學生中有一部分存在不良的書寫習慣。有的學生握筆姿勢不對;有的學生不按筆順規則寫字;有的學生寫字時彎腰駝背,眼睛離本子的距離很近,胸口貼在桌沿上;有的身子歪著,本子斜放等。這些不良書寫習慣,導致學生書寫潦草、歪歪扭扭、字跡模糊、大小不勻稱,不僅影響書寫的效果,也影響了學生的身體健康。這些不良習慣造成學生近視、斜視、駝背、脊椎彎曲、手指變形等等。由于沒有經驗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要使生性好動的低年級小學生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做到規范、端正、整潔,并感受漢字的形體美,確實不是一件容易事。為了讓學生寫好字,在平時的教學中不斷思考與實踐中,摸索出一些有效的做法:
一、培養寫字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教育心理學認為:每當一個學生對某種學習產生興趣時,他總是積極主動而且心情愉快地進行學習,不覺得學習是一種沉重的負擔。要讓小孩子喜歡寫字,就必須重視學生寫字興趣的培養。教師在教學中要根據一年級學生固有的心理特點,應用靈活多樣的方法,多渠道地激發學生的寫字興趣。在上課時,要讓學生自始至終坐好,對于剛入學的,活潑好動的小學生來說,并不容易。所以每次寫字的時間不能過長,也不能留太多的寫字任務。還要精心設計教案,讓教學過程生動有趣,引人入勝之外,老師還可以在課堂的中間穿插一些手指操或歌曲游戲,讓學生做一做,動一動,讓他們輕松一下之后,再坐端正,投入到緊張的學習活動中去。對于一些象形字,在寫字之前,讓學生觀看生字從古至今的演變過程,也有利于學生對生字的識記,激發他們書寫的欲望。如“魚”“木”“火”等字的書寫等。如:講到“紙”這個字時,就給學生講,我國古代在沒有發明紙之前,我們的祖先們把字寫在絲綢上,所以是絞絲旁。另外,還要調動他們對寫字的積極性、主動性。給學生提供表現的機會,多表揚,多鼓勵,誰的哪個字寫得好就讓他上黑板寫出那個字。使學生樹立信心,調動積極性,讓學生自覺、主動參與到練習寫字的活動中,提高書寫水平。我定期在學生中組織開展寫字和優秀作業評比等活動。評選“書寫小達人”和“優秀作業標兵”等,在教室內“書法展覽角”隨時展出學生的書法作品,及時展示學生的作業。這樣,學生的積極性被大大調動起來了。
二、誦讀寫字兒歌,規范書寫習慣
在我們的城市,公立幼兒園很少,大多數孩子是在私立幼兒園里學習的,所以很多孩子們在入學前就學完了小學一年級的知識,隨之而來的就是難以改正的錯誤的寫字握筆姿勢。我根據學生書寫時的寫字狀態、正確的坐姿要求、握筆姿勢、運筆方法以及漢字的筆畫特點、結構規律整理并找到了生動形象、上口好記、易掌握、可操作的兒歌。每次寫字前都吟誦一遍。如:頭正,身直,腳放平。擺正書本,挺身坐直, 胸口一拳,左手拿紙,右手握筆,一捏二靠,眼離一尺,準備完成,認真書寫。還要在家長會上和家長們達成一致,在家里寫作業時,家長要督促孩子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正確的寫字姿勢,不但跟寫好字有密切關系,而且對身體健康也很有好處。家長們都很重視。經過兩個月的練習,學生的寫字姿勢大有改觀。
三、糾正學生書寫歪斜、不工整的毛病。
剛入學的學生,寫字還規范,橫平豎直,經常忽略鉤,該有鉤的地方沒有鉤;把點寫成撇,把豎彎鉤寫成斜鉤等。遇到這樣的問題千萬不要忽略,必須糾正,讓學生正確地重新書寫。有的學生常常不會合理安排字的大小,筆順多的字寫得大,筆順少的字寫得小,造成大小不勻稱。因此,在教筆順多的字時,先示范寫,讓學生把筆順安排好,比平時的字稍寫小一些,以致使字的總體大小合適、勻稱。有的學生字與字之間的間距過大,給人的感覺松散;有的學生寫字很緊,一個挨一個,看起來很擁擠,造成眼睛疲勞。老師對這些都要指正,讓學生改正這些毛病。有些學生寫的字高高低低,作業看起來很不整齊。我就告訴學生把字排列整齊,一個接一個,像列隊一樣。針對這些問題,一般是先集體指導。但實際上,個別指導還更重要,因此,學生做作業或寫字時,教師要加強巡視指導。學生的作業出現問題,一定要指出他的不足,告訴他該如何做,而不是盲目讓其重寫,重寫是無效的,甚至適得其反。
四、充分利用評價,激勵學生把好習慣保持下去。
批改作業時,對于寫得好的孩子,在本次作業的開頭打上 ,孩子看到在每次書寫時都能得到老師的表揚,心里別提有多高興了。而書寫不夠好的,就寫下這樣的一行字“你是個漂亮的小姑娘或帥氣的小伙子,希望你的字和你的人一樣漂亮!”這樣學生就能從老師這里得到正面的、積極的引導。 我班的黃雯慧同學就是在這樣的鼓勵中練得一手好字。
要養成一個好習慣是很不容易的,因為習慣的養成具有一定反復性。良好的寫字習慣也是如此,有的學生在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的過程中,會出現一些問題,不良習慣的反復,寫字姿勢的差錯等。比如:我班有名叫韓爽的小男孩,這個孩子平時活潑好動,什么事都不放在心上,他的字就像他的性格,總是忽略鉤,帶鉤的字一律不寫鉤。剛開始的一段寫字訓練中,他的毛病改了不少,我漸漸放松的對他的監督,不到兩個星期就回到了以前的該寫鉤不寫鉤的狀態了。這時,我們不能掉以輕心,應該時時處處關注他們的行為,嚴格要求他們,及時地指出并規范他們的坐姿和不良習慣,寫字姿勢要落實到每一節課中去。寫字習慣要在每一節寫字課中,加以強調和落實。對學生的坐姿和寫字姿勢要課課講,時時看。只有持之以恒,才能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習慣。
我覺得培養學生的寫字姿勢和習慣,首先要讓家長和學生在思想上重視起來,讓他們明確要求,在實踐中不斷加以強化;同時,要激發學生寫字的興趣,講求教學實效;關注細節,對學生的一言一行嚴格要求;持之以恒,在訓練的手段和方法上不斷創新,從而讓學生逐步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