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臘
【摘要】養成教育就是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教育,使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克服不良行為,這是養成教育的基本內涵和主要內容,是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在小學階段,家長和學校以及教師的目標都很一致:幫助學生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為今后的學習、生活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作業習慣 教育 基本技能 態度 規范
養成教育就是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教育,使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克服不良行為,這是養成教育的基本內涵和主要內容,是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在小學階段,家長和學校以及教師的目標都很一致:幫助學生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為今后的學習、生活奠定堅實的基礎。而小學低段的教學中,教師注重的是讓學生養成一個良好的作業習慣,這是小學生學會學習最基礎、最必要的一項任務。習慣是長時間養成的,因此要形成良好的習慣,需要長時間練習,一旦形成了習慣,也會受益終生。在教學工作中,我是這樣嘗試培養學生良好作業習慣的:
一、端正態度。
1、端正學生學習態度。小學生年齡偏小、好玩愛動、天真活潑、抽象說教式不適應學生的生心特點。因此,教師思想上要重視,進行持久的思想教育工作,也讓孩子們討論態度的重要性,讓學生知道一時的失誤在工作生產中可能會犯上大錯,造成嚴重損失。利用生動有趣的小故事來教育學生做事情要一心一意,集中精力才能做好,如《小貓釣魚》的故事。教師也可講古今中外名人小時侯專心學習的故事,也可自編一些教育人專心做事取得成功的故事。利用班隊活動開展集中教育不失為一種不錯的途徑。從思想上對他們進行教育,如果計算出現錯誤,在醫院要出醫療事故,我國的衛星要上不了天,發射的導彈就會偏離方向,后果是不可設想的。使學生逐步養成作業專心的好習慣。
2、提高家長思想認識。提高家長思想的認識,培養學生書寫的興趣。家長應積極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一定時間內能靜心集中精力學習,做作業,將一切有礙于學生作業的活動,盡力與學生作業時間避開,這都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作業習慣。
二、重視作業登記。
有些學生不能自覺地完成作業,常常丟三落四,詢問其家長,家長說孩子沒把作業抄回家,家長無從檢查;有些低年級的學生由家長來接送,學生每天的作業都由家長一手包辦――替他抄好,導致學生的潛意識里并沒有每天抄作業的概念,當家長不能親自來接送孩子時,孩子就會忘記或漏抄作業。
因此,我與家長取得配合,為每位學生準備了一本作業登記本,并利用午休時間把當天作業抄在黑板上,由學生自己抄作業。當學生在校時,由老師或小組長隨時抽查孩子的作業登記本是否完整地把當天作業抄好;當家長來接送時,由家長隨時檢查抄作業情況。同時,還可把這本作業登記本當作家校聯系本來使用,老師可把孩子在校情況反饋給家長;家長也可把孩子在家學習情況反饋給老師。這樣,就避免了孩子因沒有完整地把作業抄回家而耽誤了學習;學生也養成獨立抄作業的習慣;同時家長與老師還能隨時反饋孩子的情況,真是一舉多得。
三、強化寫字姿勢。
正確的寫字姿勢,對身體發育和學習本身都具有影響。因此,每次寫字時,我都要讓學生背一背寫字要求:“眼離書本一尺遠,胸離桌沿一拳遠,手離筆尖一寸遠”,并在背口訣時也擺好寫字姿勢。同時,取得家長配合,讓家長在家也能隨時督促孩子擺好正確的寫字姿勢。經常開展與書寫有關的活動,如:書寫比賽、書法作品欣賞等。讓學生欣賞優秀的作業本,學習、欣賞各種字體的規范寫法,比較優秀書寫和普通書寫的不同,帶領學生感受美,創造美。由于經常進行這樣的宣傳、指導、教育,學生也意識到只有做好正確的書寫姿勢,才能寫好字,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習慣。這樣完成后的作業也比較整潔。
四、嚴守時間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嚴格保證上課時間,按時上課,按時下課。教學時語言要精煉,不拖泥帶水,緊扣教學環節,充分利用學生注意力最佳時間,調動學生大腦、口、手、眼等各個器官的積極性,圓滿完成教學目標任務,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布置適量的課外作業,保證學生當堂完成,每節課做到按時下課,不拖堂,言傳身教,這樣堅持下去,既能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又能逐步養成學生按時完成作業的好習慣。
五、精心設計
精心設計作業,也是激發學生作業興趣的一種手段,學生只有對作業產生興趣,才能形成良好的作業習慣。所以,設計作業應堅持“少、活、精”。“少”就是各年級的作業量控制在國家教委規定的范圍之內。“活”就是針對學生的不同情況,設計一些“彈性作業”,創造條件讓學生根據個人特點有選擇作業的自由。使那些學生中暫時有困難的學生不被作業嚇倒。“精”就是作業要避免機械重復,如一題數遍,一詞多寫等,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各有側重的安排作業練習。
六、教方法,練速度
在教學中要注意教給學生書寫方法,如寫字,寫前看清字形結構,把握筆的力度輕重適當,姿勢端正。如答題,要求讀懂題意,理解問題等。課外作業要求學生記下起止時間,以便檢查評比,也有利于促進學生抓緊作業時間。堅持對學生進行這種訓練,對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起著積極的作用。
七、認真檢查、及時訂正
不少學生沒有認真檢查作業的習慣。針對這種情況,一定要經常提醒學生做完作業后要認真檢查。作業本發下來,不少學生一般只注意看得分多少,而不留心檢查作業中的錯誤,因此,必須對學生強調:作業本發到手中,要集中注意力去尋找錯誤、缺點,通過自己的分析思考,認真訂正作業,這樣堅持下去有利于鞏固學生的基礎知識,提高基本技能,同時對學生作業質量也是一個有利的推動。
葉圣陶先生曾語重心長地說:“好習慣養成了,一輩子受用;壞習慣養成了,一輩子吃虧,想改也不容易了。” 播種一種行為,就收獲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就收獲一種性格;播種一種性格,就收獲一種命運。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只有通過家長、老師的正確引導,學生的不斷努力,才能有所收獲。我們應在掌握學習習慣形成的過程與心理規律的基礎上,做好更加耐心細致的工作。
【參考文獻】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
《小學語文教師》
《給教師100條建議》